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俗風情,處處展示著客家文化的歷史。它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標誌。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明珠,世界住宅建築的奇葩,無窮無盡的百科全書。它已經開始宣布客家圍龍屋為世界文化遺產。
圈地整體布局是壹個大花園,在整體造型上,圈地是壹個太極圖。
圍場前半部分是半月池,後半部分是半月樓。
兩半的連接處由壹個長方形的空地隔開,空地用混凝土夯實並鋪設。它被稱為“和平”(或湯滌),是居民鍛煉或晾曬衣服的地方。
在“禾平”與池塘的交界處,用石灰和小石子築成或高或低的石墻。矮的叫“墻脊”,高的叫“趙強”。
半月潭主要用於放養魚蝦,澆灌菜地,蓄水防旱防火。它不僅是天然的肥料倉庫,還是天然的汙水凈化池。
威龍屋
建築的後半部分是中間的方形主樓。
有“三棟兩橫”和壹個圍層;有“三樓四橫”及周邊兩層。
最小的圈地建築面積幾千平米,最大的上萬平米。
有的大龍屋,住著幾百戶幾百人。
壹般來說,“三棟兩橫”是壹個圈地的多數。
有三個龍屋,兩個橫墻,包括上廳,中廳和下廳。廳與廳之間有天井,用木屏風隔開,可根據需要開合。
有南北廳、上下走廊、廁所、會客廳、廂房、書房、客廳等。大廳四周,錯落有致,主次分明。
建築結構前低後高,有利於采光、通風、排水、排汙。
主宅——橫宅外層為半月形圈地,有的是壹圈地,有的是二圈地,故名圈地。
弧形的圍墻守護著主室,形成壹道防禦屏障。圍場內的窗戶壹般都比較小,是天然的觀察孔和射擊孔,便於使用弓箭、土槍、土炮等武藝對抗來犯之敵。
其實龍屋的建築設計和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很大的關系。
唐宋以來,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多居住在偏遠山區,受到當地人的排擠和欺淩。為了團結起來抵抗侵略,生存下去,他們不得不群居,不得不建造防禦性的城堡式房屋——龍屋,抵禦土匪和當地人的侵擾。
龍圍內還有壹個堅固的多層“炮塔”,可以用來儲存食物和草料,也可以從制高點射殺入侵的敵人。
如果土匪來騷擾搶劫,只要關了大門和半扇門,村民們就會攜帶武器進入龍圈和炮塔進行戰鬥。
以土樓、龍屋、宮屋為代表的客家傳統民居,類型多樣,風格各異。
然而,它們的堅固性、安全性、親近性和家庭定居性是它們的突出特點。
現在福建、廣東的圓形、方形土樓都有200-300年甚至500-600年的歷史。
它們歷經風雨的沖刷,強震臺風的襲擊,至今安然無恙,傲然屹立在群山之中。
這樣壹個堅固的住宅,離不開精心的選址、科學的設計、材料和施工方法。
現在只從土樓的建築材料和施工方法來做壹些解釋。
土樓的城墻下厚上薄,有的高達1.5米。
搗固時,先在墻體基礎處挖壹條又深又大的墻溝,夯實,用石塊埋起來作為基礎,再用石塊和砂漿築成基礎。
然後用夾心板把墻夯實。
土墻的原料主要是當地的粘質紅土,摻入適量的鵝卵石和石灰,反復搗碎,攪拌均勻,制成所謂的“熟土”。
壹些關鍵部位要摻入適量的糯米和紅糖,增加其粘性。
搗固時,應將杉木枝或竹片埋入土墻中間,作為“墻骨”,以增加其拉力。
就這樣,經過反復夯打,築起了壹面鋼鐵混凝土般的土墻,外面還塗了壹層石灰,防止風雨侵蝕,所以堅固異常,抗風抗震性能好。
據永定縣誌記載,1918年發生大地震,白天嘎嘎作響20分鐘,夜間繼續震動,但土樓完好無損。
歷史上,客家人最初來自中原。他們南遷到閩粵贛交界的山區後,為了防止土著和土匪的劫掠和野獸的襲擊,他們建造的土樓和圍屋戒備森嚴,非常安全。
比如像壹座古老的城堡,壹層和二層沒有向外的窗戶,或者只有槍眼壹樣細長的石窗。三樓和四樓,每個房間都有向外的大窗戶,不僅有利於采光和空氣流通,也是觀察敵情和向外射擊的槍眼。
土樓大門的門框和門檻都是石頭,門板厚約10 cm。
有的門是斜著挖的,有幾個門洞嵌著竹筒。如果土匪攻門,可以擊落,倒開水。
有些土樓門還配有防火水箱和水槽。如果入侵的敵人放火燒門,只要按下開關,水就會順著門流下來滅火,保護門。
土樓本來就堅固異常,但為了以防萬壹,還是把壹些土樓夯上了夾層墻。
萬壹外墻被炮火轟開,土樓仍有夾層墻支撐,安然無恙。
土樓裏各種生活設施齊全:天井裏的深井是被圍困時的水源,樓裏有加工水、水等食物的設備。
這壹切讓盜匪久久不能進攻。
至於四角塔高聳的“四點金”,引匪更是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