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術與體育相結合
武術作為壹項運動,從技術上來說還是攻防的特點,只是融入了搏擊和套路運動,而搏擊運動體現了武術攻防的特點,與實戰格鬥基本相同,但從運動的角度來說,他受到比賽規則的限制,避免傷害對方。
比如散手,限制了武術中壹些傳統的找打實用方法,嚴格規定了擊打位置和護具,矮兵使用的器械也相應改變,而推手則在專項技術的規定下進行比賽。因此,可以說武術的搏擊動作具有很強的攻防技巧,但又不同於實用技巧。
2.內外融合,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
不僅要學習身體規範,更要尋求心靈交流。內外壹體的整體觀是中國武術的壹大特色。所謂內,是指心神、神念等精神活動和氣的整體運動;所謂表,是指手、眼、身、步等肢體活動。內外、形與神是相互聯系、統壹的整體。
比如五禽戲,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絕妙功夫。其精髓是:“動中求外,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內外兼修”。著名學者沈寶峰用十字總結五禽戲:“健身五禽戲,虎、鹿、熊、猿、鳥,形與形。
3.廣泛的適應性
武術練習的形式和內容多種多樣,有競技性和對抗性的散手,有推手和短兵,有各種適合練習的拳法和器械,有各種與之相適應的訓練方法。不同種類的拳種和器械有不同的動作結構、技術要求、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分別滿足不同年齡、性別、體質人群的需求。
武術也是有時間和季節限制的。相對於很多運動項目,武術的適應性更廣,武術能在普通大眾中長期衰落,與這壹特點不無關系。利用這壹特點,可以為現代群眾體育活動提供便利,使武術進壹步社會化。
武術的作用:
1,提高素質,健身防身。
武術套路動作包括屈伸、回環、平衡、跳躍、翻滾、摔倒等,人體幾乎所有部位都要參與動作。武術能益關節、強筋骨、強體質;對調理內臟,疏通經絡,調神有好處。武術講究調息、行氣、養神,對調節內環境平衡、調理氣血、提高人體機能、強身健體十分有益。
2.鍛煉意誌,培養品德。
練武多方面考驗意誌品質。練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痛苦,磨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意誌品質,常年不變,持之以恒。例行的練習要克服無聊,培養刻苦努力、堅忍不拔、永不自滿的品質。遇到強手,可以克服消極規避,鍛煉自己無所畏懼、頑強不屈的戰鬥意誌。經過長期的鍛煉,可以培養人勤奮、努力、勇敢、頑強、豁達、好學的良好習慣和意誌品德。
3.競爭觀看
武術豐富生活。武術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無論是套路表演,還是散手比賽,都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好友崔宗子,稱贊他“舞刀弄劍,四人皆側目”。在杜甫著名的詩“看公孫大娘的弟子舞劍”中,有“多年前住著美麗的公孫,誰用她的匕首跳舞,從四面八方提請。
觀眾就像迷失在他們之間的山,天地來回移動,跟隨她的動作”。漢代的豪傑,“三百裏內來看”。說明無論是展示武術技巧和技藝的競賽表演套路,還是鬥智鬥勇的對抗性散手比賽,都會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通過觀看,給人以啟迪、教育和樂趣。
4.交流技能,增進友誼。
武術內涵豐富,技術與理論相通,入門後會有壹種“藝術無止境”的感覺。群眾性武術活動已成為人們學習技能、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的良好手段。隨著武術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傳播,還可以促進與外國武術愛好者的交流。
擴展數據:
武術與表演、體育、競技、搏擊的區別;
1,武術不同於舞蹈
跳舞不是武術,就像放煙花而不是扔炸彈。舞蹈雖然從武術中提取了相應的異同,但它是壹種缺乏武術中殺傷力的審美手法,不能混為壹談。
2.武術不同於體育。
體育是修身養性的藝術,是以有形解剖為準繩的體育鍛煉,是錘煉意誌的藝術,但缺乏解決敵人的意識訓練,所以體育訓練不具備實戰能力。
在實戰中,只有摧毀對手的意識、思想和意圖,才能達到攻其不備,以弱勝強的效果。中級武術是面向練這個點的。這種訓練不是有形的解剖學範疇,而是無形的意識訓練範疇。
3.武術不同於競技。
比賽是壹種學習和思考的行為,目的是提高參與者的技能。所以同等水平的比賽才能達到這種效果;不同的門,不同的等級的比賽,只會錯過他們的技術,產生仇恨,這是不可取的。
4.武術不同於格鬥。
格鬥是介於競技和模擬真實格鬥之間的行為,違背了吳“不主動打”的宗旨,有三個弊端:
主動參與並揭露其技術漏洞;無論勝敗,都敗給了名利;打架是參與暴力,而不是制止暴力,違背了武術的善,與“通過武術練習個人完善”的宗旨背道而馳,屬於“打架”而非“制止打架”的範疇。
百度百科-武術與武德
百度百科-中國武術
百度百科-中國傳統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