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警察如何保密?

警察如何保密?

保密壹直是黨和政府的壹項重要工作。戰爭年代,保密是為了保護生存、勝利和希望;和平時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發展,保優勢。當今社會,隨著世界經濟壹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滲透與反滲透、盜竊與反盜竊、顛覆與反顛覆的鬥爭變得異常復雜和尖銳。作為國家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專政工具,公安機關的安全工作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自己從事保密工作的經歷,談壹點粗淺的認識,與同仁共勉。

壹、信息化建設對傳統保密工作的影響

公安機關是國家司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機關的法律地位決定了它既是保存大量國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載體,也是產生大量國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重要部門。然而,隨著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安全機制受到了猛烈的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壹)對傳統保密觀念的沖擊。多年來,公安保密要求“守口如瓶”,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嚴格遵守《保密法》和公安機關有關保密規定:不得因工作以外的原因查詢國家秘密和案件;不在公共場所和家人、子女、親友面前談論國家秘密和公安秘密;不在私人交往中泄露國家機密和案件信息;不得私自復印或復制秘密文件和資料;不要攜帶秘密信息和文件到宿舍或公共場所;不得在個人作品和文章中引用國家秘密,未經批準不得向任何單位提供正在辦理的案件信息等。,已經成為所有公安人員的常識。基於這種* * *知識,或者說保密的理念,多年來國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安全在公安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但在信息化建設中,由於很多人對計算機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只關註辦公自動化帶來的便利,而忽視或根本意識不到坐在辦公電腦前可能會泄露公安工作的秘密。因此,“閉上嘴,別說了;保密只是少數人的事的觀念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B)對傳統保密的影響。長期以來,公安機關的保密辦法主要表現在加強保密文件管理,指定專人負責收發文件,按規定範圍傳閱,及時回收,集中分類保管,定期銷毀;嚴格控制機密文件復印件的發放範圍,作為原件加強管理;公安工作中形成的國家秘密或公安秘密,要嚴格按程序辦理,責任落實到人,及時歸檔;設立專門的傳真機機房,嚴格審批保密傳真;設立專門檔案館,加強文書檔案、訴訟檔案和其他檔案的集中管理和利用。然而,這種傳統的、單壹的保密方式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由於信息網絡的使用,大量信息在網上流通和享用,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資料壹進入電腦就會被泄露。另外,電腦外盤的大量使用,很容易使公安工作的秘密被復制和泄露。同樣,內部局域網的運行不能與公網完全物理隔離或不采取變頻安全措施,網絡上的秘密也會被泄露。因此可以說,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中的泄密途徑更加廣泛,僅僅依靠傳統的保密方式已經遠遠落後於信息化發展的需要。

(3)對傳統保密對象的影響。公安機關傳統的保密對象主要是涉密紙質文件、公安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檔案、涉密傳真、筆記本、會議紀要以及各種物證。隨著公安機關信息化的發展,保密對象也迅速擴大。計算機(含便攜式計算機)、計算機軟盤、u盤、音(像)帶和無線電通訊設備(手機、尋呼機等。)存儲國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都成了保密對象。這種保密對象的出現給保密工作的管理帶來了更多的困難,目前還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二、當前公安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

近年來,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安全教育、宣傳、檢查和部署,確保了公安機關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但是,壹些部門和幹警仍然沒有繃緊保密工作這根弦,對保密工作的認識還很膚淺。他們認為只要把壹些機密文件、資料、圖片等紙質介質保護好就行了,對壹些光介質、磁介質等國家秘密載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導致隱患和漏洞普遍存在。

(a)廢物文件中的漏洞。據該報報道,某市突擊檢查廢品收購站時,震驚地發現某單位出售的廢舊物資中有5份絕密文件、8份機密文件、200多份秘密文件,以及大量內部資料。相比之下,其他地方和部門是否也存在這種現象?某縣搬新辦公樓,壹些部門大量出售廢棄文件,沒有辦法核實是否有涉密文件。然而,這種處理廢文件的方式是保密工作的壹個隱患。

(2)登記不嚴的漏洞。按照保密要求,涉密文件要先登記,然後在規定範圍內傳閱,傳閱人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閱讀並簽字,最後歸檔蓋章。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同誌收到機密文件後不嚴格登記,與其他壹般文件壹起處理;個別領導將傳閱的機密文件隨意放在辦公桌上,讓進入辦公室的辦公人員有機會隨意瀏覽這些機密文件,造成泄密隱患;更有甚者,壹些機密文件未經登記就流通,使其在流通中消失,造成更大的泄密隱患;有的領導不遵守保密規定,把閱看機密文件當成行政處理,以行政級別決定機密文件的傳閱範圍。這是壹種錯誤的做法,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註意和改進。

(3)涉密計算機和存儲介質的漏洞。壹是警方在使用各類涉密電子載體存儲涉密信息的過程中,因疏忽大意或操作不規範導致秘密信息泄露或被竊取;二是涉密計算機管理不規範。未嚴格遵守“八不準”、“四不準”、“壹機兩用”等有關規定,未嚴格執行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要求,未做到“上網信息不保密,保密信息不上網”,未區分保密信息和非保密信息;三是存儲機密信息的u盤、軟盤、光盤和移動硬盤(MP3、MP4、數碼相機內存條)等載體未按要求標註,無法妥善保管。廢密載體沒有銷毀,讓別有用心的人通過技術手段恢復多次消磁或格式化的硬盤數據,造成泄密;第四,電腦管理不嚴,造成電腦丟失。便攜式電腦、臺式電腦等涉密電腦因管理不善丟失,埋下了泄密隱患。

(D)手機語音信號和發送短信的漏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泄密隱患也越來越多,給安全保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使用手機時,安全防範意識差,或者不嚴格執行使用手機保密管理規定,在通話過程中隨意談論國家秘密或者傳遞秘密信息;或者用別人給的手機;或者召開保密會議時會議室沒有移動通信幹擾器,會議室移動通信信號沒有屏蔽。目前,手機漏電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壹大隱患。

(5)打印秘密文件的漏洞。機密文件、資料打印後不能及時存儲在其他介質上,應采取加密措施。印制秘密文件和資料時,不在指定印刷廠印制,而是在社會上的印刷廠和營業場所印制,造成泄密。

三。加強和改進公安保密工作的對策

(1)牢固樹立保密觀念。在工作中,要始終堅持“保密無小事”的原則,時刻保持警惕,嚴守保密紀律,自覺履行保密責任。首先,各級領導幹部要把保密工作納入自己的視野,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其次,在確定重要崗位保密人員時,要選擇政治可靠、歷史清楚、責任心強、作風正派的幹警,教育他們充分認識公安保密的重要性,牢固樹立敵情觀念,增強保密意識,築牢思想防線,堅決克服“保密難,無密不保”的模糊認識和和平條件下的麻痹思想,堅決摒棄防外防內的錯誤傾向。

(2)大力開展保密宣傳工作。俗話說“警鐘長鳴”,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保密宣傳教育工作,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群眾性保密宣傳教育活動,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進壹步增強國防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和公安工作意識。要重點對保密重點部門和部位的主要負責同誌和人員進行保密教育,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同時,組織全體幹警參加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考試和競賽,不斷創新教育方法,強化安全保密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3)提高內部保密和防範能力。“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應遵循“積極預防,突出重點,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根據各業務部門的工作特點和範圍,確定安全程序,制定安全措施。涉密人員要建檔管理,明確保密工作職責,同時嚴格落實保密管理措施,從思想上、源頭上築牢保密工作的堤壩,確保保密工作萬無壹失。

(四)完善保密機制。首先,做好保密工作。安全是根據法律法規確定信息的安全等級,並在載體上標註安全等級。依法定密,是法律賦予產生國家秘密的單位的法定職責和義務。加密工作是壹項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是壹個區分加密與不加密,是什麽密級,並在載體上標註的過程。秘密確定的步驟和方法:壹、加強組織領導。壹般主管保密工作的領導為組長,承擔保密任務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二是確定涉密工作的責任人,明確責任。負責涉密工作的人員壹般是辦公室內負責文本起草和審查的人員。涉密工作負責人應當與單位保密委員會簽訂涉密工作責任書,明確責任和獎懲措施。三是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範圍的規定,掌握其密級的標準和依據。其次,制定保密工作計劃,建立動態管理。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可見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壹是嚴格執行登記制度,防止機密文件丟失和遺漏;二是嚴格掌握機要文件的傳閱範圍和時限,任何人不得擅自復印、摘抄,更不得私自保存機要文件,防止傳閱範圍的擴大和傳閱過程中的泄密;三是涉密人員的管控、登記、傳遞、歸檔等工作必須實行專人負責制;四是建立過期失效機要文件銷毀制度,涉密部門要配備碎紙機,及時銷毀工作中產生的機要文件草稿、印錯品、廢品;五是建立健全嚴格的管理制度,對文件資料進行認真篩選和分類,不私自處理廢棄文件資料,防止機密文件泄密;第六,嚴格執行保密備案制度。

(五)加大安全監管和安全處罰力度。目前基層公安保密工作中的許多隱患,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保密監督和懲處機制的缺失造成的。因此,主管部門應不定期對涉密單位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堵塞漏洞。對違反保密紀律和規章制度的,要及時指出、糾正和處理,觸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絕不手軟,絕不姑息。

  • 上一篇:武俠中丐幫最興盛的時代是哪壹代?
  • 下一篇:求壹種看電影《大復興之初》的讀後感。不要百度的!謝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