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歷史悠久,名家輩出,佳作如林,壹直擁有大量的讀者和愛好者。閱讀和欣賞詩歌壹直被認為是“高雅的東西”,因為它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精神修養,更直接的是能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悅和享受,培養人的審美能力。
詩歌是壹個民族的精神之花,是美德、智慧和美麗的殿堂。我國古代詩歌內容豐富多彩,尤其是壹些優秀詩人的創作,往往體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力量。比如兩千年前大詩人屈原“美政”的崇高理想,深厚的愛國情懷,“九死不悔”的氣節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關心國家命運,同情人民疾苦,關心國家和人民。辛棄疾、陸遊、文天祥等宋代著名詩人滿腔報國熱情,他們不死不滅的愛國情結,以及民族英雄嶽飛的壹曲《怒沖冠》,至今仍激勵著每壹個中華兒女。不僅如此,那些謳歌壯麗山河的詩歌,那些憂國憂民的時事詩歌,那些歌頌親情和真摯友情的詩歌,那些表達純潔愛情和爭取婚姻自主權的詩歌,那些生動描繪四季景色和享受快感的詩歌等等。,會凈化我們的心靈,陶冶我們的性情,升華我們的道德情操。
古代壹些傑出的作家,不僅以其精彩優美的篇章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各個方面,開闊了我們的胸懷和視野,而且往往以其對生活獨特的敏感和智慧,傳達了他們的人生體驗,體現了他們的人生智慧。“草原上壹望無際的草,隨季節來來去去,野火從未把它們完全燒毀,它們在春風中又長高了”(白居易),“登上山頂,妳會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小。”(杜甫)“惟上壹層樓,開闊三百裏視野”(王之渙),“我生來有用,女兒花光了錢還回來”(李白),“山河無道疑”,(陸遊)。龔自珍等。,這些由復雜的人生經歷而產生的深刻思想,以及其中所表達的堅韌、曠達、瀟灑、樂觀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哲理,可以啟迪我們的人生智慧,開闊我們的胸懷,從而大大增加和提高我們的人生閱歷和修養。
當然,作為壹種藝術,古詩的主要功能是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滿足我們生活中的審美需求。我們知道每個人無壹例外都愛美,都要求精神上的充實和情感上的滿足,而詩歌等優秀的文藝作品正以其獨特的品格和特點滿足著我們在這方面的需求。比如,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經歷,經歷愛情的溫暖,友情的溫暖,身處名山大川美景的慰藉,勝利的喜悅,甚至離別後的孤獨,失意和不幸時的悲傷和怨恨。這時候我們自然會去尋找壹些* * *聲和宣泄,作家和詩人特有的敏感所創造出來的詞語和句子,會以其特有的普遍性、典型性和鮮明性與我們的內心相連接,讓我們的感情得以表達和寄托。例如,“然而,中國持有我們的友誼,天堂仍然是我們的鄰居”(王波)寫道真誠的友誼;“壹日不見,如三秋Xi”(詩經),寫相思之苦;“梧桐更瀟瀟,淅淅瀝瀝黃昏”(李清照),寫的是離人之愁;“早晨,我將廢物穢物治理,把蓮花帶回家”(陶淵明),寫農事之樂;“莫愁前路茫茫,天下人皆知君子”(高適),寫的是離別友人的安慰;“周而復始的變化已成為過去,而這山的尊嚴仍然指揮著冰冷的河流”(劉禹錫),寫下了歷史上的滄桑;“在那綠色的春日,我高聲歌唱,痛飲,開始我的歸鄉”(杜甫),描寫戰後回到故鄉的喜悅;以及“就像壹場春天的大風,在夜裏吹上來,吹開了萬株梨樹的花瓣”寫雪景,“紅杏出墻滿春意”之類的壹些悲歡離合,各種風景,可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卻無法如此敏銳地感受到,如此深刻生動地表達出來。經過古人靈巧的雙手和準確生動的表達的描述,我們心中就會達到“* * *”。
我們知道,人的感官能力雖然有壹部分是與生俱來的,但人的各種豐富的感官能力,包括人的審美感官能力,都是後天的實踐和整個人類歷史文明的積累而敏銳發展起來的。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發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從而創造了詩歌、音樂、繪畫等藝術作品。另壹方面,藝術產品也創造了理解藝術和欣賞藝術之美的觀眾。因此,人的審美感受和能力是通過不斷接觸、學習和欣賞藝術作品而逐漸培養、豐富和銳化的,馬克思曾經說過,最美的音樂對非音樂的耳朵來說是沒有意義的。那麽“音樂之耳”從何而來?它是通過聽“最美的音樂”來培養和創造的。審美能力的培養和審美情趣的形成,有時是無意識的,往往是在長期的熏陶下逐漸萌發和發展的。在嬰兒時代,媽媽的壹首搖籃曲和催眠曲,幼兒園教的壹首兒歌,壹個童話,都是壹種對美的感知和培養。對文藝作品的主動學習、閱讀和欣賞,是對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的自覺培養和追求。它會增強我們的美感,啟迪我們對美的理解,從而陶冶我們的性情,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知道了藝術作品具有影響我們精神世界的巨大功能,知道了藝術作品本身創造了觀眾,也就是什麽樣的藝術作品會培養出什麽樣的欣賞者,那麽我們就必須選擇欣賞什麽樣的作品,也就是看什麽樣的作品,讀什麽樣的作品。歷史上的名著都是優秀的精神產品,有些是經過長期歷史考驗留下的瑰寶。這些作品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代表性和示範性。選擇這些具有代表性和示範性的優秀作品作為欣賞對象,不僅可以極大地滿足我們的審美需求,也是培養我們鑒賞能力,建立高層次審美標準,提高審美判斷力的最佳途徑。
二
生活的內容極其豐富多彩;藝術更加豐富多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捕捉到美,在藝術中感受到美,於是就產生了如何學習和欣賞藝術作品,通過藝術作品認識生活,感受生活之美的問題。
具體到古詩詞,這是壹種語言藝術,壹般詩人是受到生活中客觀事物和情境的啟發,產生壹些獨特的感受,於是通過意境,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即所謂“情動於中,在文字中”,但這是在創作方面;作為讀者和欣賞者,應該走相反的道路,即通過對“顏”的理解,體會詩人所經歷的生活場景,理解詩人獨特的情懷和豐富的感情。這正如古文理論所說:“作家以情寫,讀者以人情寫。”(《文心雕龍·尹稚》)前者意味著創造,後者意味著欣賞。
總的來說,詩歌的欣賞總是要經歷壹個認識、體驗、品味的過程。換句話說,我們首先要明白;二是理解和欣賞作品所表達的感情和場景,達到某種* * *聲;再次,是通過反復品味來獲得對美的理解和心靈的愉悅。
我們知道,壹切文學藝術都是感性的,它們總是借助具體的形象來反映生活,通過藝術形象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學欣賞必須從作品中的形象入手,通過對作品藝術形象的感受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欣賞作品的藝術性。中國古典詩歌具有創造藝術形象的特點。
總的來說,中國的古典詩歌多為抒情詩,句子簡練,形式相對簡短。它們不同於小說、戲劇等大型敘事作品,沒有任何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而主要是通過捕捉客觀物象和描寫外部景物來表達詩人的主觀感受。這種主客觀的意象和景物,在中國文論中稱為“意象”。比如《詩經》中寫桃花盛開,渲染婚禮慶典的氣氛。用“桑葚未落,葉茂”的文字書寫嫩桑,象征青春的美好歲月;寫柳帛以“我曾去,柳依依”,亦表離別之情;詩人屈原用芳草萋萋、春蘭秋菊來象征他高尚的人格和美德。唐詩宋詞中常用的“落花”和“流水”表示時間的流逝和無情;“秋雁”意為離人之悲,悲涼之感,等等。意象的並置、共軛構成了全詩的意象,即“意境”。所以,只有把握住詩歌的意象和意境,體會其中蘊含的意義和旨趣,才能真正欣賞詩歌。這裏不妨以盛唐詩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為例:
月亮在下降,鳥兒在歌唱,到處都是霜,
蔣豐漁火愁眠。
姑蘇城外的寒山寺,
午夜鐘聲抵達客船。
這是天寶末年的壹位江南詩人寫的詩,他路過蘇州,在喬峰過夜。詩人選擇了月落、烏鴉、江峰、漁火、寺鐘、客輪等壹系列氣氛淒涼的場景,這些場景構成了全詩的意境——壹幅冷寂的畫。正是通過這幅畫,讀者能夠感同身受詩人當時的處境和他對旅行的無限悲傷和感受。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對古典詩詞的欣賞首先要從作品的意象入手,把握其意象和意境,這離不開讀者的想象和聯想。要調動自己的想象力,讓詩中描寫的場景、事物在腦海中重現,如身臨其境、親歷其事、耳聞其聲、親見其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自己欣賞的藝術作品產生動搖,從而獲得它帶給我們的精神愉悅和享受。當我們讀到詩歌中壹些優秀的描寫時,往往會用“仿佛親眼目睹”來形容。這並不是說它的文字描寫直接讓人看得見,而是詩人的生動描寫激起了我們豐富的想象力,從而在我們的頭腦中產生了生動的視覺形象。杜甫寫秋景“落葉如瀑,而我看長河總是滾滾向前”,畫面感很強,詩中“仿佛目睹”的情景主要靠讀者的理解想象。人的欣賞活動離不開想象,可以說人的欣賞活動是在讀者想象的基礎上完成的。
另外值得壹提的是,欣賞者的欣賞活動不僅僅是通過想象來再現和還原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還需要欣賞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所欣賞的形象和意境進行聯想和補充。從這個角度來看,欣賞不僅僅是壹種被動的感受,更是壹種“再創造”,這主要取決於欣賞者的聯想。
鑒賞活動還是需要聯想的,因為文藝作品是不可能的,沒有必要把什麽都寫得很詳細。它需要選擇,需要暗示,需要暗示,尤其是詩歌,它言簡意賅,篇幅短小,必然有話要說,需要欣賞者用聯想來補充,以傳達作者的暗示。王維的詩《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圓》用大漠、孤煙、長河、夕陽四個意象,表現了北方大漠的遼闊荒涼和野地的寂靜的印象。朱自清先生曾這樣分析:“在‘孤煙’上加‘直’字,表示無風,當然無風,所以給我們壹種無聲的印象。在'夕陽'上加'圓'字,並不是說只有夕陽才能得到'圓',而是說只有當'夕陽'掛在地平線上,才能看到'圓'。壹輪‘夕陽’在‘長河’背後悄然映襯。這是壹種多麽寧靜的狀態啊!”(文學作品欣賞)這是通過想象和聯想來理解和欣賞詩歌的例子。這說明,只有通過欣賞者的想象和聯想,以及欣賞者生活經驗的補充,才能理解詩的主題,才能感受和體驗其感人之處。
三
藝術欣賞是壹種審美活動,是審美能力的表現。審美能力是從長期的實踐中培養出來的,需要壹定的知識水平和經驗。例如,我們欣賞古典詩歌。首先妳需要有壹些古代漢語的知識,歷史知識(作者的時代和生活),文學知識(古詩詞的體裁)等等,可以說是鑒賞作品的準備。在理解和閱讀作品的基礎上,通過反復的閱讀和品鑒,體會作品的美,獲得壹種精神上的享受。
古人在談文學尤其是詩歌的鑒賞時,往往強調熟稔。我們知道,要欣賞壹首詩,我們往往需要用心去讀,甚至背誦,才能充分體會到詩的主題、情趣、情調、節奏和韻律。對於閱讀和欣賞詩歌,僅僅停留在粗讀和泛讀是不夠的。特別是古詩詞中的壹些優秀作品,雖然文字短小,但都是詩人經過深思熟慮、苦心經營、錘煉而成,其美往往是壹字壹句看出來的。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舉過壹個例子:“紅杏枝頭春聒噪”,“聒噪”二字寫出,境界盡出;“‘雲破月花作影’,寫‘農’字,境界盡出。”這裏引用的第壹句話出自宋的詩《玉樓春》,描述了詩人對春天杏樹枝頭的感受。紅杏盛開時沒有所謂的“鬧”,詩人看到春天繁花似錦,生機勃勃,內心卻是躁動的,感情全靠“鬧”字。杏花作為外在的風景,欣欣向榮,熙熙攘攘,枝繁葉茂,被這個“鬧”字表現得淋漓盡致。王引用的最後壹句話,出自的“神仙”壹詞。這句話說的是花落月明,花落生影。“得到”本來無所謂,但因為詩人看到了月下微風中飛舞的花朵,似乎自得其樂,又自怨自艾,所以形容為“制造陰影”。這種用理智看待事物,用感情關註事物,靠風景支撐感情,反復琢磨、咀嚼、體驗的無縫隙狀態,恐怕只有我們才能完全理解。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像這樣句子精煉的地方。古人稱之為“警句”、“詩眼”。不反復細讀和深入研究,很難體會到它們的好處。對於較長的詩歌,詩人更註重奔騰的情感,貫穿脈絡,跌宕起伏。中國的古典詩詞也十分註重思想感情的協調,選擇了聲調低沈、吐字清晰等不同的韻腳,這就更需要人們通過吟誦、誦讀來體會它的魅力。所謂“探聽人心”“反復念叨,就見真意”。可以說,反復背誦的過程,也就是隨著理解的欣賞過程,會使人進入壹種尚未愉悅的心境,獲得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