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正式形成於北宋時期。當時,繁榮的商業和手工業、日益成熟的雕版印刷和豐富的民間拜年活動為年畫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年底,汴京(今河南開封)和臨安(今浙江杭州)開始印制和銷售木刻年畫,風俗、戲曲、美女、娃娃等年畫題材開始出現。南宋的木版年畫更加豐富。
元代是年畫的低谷期,大部分是宋代同類年畫的延續。這時候出現了壹種叫《九九冷浮雕圖》的月份牌畫,被後人沿用。
到了明代,小說和戲曲插圖的繁榮極大地促進了年畫的發展,這意味著吉祥和吉祥的日子以及表達民俗的內容受到重視。年畫的創作、印刷、購買和張貼逐漸發展成為裝飾和美化環境的節日活動,壹些典型的年畫主題,如“和諧”、“慶祝八仙生日”和“萬事如意”趨於定型。短版拱花技術的發明,使年畫的印刷更加豐富多彩。
明代中葉以後,隨著商業手工業的進壹步發展和雕版印刷中彩色套印技術的成熟,木版年畫發展迅速,出現了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蘇州桃花塢等著名年畫。
清代是年畫的全盛時期。康、甘時期國富民安的社會形勢為年畫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俗小說的流行為大量年畫作坊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清初年畫最重要的壹個特點就是題材多,出現了大量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戲曲人物、言情小說為主要內容的作品。在表現形式上,受利瑪竇、蘭茲寧等西方繪畫風格的影響,在年畫創作中應用了西方的明暗透視技法,有的作品還刻有“仿太西筆法”的字樣,因此年畫成為清代西風東漸的壹個窗口。
清末民初,農村年畫市場受到巨大沖擊,傳統年畫逐漸衰落。與此同時,在上海、天津和其他城市,出現了新主題和新風格的改進版年畫,包括抵抗外國列強的入侵,倡導愛國主義和描繪新事物。此時西洋畫的輸入和商業的發展,產生了月亮牌年畫,將中國畫的工筆與西方的炭筆水彩相結合。它的主題包括戲曲故事,吉祥慶典,以及壹些格調不高的時尚美女。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出現了以民間年畫形式表現革命內容的年畫。在戰爭的艱苦歲月裏,他們鼓舞了軍民的士氣,打擊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