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隋唐音樂文化的發展來看,空前壯大。在其音樂文化中,吸收和借鑒了許多優秀的外國音樂文化,同時也對其他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絲綢之路在隋唐時期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西漢時期,張賽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橫跨亞洲的中西陸路交通,開辟了壹條被中外史學界稱為“絲綢之路”的重要運輸線。從魏晉到隋唐,“絲綢之路”逐漸從陸路擴展到海上,到了唐朝,已經有了許多暢通的國際運輸線。陸路可達中亞、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緬甸、朝鮮半島等地;海上可以到達印度尼西亞的爪哇、斯裏蘭卡和印度;它可以穿越東南亞的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到達波斯灣沿岸;去日本有三條路線。此外,通往埃及和東非的海上交通已經初步開通。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延續了數千年,成為聯系古代文明的紐帶,使中國與外國和外國人的音樂沿著這條重要通道暢通無阻地與中外音樂文化交流。
隋唐時期,中國音樂也影響了外國。由於隋唐國力強盛,各國先後向中國派遣使節。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中國文化並把它帶回他們自己的國家。在這些國家中,日本受到的影響最大。從漢高祖二十年(600年)到唐昭宗甘寧元年(894年)的近300年間,日本人先後22次向中國派遣“駐隋使節”和“駐唐使節”,每次來華人數不同。中唐時期,駐唐使節的組織規模尤為宏大。許多外國學生從中國帶回了珍貴的樂譜和樂器。至今仍收藏在日本正倉院的唐代四大管樂器紫檀琵琶、紫檀五弦琵琶、紫檀阮弦,都是在唐代與其他樂器壹起傳到日本的。另壹方面,由於當時海上交通不便,很多去了日本的中國音樂家無法回國,這對日本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唐代燕樂傳入日本後備受關註,成為日本的“雅樂”。時至今日,這種音樂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成為日本民族音樂的象征。我國的琴也是在唐代傳入日本的。琴在日本宮廷中非常流行,幾乎每場音樂演出都演奏它。幽蘭——唐娟的《施婕調幽蘭》的樂譜至今仍保存在日本,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古琴劇本。中國音樂對韓國音樂也有很大影響。早在唐朝初年,朝鮮就已經派遣留學生到唐朝留學。20世紀初,朝鮮音樂分為兩類:唐樂和鄉村音樂。唐樂的樂器和中國的壹樣,鄉村音樂中的樂器大多是抄襲中國的。
隋唐是中國音樂發展的黃金時代。統治階級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促進了音樂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使中國音樂走向世界。在新世紀的今天,隨著地球村現象的出現,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我們在繼承和發展先輩留下的寶貴音樂文化遺產的同時,吸收和借鑒外來的優秀文化,不斷融合形成新的文化,讓中國的音樂在世界舞臺上再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