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銀飾和其他民族壹樣,種類繁多,風格豐富,有自己的圖案和類型。它們在蒙古族首飾中起著非常重要的裝飾作用,自然而優雅,形成了蒙古族銀飾簡單、優美、繁復、實用的民族情調。從純粹的圖案中,我們可以解讀和詮釋蒙古族首飾的特點,遊牧文化和部落習俗的含義,觀察蒙古族人民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生活感受。
蒙古族喜愛裝飾,銀飾已成為他們美化生活的壹部分。無論是在高原還是牧場,蒙古族佩戴銀飾都是非常普遍的。由於同壹個民族但不同的部落,銀飾的種類、造型、圖案、佩戴方法也各具特色,呈現出不同的寓意和精美,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成為蒙古族飾品中的壹大亮點。壹個小小的發夾、發簪和吊墜,往往是壹種信物,承載著人生美好的記憶和永久的紀念。
蒙古人自古以來就使用金銀飾品,考古發掘的匈奴墓葬中也曾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銀飾品。唐代是銀飾制作的繁榮時期,品類多,分布廣。13世紀,成吉思汗結束了蒙古大臣間持續數年的紛爭,加上與歐亞各國的貿易往來,蒙古成為金銀的集散地,為蒙古銀飾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到了元代後期,銀飾的制作逐漸商業化,過去只有富裕家庭使用的銀飾開始深入民間。與前壹時期相比,這壹時期的銀飾無論是內容格局還是技術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銀飾的題材也逐漸增多,有花鳥魚蟲,有各種裝飾圖案,有詩意的文字。鑄造,雕刻,雕刻和焊接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設計新穎,造型美觀,每壹件銀飾都有吉祥之意,堪稱“計必有意,意必吉祥。”到了明代,銀飾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政府經營的鑄造局,許多銀飾可以由私人銀樓和作坊制作和設計。尤其是清朝康乾年間,由於經濟的不斷發展,銀飾的使用不再是富人的專利。無論貧富,女性佩戴銀頭飾和銀飾品,男性在腰間掛銀掛件已經成為時尚。蒙古銀飾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花紋和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