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

各時期的主要文學樣式

1、上古時期:神話傳說。

2、先秦時期:散文(歷史散文、諸子散文)。

3、兩漢時期:辭賦、樂府民歌、歷史散文。

4、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等。

5、唐代時期:詩。

6、宋代時期:詞。

7、元代時期:曲。

8、明清時期:小說。

中國古代文學史是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寶。中國幾千年來的的封建王朝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學的繁榮發展,唐詩、宋詞、元曲的繁榮發展,配合其他漢樂府、歌賦等百家爭鳴,形成了悠久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學史。

而鴉片戰爭帶來的變局,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文化開始湧入,帶來無數新的靈感。從此中國文學開始向救亡圖存、改良社會等方向發展,形成近代特色的文學。

擴展資料

在我國文學史上,詩人詞家多若繁星,他們或因風格相近,或因時代相同,或因同鄉好友,或因父子師生,而各自被歸人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有前有後,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了解和熟悉它們,對於詩歌欣賞是大有裨益的。

1、屈宋

屈宋指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和宋玉。他們都是“騷體”的創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壹個大詩人,代表作品有《離騷》等。宋玉寫有《九辯》《風賦》等。他們的詩篇在藝術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處,如多用楚國方言,多依楚國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華美的風格。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高度評價說:“屈宋逸步,莫之能追”。不過,屈宋雖並稱,也有***同之處,但成就的大小卻不能相提並論。

2、漢賦四大家

漢賦四大家是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傳世,在當時及後世文壇影響深遠,是漢大賦的最高成就者,標誌著漢大賦的內容、風格的成熟。

3、三曹

三曹指漢魏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因他們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都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4、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

百度百科-中國古代文學史

  • 上一篇:中國十大傳統糕點
  • 下一篇:炫舞時代的冒險該如何安排?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