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提出了文學哲學發展的理論,指的是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期間,世界各大宗教背後的文學哲學同時發展。壹些人類學家認為軸心時代是由農業引發的。這壹理論是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的壹種哲學發展理論。他認為,當時世界各大宗教背後的文藝哲學,是在公元前1千年的600年間,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發展起來的。這壹時期,中國、印度和西方都出現了革命思潮。在中國,軸心文明的象征是孔子(所謂“天道不生仲尼,千古如長夜”)和他的儒家思想,基本上就是壹些倫理原則和道德說教。
孔子是軸心時代的中國聖人,亞裏士多德是這壹時期的西方,釋迦牟尼是印度文明的翻版。臺灣省學者魯大成在《第五維度》書評中指出:“當時出現的偉大宗教人物和哲學家,是宇宙對人的精神需求的回應。他們壹方面把人從消極的方面(罪惡和自私)解救出來,另壹方面又使人超越小我實現真我。
“軸心時代”是中國的經典時代。這壹時期,中國出現了孔子、老子等壹批偉大的思想家,以六經為代表的《詩經》、《周易》、《尚書》、《景悅》、《春秋》、《周立》等文化經典也走向成熟,成為影響中國人心靈的文化經典。
經典時代也是中國文學的根基。中國文學在思想品格、語言風格、審美風格和文章風格上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六經是中國文化和文學的經典。古代思想家重視對經典的理論闡釋和對經典的藝術挖掘。“文本以經典為根據”是古典文論中流行的觀點。漢代楊雄提出“五經有文”。王充的《論衡·文藝》說:“文人以五經六藝為文,哲人以傳書為文,以撰文為文,以著書記書為文,以立德為文。李在世的時候,應該是個聖人。”“五經六藝”是文人選擇文學方法的典範。古代先賢留下的不僅僅是從過去學到的抽象道理,還有文采橫溢、言辭精辟的傳世文章。大家都很熟悉章學誠的“六經皆史”的理論命題,但其實與“六經皆史”並行的壹個理論——“六經皆文”的命題由來已久。清代文學家袁枚(1716—1797)是“六經皆文學”的倡導者。他在《與師友學記》中反復強調六經的本質是文學、文章、藝術,認為“六經也是聖人文章之耳”(《丁於書》答)、“六經文章之祖,至今仍為他人所推崇”(《丁於書》答)。面對六經,袁枚強調儒家經典的文章屬性和審美意義,將其歸為文學。
在追溯中國文學的起源時,以劉勰為代表的理論家們把文學的起源追溯到經典和經典時代。《文心雕》《宗龍經》壹方面推崇儒家經典“千古至尊道,大教不刊”的神聖意義,另壹方面又推崇五經“言富而意富,近物深遠”的文學示範作用,認為:“故論序,易經為先;當政策章奏起,書緣起;頌贊,則“詩”自立;明,則“李”終始;紀,《春秋》為根:窮則高,遠則邊,所以百家飛躍,終入環。”
劉勰系統地闡述了文學以經為義的原則,認為壹切文體皆源於五經,如《易》、《疏》、《詩》、《李》、《春秋》。雖然所有文體都是在春秋之後準備的,但後來的文學形式無論多麽復雜,都很難跳出六經形成的傳統範疇。所謂“結局在環”,是古典時代文學形成的結構和模式。
在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中,儒家經典與文學思想是相通的。六經不僅是文學的思想土壤,也是文學的典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