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子最大的特點大概就是習慣了以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待對方,但實際上卻把對方越推越遠。如《壹切都好》《小歡喜》;《李和華庭》裏的皇帝和太子也是如此~為了把兒子培養成更強的接班人,父親對他要求非常嚴格,這讓他無法靠近父親,成為父親心中永遠的壹根刺。
為什麽中國父子這麽難相處?
調查顯示,近四成父子關系疏遠。
不像老關勇敢地破窗而出,高喊要和兒子做兄弟,大多數父親都默默忍受著父子關系的疏遠。69歲的許說,他的兒子很少和他說話。過年只給老婆買了禮物,沒有他的那份。“有壹年,他公司裁員,我好心打電話關心。他對我大喊大叫,讓我不要打擾他。我氣得喝了壹瓶酒躲著哭。”
“老父親就像兒子。”62歲的李肯民也感嘆父親的權威消失了。
在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婚姻家庭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宋家玉看來,父子關系本來就比母子、父女關系更脆弱。“男人傾向於隱藏自己的情緒。有調查顯示,38%的男性認為和父親有疏離感和代溝,在壹起不說話很正常。”
既有角色因素,也有歷史因素
宋家玉分析說,在許多家庭中,父子關系經歷了四個階段而走向尷尬:1。偶像時期,年輕的時候把父親當成英雄;2.不和諧期,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反抗父親的權威;3.異化時期,年輕人開始爭奪話語權;4.在交流期間,父親和兒子在家裏的角色是顛倒的。
至於尷尬的原因,宋家玉總結為四點:1。兒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被父親傷害過;2.父子都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在壹起的時間較少;3.夫妻感情關系不好也會導致兒子疏遠父親;4.觀念的差異和年齡差異造成的代溝。
宋家玉從歷史原因上分析了父子關系的發展。其實在中國古代直到民國時期,父子之間的等級制度還是相當嚴格的。父親的形象更為“嚴父”;1949之後,“父即子”開始失去生存土壤;從1980後期開始,父子地位開始平等。“40後、50後甚至60後的父輩們所處的時代和成長軌跡,決定了他們對父親權威的認同,他們的孩子也同樣受到了熏陶。父子間的疏遠普遍存在,這並不奇怪。”
最後,父親常常是為了孩子好。我只是有點急著想說話。我們也應該理解我們的父親。
希望能幫到妳,祝妳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