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民俗有哪些

中國民俗有哪些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壹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壹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壹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壹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後壹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征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壹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壹,又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壹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蕩秋千、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壹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5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壹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余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壹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壹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

  • 上一篇:萬裏霜描述的是哪個節氣?
  • 下一篇:為什麽說群眾路線是個“法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