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原料:
黃酒是以糧食和麥曲或小曲為糖化發酵劑釀造的酒。歷史上生產黃酒的原料是小米或黍(小米:俗稱小米學名:Setariaitalica,中國古稱“小米”。小米:又名黃米,是無殼小米的果實,比小米略大,顏色微黃。)。
在南方,大米(尤其是糯米)被廣泛用作釀造黃酒的原料。宋代以來,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向南方轉移,黃酒的生產僅限於南方幾個省份。南宋時期開始生產燒酒,元朝開始在北方流行。北方黃酒產量逐漸萎縮,南方燒酒的飲用者也沒有北方那麽普遍。在南方,黃酒的生產得以保留。清朝時期,南方紹興黃酒稱霸海內外。
黃酒生產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廣東、安徽等地,山東、陜西、大連、河南鶴壁等地有少量生產。
傳統釀酒:
從公元前200年的漢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中國傳統黃酒的成熟期。《齊術》、《九高》等科技著作相繼問世,酒、新豐、蘭陵酒等名酒開始誕生。張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中國傳統黃酒發展進入輝煌的黃金時代。
黃酒的傳統釀造工藝是壹門綜合技術。按照現代學科分類,涉及食品科學、營養學、化學、微生物學等多個學科。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的長期實踐中逐漸積累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使之成為壹門非常熟練的技術。
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泡米——蒸米——晾米——大桶發酵——耙缸發酵——炒酒——包裝如今,我國黃酒的生產工藝大多與傳統黃酒釀造工藝壹脈相承,結果大同小異。
科學釀酒:
黃酒是中國壹種有著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的酒,也是未來最有希望走向世界並占有壹席之地的酒。黃酒的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原料、新菌株、新技術、新設備的集成,為傳統工藝的改革和新產品的開發創造了機遇。產品不斷創新,葡萄酒品質不斷提升。
原料多樣化:除糯米酒外,還開發了粳米酒、秈米酒、黑米酒、高粱米酒、蕎麥米酒、薯幹米酒、青稞米酒等。
純曲:利用高科技手段從傳統藥酒中分離出優良的純菌種,達到用曲少、出酒率高的效果。
科學技術:采用自流供水、蒸汽加熱、紅外線消毒、流水線作業等科學技術,生產優質高效的葡萄酒。
生產機械化:蒸飯、拌曲、壓榨、浸泡、煎酒、裝罐全部由機械完成,替代了傳統的手工作業,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產量和效率。
我們應該繼續繼承和創新,更好地傳承黃酒釀造技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