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湖南方言的方言劇

湖南方言的方言劇

祁劇是比京劇早400年的地方劇種,原名祁陽戲、祁陽團,是湖南流傳最廣、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劇種。湖南省八大古老地方戲中,僅祁劇就占據了湖南半壁江山,如永州、衡陽、郴州、邵陽、懷化、婁底等地。

祁劇有三種聲腔:高腔、昆腔和顏強腔。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永和、保和兩個流派,其舞臺語言與祁陽官話統壹。唱腔時,永和派以鼓手輔助,包河派以嗩吶輔助,音調高亢激越。祁劇是壹種以演奏曲調為主的多聲部湘劇,劇目繁多,曲調豐富。

祁劇流傳甚廣。除了湖南的衡陽、零陵、懷化、邵陽、郴州等地區外,許多祁劇團還在其他省份演出,包括廣西、廣東、江西、福建、雲南和貴州等省。在演出過程中,祁劇與桂劇、粵劇、閩西漢劇、廣東漢劇等地方戲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既擴大了祁劇的影響,又豐富了自身的藝術表現形式,促進了地方戲藝術的發展,壹時間形成了“祁陽弟子遍天下”的高峰局面。祁劇發源於祁陽,但在數百年間,祁劇傳遍了半個中國。清代康乾年間,祁劇不僅在本省興盛,而且向周邊地區和省份傳播,覆蓋廣西、廣東、江西、福建、雲南、貴州等省,達到鼎盛。清同治年間,左帶兵打仗。曾隨祁陽隊隨軍,帶領祁劇到新疆。民間有句話叫“祁陽兒女遍天下”,祁劇很受歡迎。郭沫若曾在觀看了祁劇的演出後說:“祁劇是中國第二好的戲曲”。

解放後,祁劇多次進京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演出,毛澤東親自為祁劇《昭君大堤》修改歌詞。祁劇先後創作了《封神榜》、《孟麗君》等傳統劇目和《孔繁森》、《鄭培民》等現代劇目。現代齊劇《廊寬廊窄》獲省田漢劇壹等獎;孟麗君持續了20多年,演出超過5000場。

古畫戲是湖南各地民間劇種的總稱。湖南各地的古畫戲的名稱和起源各不相同,但它的曲調和唱腔與當地的民歌和曲調密切相關。用當地方言唱詞,是當地人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所以它的流行程度和方言的地理分布大致平行,可以互相印證。

長沙古畫戲可分為四類:長沙路(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等地)、寧鄉路(流行於寧鄉城鄉)、劉萍村路(主要流行於平江、瀏陽、醴陵等地)、西湖路(主要流行於洞庭湖西岸的南縣、益陽、沅江等地),其分布範圍與湘語中心相似。上述學者大多把平江、瀏陽、醴陵歸為贛語,所以完全可以想象平柳壹路的長沙古畫戲觀眾分別在長沙、南昌演出時能聽懂的程度。除了長沙古畫戲,湖南還有兩個重要的古畫戲,它們的流行地區都與混合方言密切相關。壹種是衡陽花鼓戲,流行於衡陽、衡山、常寧、耒陽、安仁、永興、郴州、茶陵等地。從它的流行區域可以看出,它不僅可以流行於衡山、永興等湖南方言區,也可以流行於郴縣、長寧等普通話區,還可以流行於茶陵等獨立語言區。另壹種是邵陽花鼓戲,流行於邵陽、邵東、武岡、隆回、新寧、城步等地。像衡陽古畫戲壹樣,邵陽古畫戲也可以流行於湖南方言、普通話和混合方言地區。從邵陽古畫戲的形成歷史來看,它與湘西陽戲、零陵古畫戲關系密切,相互影響、滲透、融合程度很深。從區二圖看,該區方言的韻母系統頗有西南官話的特點,大部分可以歸為西南官話。

還有常德的“卡卡戲”、零陵的花鼓戲、湘西的襄陽戲等其他劇種,其流行區域都對應著湘北、湘西、湘南的官方方言。湖南地方劇種之壹,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主要流行於湘東17縣市的“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華杉、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以及北鄰修水、南鄰湖南的江西修水。當時人們習慣稱之為“大戲隊”、“長沙隊”或“湘潭隊”,曾被稱為“長沙湘劇”。2006年5月,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上一篇:濟南把子肉傳統
  • 下一篇:義烏傳統釀造法活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