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金庸先生拒絕了香港文學團體對其作品的推薦。2000年,《江南時報》也曾報道過金庸謝絕諾獎提名。研究金庸作品的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孔董卿曾試圖為金庸爭取諾獎。但是金庸本人很抵觸,最後只好放棄。金庸曾經說過,不會為了這個獎犧牲信仰!
首先是文化壁壘的問題。金庸的主要文學作品是武俠小說,其背景以中國古代為背景。它的語言,文學和口語,有古代張卉小說的味道。這種風格真的對翻譯不友好。
比如龍的十八掌。打龍18掌?也許語法沒有錯,但是聽起來怪怪的,沒有原味。還有很多別的概念,內力,門派,少林寺。當中國人理解這些東西時,他們可以立即在腦海中找到相應的圖像。但如果妳想讓壹個外國人明白這壹點,真的很難。
金庸的寫作確實深深植根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這讓中國人很喜歡,但也讓外國人很難理解。
其次是思想和內容的風格。二戰以來,諾貝爾文學獎越來越傾向於授予後現代主義和平獎。換句話說,諾貝爾獎更有可能頒給那些更具思想性和當代主題、文學技巧更新穎的作品。但這兩點正是金庸所欠缺的。
當然,我們不能說金庸的作品沒有思想性。例如,生動地描繪了傳統政治與人性的沖突,田布激烈地質疑傳統的家國觀念。
不過,即便如此,金庸對作品中問題的處理還是平和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每次遇到道德問題或者政治困境,都會因為某種極端的巧合而突然脫困。比如郭靖,也曾面臨忠孝兩難,但最終因為母親的自我犧牲而脫困。所以,金庸在創作中,為了照顧讀者閱讀的耳目壹新之感,常常故意放低心態。
金庸確實是文學大師,但和大仲馬壹樣,屬於通俗文學大師,講故事壹流,思想性不足。這種類型的作家很難獲得諾貝爾實驗文學獎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