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壹章。
原文摘錄
顏元問任。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壹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為仁,為己,為人?”顏淵道:“目的何在?”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翻譯
顏元問孔子什麽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就是仁。只要我們壹天能克制自己,遵守禮儀,世界就會變得善良。仁是自己實現的,不是別人實現的。”顏淵又問:“怎麽才能做到呢?”子曰:“不看不合禮之事;不要聽那些不符合禮的;不要說任何不符合儀式的話;不符合禮就不要做。”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句話體現了孔子思想中的壹個重要理念,即“克己復禮為仁”,即通過克制自己,遵守禮儀,達到仁的境界。要做到這壹點,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律和修養,同時也要以寬容的心態包容別人的缺點。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創作背景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壹章,是孔子的壹段教學對話。當時顏元問孔子什麽是仁,孔子解釋了壹下,告訴大家什麽是真正的仁。“克己復人之心,容己之心”這句話是孔子對仁這個概念的深刻詮釋。
給…作註解
克己:自我克制,戒除私欲,追求道德境界。
重禮:恢復傳統禮儀,對自己提出要求。
仁: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壹種道德品質,包括愛、尊重他人、寬容、善良等。
人生啟蒙
這句話告訴我們,首先要用約束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有紀律,遵守社會公德,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質。在與人相處時,也要以寬容的心態包容他們的缺點,理解他們的處境和立場,不輕易批評或指責他人,而要善於接受不同的意見和觀點。
生活中,我們在與人相處時,經常會遇到矛盾和沖突。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以壹種自我否定的態度對待自己,我們就會更加理性客觀的看待事情,不會因為自己的情緒做出過激的行為,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主觀想法去指責別人。同時也要寬容他人,盡量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緒,與他人建立更加和諧的關系。
總之,善待他人,寬容待人,是壹種高尚的道德境界,也是我們與人相處時應該具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