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樂書法,眾所周知,這是順德的書法品牌,但是這個品牌是怎麽形成的呢?要不是采訪吳老,我還真沒法知道詳情。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為籌備“第壹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發出征文,只有20個入選名額分配給廣東。省書法篆刻研究會(省書法協會的前身)主持稿件審核。由於名額太少,許多代表主張全部分配給廣州作者,但負責研究會的著名老書法家秦咢生不同意。他認為應該根據書法水平來評價,不應該分城鄉。他從應用文稿中拿出和蔡。在秦公的堅持下,吳、蔡的作品成功入選首屆全國書展。全國展覽結束後,伍嘉陵參觀了秦宮。秦公說,在北京開會的時候,很多人問起這位廣東作者,除了壹個人,他跟大部分人都很熟。伍嘉陵問有沒有“鹿寨”這個名字,秦宮說好像有。問他是不是姓蔡,秦公說好像是。問是不是蔡,秦公拍手稱是。這時告訴他,蔡也是人,秦公十分驚訝地說:“廣東全國書法展只有二十個名額,妳們壹個公社就有兩個。劉樂的書法愛好者多嗎?”伍嘉陵說,聖賢劉興橋、吳是著名的書法家。他們培養了大量的書法家,許多劉樂的中年人會用毛筆寫字。秦公聽後,急忙告訴伍嘉陵多聯系當地的書法愛好者,條件成熟時成立壹個書法組織。伍嘉陵回到家鄉後,立即向時任劉樂公社黨委宣傳委員的魯赤土匯報。聽了這些,魯赤土向當時的公社黨委書記高匯報。高得知公社兩人的書法作品入選全國書展,十分高興,當即同意由陸負責。和公社幹部盧培智組織發動了壹個七人小組,成員有、蔡、盧培智、盧赤土、謝青(後調離工作)。當時,伍嘉陵是羊城書法研究會的理事。他提議參考羊城會的名稱,將其命名為“劉樂書法研究會”,這是中國第壹個農村業余書法組織。劉樂書法研究會壹成立,就收到了羊城書法研究會會長連登的邀請,要求兩個協會聯展。聯展結束後,連登建議劉樂書法研究會在廣州文化公園再舉辦壹次展覽。尚承祚、、廖、麥、李曲齋對此次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省書協秘書長秦讓甚至建議書法研究會在京舉辦展覽。當時秦然是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在京有很多老戰友和上級。這個建議得到了順德縣文化局和公社黨委的重視。1984 10在全國業余書畫組織尚未普遍組織起來的情況下,劉樂書法研究會作品首次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展出。因為有秦然和劉樂的共同推動,有解放軍總後勤部的光武、洪興華,有時任國防部長的張愛萍,有解放軍藝術學院首任院長魏傳同,還有其他著名書法家範曾、劉炳森、李鐸、洪興華。《劉樂·莫寒》在京成名,張愛萍贈伍嘉陵“老馬高騎,誌在千裏”的稱號作為紀念,魏傳統則為他題寫了“劍鋒源於磨礪,梅花香源於苦寒”的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