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想給他的弟子壹個發揮的機會。在最初幾年,郭德綱不敢不遺余力。他不得不竭盡全力把觀眾帶回小劇場。的確,很多德雲社的粉絲都只是郭德綱的粉絲,但是現在有很多德雲社的粉絲不僅僅是郭德綱的粉絲。
這是壹個重大進步。嶽雲鵬的孫悅、張雲雷、楊九郎、郭麒麟的閻鶴祥、邵兵的小四等等,這些青年演員正逐漸成為德雲社的中堅力量。德雲社的年輕人有著鮮明的印記,他們的很多絕活都是郭德綱教的。
比如嶽雲鵬的《拆西廂記》、張雲雷的《探清水河》、郭麒麟的《堵赦》和《大象》。巧合的是,只要徒弟的後人接手教學,作為師傅的郭德綱就很少再接手,不是他不願意,而是要給徒弟壹個發揮的機會。
相聲是壹門立足於舞臺的藝術,它的全部生命力都來自於演員和觀眾的歌唱。不能說郭德綱這幾年退步了,只是他在相聲舞臺上的發揮空間有限。相聲表演源於社會底層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反映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和理想。
好的相聲作品需要在演員和觀眾的互動中不斷加工和錘煉,成為百聽不厭的經典作品。相聲演員要想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必須虛心向各行各業學習,汲取傳統相聲藝術的精華,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壹個演員唯利是圖,靠“三俗”的內容滿足少數人的喜好,他的作品不會優秀,沒有生命力,最多也就是曇花壹現。打著恢復傳統相聲的名義,表演傳統相聲段子,實際上相聲演員創作能力低下,創作不出觀眾喜愛、鹹宜老少喜愛的相聲作品,只能吃祖傳飯。
中國的社會發展舉世矚目,社會生活中的新事物層出不窮,醜惡的陋習也層出不窮。各種社會現象為以幽默諷刺為本質的相聲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生動素材。
郭德綱的相聲沒有突出的作品,這與他自身的創作水平和創作態度有關。以郭德綱的影響力和經濟實力,即使他自己創作不出好的相聲,他也可以雇人創作優秀的相聲,他也可以和別人合作自己創作相聲。
相聲大師的很多作品都不是自己原創,而是和別人合作。除非改變創作態度和觀念,否則郭德綱的相聲表演不會產生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