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關於 ‘中外傳統節日及其發展’的 研究性學習實驗報告

關於 ‘中外傳統節日及其發展’的 研究性學習實驗報告

中國傳統節日逐漸變冷的同時,西洋節日卻壹年比壹年紅火地鋪遍了神州:情人節的玫瑰花兒、母親節的康乃馨、萬聖節的小巫女和聖誕節的禮物,壹個都不能少。於是人們開始問了,為什麽傳統節日越來越冷清?於是人們開始呼籲了: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怎麽保護,卻沒有答案。

(3)存在的原因:

中國傳統節日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沖刷,可現如今她為何逐年冷清下去呢?以下是我們小組認為其存在的原因。

1:由於現代社會在時間方面普遍上使用西方公歷為準,而中國傳統節日都是農歷時間。公歷壹年為365至366日,農歷壹年為354或355至383或384日,因而使現代中國大部分人很難準確知道中國傳統節日日期。

2:家庭觀念淡薄、社會倡導不足,是令中國節日沒落的原因之壹。

3:現代中國人古怪心態作祟,趕時髦、跟上潮流、相互攀比、面子問題得心態使洋節比中國傳統節日更興盛。

4:洋節比中國傳統節日更能讓商家獲得更多、更高利潤,因而商家會在洋節進行大範圍促銷行動,造成洋節比中國傳統節日更熱鬧形象。

(4)傳統節日的發展

壹、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中國文化的底蘊深厚,我們往往都是幼兒時期在傳統節日中感受傳統文化。這就要求廣大的青少年群體在傳統節日的文化中熏陶,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現在,我們幼時所聽到的關於傳統節日的傳說故事少了,關於傳統節日的來歷也沒有太多人問津了,傳統節日已經被淹沒在商家無盡的特價商品和酬賓活動汪洋之中。我們對傳統節日的概念也只是停留在壹些形式上,吃吃喝喝,放放鞭炮,宜利禁忌等等,似乎節日對我們來說只剩下壹個符號了。經常會聽到這樣壹句話:"我們現在條件好了,天天都是過年(春節)!"物質條件的豐富卻以付出精神依托為代價,不知我們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哀。

中國傳統節日是在浩漫的歷史長河中滌蕩出來的,具備超乎尋常的社會和歷史認可度,經得起推敲,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要想讓傳統節日恢復往日的光彩,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是必不可少的。許久以來,專家學者們在這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們有目***睹,如何讓這些文化寶藏重新煥發光彩還有待大家的努力。

(5)對於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做的.

培養民族責任感和民族凝聚力 傳承民族文化是我們每壹個人的責任,為了讓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再次成為世界最強音,我們每壹個人都應具備光榮的使命感。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漲,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時刻指日可待。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行更為我們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提供了舞臺,文化需要交流,如何擴大傳統文化的影響面是我們行動的重點。壹直以來我國分別與法國和俄羅斯舉辦的中法、中俄文化年,對傳統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真正讓中國的民俗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華古國的風采,培養了民族自信心。

(6) 研究課題意義

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底蘊深厚,許多方面我們了解的都不夠,傳統的節日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需要我們認真加以傳承和發展的。然而辨證地來看,傳統文化之中不乏粗劣的成分,傳統的節日文化也有拖沓冗長的地方。再者,壹味排斥外來文化也是不理智的做法,不管是民族的還是世界的,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們應該采用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繼承和發展,相信輝煌是屬於我們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 上一篇:做手工作文
  • 下一篇:祁國雞的作文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