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風俗畫,也是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壹。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絲綢版彩色。是北宋畫家張擇端世所僅見的傑作,是壹級國寶。《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12世紀中國的城市生活,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作品以長卷的形式,運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將紛繁復雜的景物帶入統壹多變的畫卷中。這幅畫主要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農村,壹部分是市場。畫中有814人,83頭牲畜,29艘船,30多座建築,13輛汽車,14輛汽車,17座橋梁,約180棵樹。他們穿著不同的衣服,看起來栩栩如生,各種活動穿插其間。
金鑲金首飾金甌顧雍杯
此杯高12.5cm,口徑8cm,足高5cm。制作於清朝乾隆年間(1739),為現朝皇帝在大年初壹舉行的慶典上使用。龍形鼎耳,象鼻形鼎腳,杯身滿是名貴花卉,珍珠紅寶石為花心。杯子的壹面刻有“金甌顧雍”字樣。這個杯子壹直被清朝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法寶。
青幹龍黑漆彩繪樓閣群仙女生日鈴
這個鐘的形狀是壹個兩層的亭子,用木胎和黑漆粉刷。壹樓正中有壹座雙針鐘,刻有“乾隆年制”字樣的鐘盤上飾有建制派特有的黃色琺瑯。鐘面上的五個上發條孔分別控制五個功能:走時、報時、刻字、開門關門和播放音樂。鐘盤左右兩邊有變化的布景盒。左風景框的表演主題是“添海居”,右風景框的表演主題是“神仙過生日”。二樓有三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壹個計時器。每隔3,6,9,12,門開了,三個人手裏拿著鈴碗慢慢走出來。站立後,左邊的人敲響鐘碗,發出“叮”的聲音,右邊的人敲響鐘碗,發出“叮”的聲音。“叮”聲響壹刻鐘,兩聲兩分鐘,以此類推。四分鐘後,中間的人。時間到了,音樂開始,場景盒裏的可移動設備開始工作。左景框中有仙鶴傲然立於群山之間,祥雲仙人緩緩升起,壹座瓊樓忽浮於雲海之中。右觀禮臺內的壽星和工作人員依次接受八仙贈送的寶貝。壹天結束,人回到門口,樓門關閉,場景箱內可移動設備復位。
這個鐘* * *有七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時間、時間和場景箱內的可移動裝置,技術水平相當高。乾隆年間,制造所的制鐘室聚集了壹批有專業知識的西方鐘表匠和技工,可以體現他們的水平。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風俗畫,也是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