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
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
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
於是,壹種以徽調“二黃”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
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在
200
年的發展歷程中,京
劇在唱詞、念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
合了多個民族的特色,終於成為壹種成熟的藝術。京劇集歌唱、舞蹈、武
打、音樂、美術、文學於壹體,與西方歌劇有類似之處,所以被西方人稱
為“Peking
Opera”。
北京小吃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
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壹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炸糕甜耳朵,
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
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
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
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
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壹。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風習俗:北京小吃、京
劇、京韻大鼓、相聲、舞臺劇、鐵板快書、景泰藍、牙雕、毛猴、漆雕、
賽蟈蟈和蟈蟈籠、吹糖人、捏面人等等。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
傳統住宅的統稱。北京四合院源於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
民居建築。壹座座青瓦灰磚的四合院之間形成的窄巷,就是著名的老北京
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