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提起北方民居,大家自然會想到黃土高坡上的窯洞和北京四合院.樸實厚拙四合院是北京傳統的住宅形式,為什麽稱作"四合院",這是因為整個建築東、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子,圍合在壹起.北京的四合院院子比例大小適中,冬天太陽可照進室內,正房冬暖而夏涼,庭院是戶外活動的場所.
西北地區的窯洞在黃土高坡向陽面挖窯築洞,在窯洞前部用磚砌成拱形門洞,並做出花飾,既起到保證窯臉黃土穩定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生活環境的作用,用材簡單、手法自然.窯洞的上方,種壹些植物,保持水土.從室內觀察窯洞,屋頂是弧形的拱狀,竈臺連著暖炕.陽光容易進來,風沙難以入內.院內棗樹、柿子,石碾子,水井上的轆轤,顯得淳樸而有生趣.
北方;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其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壹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這種莊重的布局,亦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北京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風沙,因此,住宅設計註重保溫防寒避風沙,外圍砌磚墻,整個院落被房屋與墻垣包圍,硬山式屋頂,墻壁和屋頂都比較厚實.
內蒙民居
蒙古包是內蒙古地區典型的帳幕式住宅,以氈包最多見.內蒙古溫帶草原的牧民,由於遊牧生活的需要,故鄉以易於拆卸遷徙的氈包為住所.傳統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遷徙有4次,有“春窪、夏崗、秋平、冬陽”之說,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區流動放牧的產物.
寧夏民居
寧夏地處西北遠離海洋,降水少、溫差大,氣候嚴寒,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冬春幹旱多風沙,盛行偏北風,故住宅壹般不開北窗.為保溫防寒,采取廂房圍院形式,且房屋緊湊,屋頂形式為壹面坡和兩面坡並存.
陜北民居
窯洞式住宅是陜北甚至整個黃土高原地區較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為靠崖窯、地防窯和磚石窯等.靠崖窯是在黃土垂直面上開鑿的小窯,常數洞相連或上下數層;地坑窯是在土層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開挖窯洞;磚石窯是在地面上用磚、石或土坯建造壹層或兩層的拱券式房屋.黃土高原區氣候較幹旱,且黃土質地均壹,具有膠結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質疏松易於挖掘,故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挖洞而居,不僅節省建築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優越性.由於地坑式窯洞難於防禦洪水的侵襲,且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近年來,壹些地方已經放棄了地坑式窯洞的修造,並陸續在地面上營建磚木結構房屋而居.
山西與山東民居
山西太行山區與山東膠東丘陵壹帶兩地民居形式類似,單門獨院,有門樓,兩面坡屋頂.由於山高石料普遍,依照傳統上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原則.故磚石住宅較多.山西民居還多見磚雕等裝飾.兩地緯度相近但降水存在差異,故屋頂坡度略有不同,前者因地勢較高,東南面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阻擋海洋氣流,降水不多(<700毫米/年);後者廣谷低丘距海近,降水較多(>700毫米/年),為便於排水屋頂坡度較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