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時期都督相當於現在的方面軍司令。
都督是中國古代軍事長官的壹種,興於三國,最初是作為監督軍隊之官,後漢光武帝建武初年,因為征伐四方,乃於出征時暫時設置督軍禦史以監督諸軍,事成回師後則罷官。
魏晉以後”大都督“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都督是地方軍政長。明以後成為中央軍事長官。民國初年各省也設有都督,兼管民政。
都督的起源:
都督壹名在漢末三國時期開始大量出現﹐其中有的是偏裨將校,有的則是壹軍元帥或壹個軍區的主將。前者被稱為帳下都督或部曲督,後者被稱為持節都督,影響最大的是後壹種。持節都督來源於漢代的督軍禦史,職責是監督州郡鎮壓“盜賊”。
如東漢順帝時,禦史中丞馮緄持節督揚、徐二州兵鎮壓九江“盜賊”,就是壹例。其後,又以中郎將督軍,更增加了軍事統帥的因素。漢末董卓之亂後,州郡擁兵割據稱雄,朝廷為了籠絡他們,有以將軍兼督數州或都督某州的稱號。
獻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紹為大將軍,賜弓矢節鉞兼督冀、青、幽、並四州,是最早見於史籍的持節都督。大約同時,魏武帝曹操以程昱為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這種都督就成為統治地方的軍政長官了。
擴展資料:
都督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司令,在我國,司令和司令員沒區別,不過司令員是正式稱謂。
軍、兵種、武警總部、大軍區、省軍區、軍分區、衛戍區、警備區、海軍艦隊、軍區空軍和各基地的軍事主官稱作司令員。
2012年(壬辰年)10月28日各省武警總隊總隊長統壹改稱為:司令員。
其它國家軍隊沒有司令員的叫法,壹般都稱呼司令。
司令員是規範的稱呼;司令是口語,不規範,特別是在行文或著書時不應使用“司令”。但兩種叫法的都是指某部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百度百科-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