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的飲食業的歷史比較悠久,隨著人口的聚集和商貿的繁榮,各種飲食店(攤)等也如雨後春筍散布在全縣大小市鎮。如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嘉定有什麽好吃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草頭塌餅
草頭塌餅,因為這種餅不加餡,防備厚了內芯不容易熟而餅做得較薄,因而也叫攤粞、粞鑊蓋。
草頭塌餅的原料是糯米粉、粳米粉和草頭。草頭學名為黃花苜蓿,也叫金花菜,可做素食材、也用作綠肥。草頭有壹種特有的鮮味,是嘉定人喜歡的蔬菜。在摻和的.糯米粉、粳米粉中,加入焯過水切細的草頭、加少量鹽壹起糅合成米粉團,再揪下小團均分、做成壹個個草頭塌餅,下油鍋煎熟,便是青綠鮮香的草頭塌餅了。不過,煎草頭塌餅的“工藝”比較復雜:先在鍋中淋少許油,油鍋漸熱之際把塌餅貼上鍋慢慢煎,煎黃了將餅翻身再煎另壹面,最後烹上少許水蓋上鍋蓋加溫急火煮熟起鍋,有點像煎生煎饅頭。
白切羊肉
嘉定江橋地區水沛草盛,舊時光裏,當地居民幾乎家家都養羊,江橋因之被稱為“湖羊之鄉”。江橋人有圈養湖羊的習俗,這樣養成的羊就叫做“湖羊”,湖羊性溫肉嫩,飼養方便。
到了冬天,點上壹碗香噴噴的羊肉面,甚至還有人在早茶時分,邊吃白切羊肉,邊喝點酒。
又香又糯嘉定糕
嘉定農村的糕有兩種,壹是過年前焋的糕,二是重陽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臘月裏、臨近過年了,農村家家戶戶忙著準備焋糕。先淘米,再放水浸著三五天,再將米瀝幹了水,就可磨糕粉了。糕粉全由人工推磨子磨出來,是個力氣活,需要壯勞力來完成,3個壯勞力壹天只能磨二百來斤糕粉,婦女只能當配角。因此,村裏人家這磨糕粉的活兒,大多是鄉鄰們相互做替工幫忙來做完。此時,人們心情很好,成年人忙碌著,小孩子們穿梭其間,場面熱鬧,其樂融融,整個村子沈浸在過節的氣氛中。
嘉定小食“烤”
很多人都知道壹種嘉定小食叫“烤”。“烤”是壹種油炸面點,用面粉搟成餛飩皮狀,沾上芝麻,中間剪個眼,把面皮兩頭從眼中對穿,形成“8字”狀,下油鍋炸至金黃即成香脆可口的點心。
嘉定傳統風俗中,“烤”這個點心和粽子壹起用做“新小囡走外婆家”(出嫁女兒坐滿月子後第壹次帶孩子回娘家)的禮物,這些點心大多用來分送街坊鄰居。“教化嘉定”歷來重文重教,家添新丁與鄰家分享喜悅之所以分送“烤”和粽子,也是取意“考中”的好口彩。
馬陸印糕
馬陸印糕,亦稱朱正隆印糕,相傳已百余年。
《馬陸裏誌》載有壹首竹枝詞:“貿易財源賴布商,滿街老鋪業成行。朱家茶食陳家酒,沈氏花引韓氏糧”。詩中的“朱家茶食”,就是指朱正隆茶食店的茶點,其中印糕尤為精致可口。馬陸印糕為大眾化精美食品,價廉物美,富裕人家吃勿厭、貧苦人家吃得起。
馬陸印糕采用3年以上陳白粳米為原料。浸米須用朱家自打深井的井水,米浸5晝夜撈起瀝幹,以石臼碓後篩出細粉,再拌入綿白糖水和薄荷香料,用篩子篩出粗粒米粉團後,將細粉鋪平在模具裏,中層夾甜餡後覆滿米粉,粉面上打有特制印糕的印跡,再上鍋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