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了壹篇文章——《基於幼兒學習品質培養的閩南傳統文化課程設計》。單看題目,就很感興趣,因為與我正在做的班本課程有相似的地方。我的班本課程是“民俗”,與“傳統”有異曲同工之處。於是,仔細,認真研讀起來,希望從中有啟發,有收獲。文章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他們園本課程在“傳統文化”這壹塊的設計和架構:“閩南傳統飲食文化課程設計”、“閩南傳統民間藝術課程設計”、“閩南傳統民間遊戲課程設計”;每個課程設計模式也各不相同:飲食是“品嘗—制作—探究”;藝術是“觀賞—體驗—創作”;遊戲是“模仿—強化—合作”,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側重點不同,方法也不壹樣,學習品質的培養目標也不同;在課程開展中,老師們能引導孩子主動參與,主動發現,去學習,去探索,孩子們在課程開展中都有所發展,有所進步。正像文章結尾說的“我園將閩南的傳統文化滲透於幼兒園課程建設中,探索閩南傳統文化的課程設計模式,鼓勵和指導幼兒在活動中生發新的學習內容,旨在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看了這篇文章,回想我正在做的班本課程——“旱船——我家鄉的特色。”其實,我這個就是民間藝術。在我的課程開展中,有很多方法也和文章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在前期,讓孩子們去觀看旱船表演,去調查旱船知識,這就是壹個“觀賞,探索”模式,在後期,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制作旱船,去進行表演,這不就是壹個“體驗,創作”嗎?
原來,在課程開展中,我的閉門造車也能和別人不謀而合。這說明,只要肯思考,沒有不會之理。
“幼兒教育導讀”真是壹本好的幼教讀物。建議大家有時間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