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規則
(1)法律規則是以壹定的結構形式規定人們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和相應的法律後果的行為準則。
(2)法律規則的類型:1。權威性規則和強制性規則;2.確定性規則、任命規則和適用性規則;3.強制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
(3)法律規則的結構:從邏輯上講,任何壹個完整的法律規則都由三部分組成:假設(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法律規則應區別於法律條款。法律規則是法律條文的內容,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表現形式。
2.法律原則
(1)法律原則是指在壹定的法律體系中,作為法律規則的指導思想、基礎或淵源的綜合性、穩定性的原則和規範。
(2)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區別:在內容上,法律規則的規定是明確具體的,而法律原則的要求是籠統模糊的;在適用範圍上,法律規則只適用於某壹類行為,而法律原則具有宏觀指導作用,其適用範圍比法律規則更廣;在適用方式上,法律規則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適用於案件,壹部法律中可能存在不同力度甚至沖突的原則;從功能上看,法律規則比法律原則更明顯。
3.法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法律的構成要素之壹,是對各種法律事實進行概括,抽象其異同而形成的權威範疇。法律的概念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它具有明確性、規範性和統壹性的特點。法律概念是構成整個法律體系的原子,是法律知識體系中最基本的元素。
分類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中國所有法律法規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規是憲法的子法。如果子法違反母法的內容,子法無效。除了母法——憲法,我們可以把其他所有的法律法規分為以下四大部門。即:(1)罪犯;(2)民事;(3)經濟;(4)行政管理。搞訴訟的人可以根據打過的官司,重點學習壹個部門的法律法規。
(1)刑事方面。分為兩類,壹類是實體法,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犯了什麽罪,會受到什麽處罰。如:刑法、懲治軍人違反職責行為暫行條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有關決定、通知和補充規定。另壹種是程序法,即規定辦理刑事案件的程序和步驟的法律。如刑事訴訟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相關補充規定。
(2)民事方面。也分兩類。壹類是實體法,如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著作權法等,以及相關的補充規定。另壹類是程序法,如民事訴訟法、仲裁條例等。,其中還包括各種相關的補充規定和臨時規定。
(3)經濟方面。實體法主要包括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稅法和產品質量法。程序法與民事訴訟法相同或基本相同。
(4)行政方面。實體法包括食品衛生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程序法包括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條例及其他相關補充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