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指當名義利率降低到不再降低,甚至接近於零時,由於壹種“流動性偏好”,人們更願意以現金或儲蓄的形式持有財富,而不是以資本的形式投資這些財富,或者將消費這些財富作為個人享受的手段。國家貨幣供應量的任何增加,都會以“閑置資本”的形式被吸收,就像掉進了“流動性陷阱”,所以對整體需求、收入和物價沒有影響。所以,當經濟學家把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時,僅靠調整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是不可能的。極低的利率和國民總支出水平不會改變,這被稱為“流動性陷阱”。
第壹,流動性陷阱是凱恩斯提出的壹個假說,意思是當利率水平在壹定時期內不能再低的時候,貨幣需求的彈性就會變得無限大,也就是說,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會被人們儲存起來。當流動性陷阱出現時,寬松的貨幣政策無法改變市場利率,使得貨幣政策失效。公民手中的錢包就像壹個“黑洞”,可以吸收任何物質。它無情地吞噬國家分配給公民的所有貨幣,造成貨幣需求無限的“流動性陷阱”。
第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壹般從降息刺激經濟增長的效果來理解流動性陷阱。根據貨幣經濟增長(包括負增長)原理,壹國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來改變利率。當貨幣供給增加時(假設貨幣需求不變),資金價格即利率必然下降,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國內投資和消費,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如果利率已經下降到最低水平,中央銀行會先增加貨幣供應量再降低利率,人們不會增加投資和消費,那麽單純的貨幣政策就不能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國民總支出的水平就不再受利率降低的影響。經濟學家稱之為“流動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