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我國南方壹個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保亭、昌江、白沙、陵水、樂東、東方和瓊中七個黎族自治縣和三亞、通什(2001年改為五指山市)二市,其余散居在海口、萬寧、屯昌、瓊海、澄邁、儋縣、安定等縣市。此外,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區,也有部分黎族分布。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黎族有1247814人,其中海南省有1172181人。
黎族節日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黎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節日。它既反映了黎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蘊涵著黎族人民豐厚的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在鄰近漢區及黎漢雜居地區,由於受漢族的影響很深,黎族人民多農歷節慶,節日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或相似。例如:“江”,即漢人過的春節,“瑟江”與漢人的元宵節相似,“清明節”與漢人相同,“五月初五”與漢人過的端午節相仿。還有七月半、軍坡節、冬至節、中秋節等。這些節日的相同或相似,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在長期歷史發展中黎漢民族的融合,黎族人的崇尚文明進步以及趨同心理。此外,在黎族地區,還保留著黎族的傳統節日,如“孚念孚”(黎語Fusnianfus的音譯),即“三月三”和“牛節”等節日。?
黎族的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另有冬至節、四月八等。此外,黎族還有很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黎族春節黎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時間與當地漢族同,但節期和節俗有差異。
黎族稱正月為“年月”。黎族稱臘月為“中間月”。黎族在“中間月”裏要把當年該辦的事情都辦完,如清掃房屋、打柴釀酒、縫制新衣、宰豬、宰雞、舂年糕或包粽子以及結婚、建房、還債等大事。除夕這天,必須把衣物、家具等放在河裏洗幹凈,準備好年糕、粽子和年飯,還要殺雞殺豬,擺設祭品。除夕夜祭祖,***吃團圓年飯、飲年酒,祝福新的壹年“福氣上升”。正月初壹,黎族人要給牛欄、雞籠送年糕,給果樹、谷倉上掛粽葉,如去挑水,要在河邊或井邊放壹個銅錢或壹塊年糕,以此表示向河神、土地神買“福水”。黎族正月初壹全家不外出,不同外人說話,不做買賣,不給豬、狗餵食。正月初二開始互相拜年,走親訪友,飲酒對歌等。正月初三、初四,黎族青年男女外出野遊,成年人上山打獵,下河捕魚,還進行蕩秋千、跳舞等娛樂活動。鬧到初五,初五這天,全家人參加“送神出寨”活動,祈求新的壹年人畜平安。
白沙縣黎族按照傳統習慣,節日裏要舉行壹次集體圍獵活動,由寨中老人用雞占蔔吉日後,全村男子攜帶獵槍弓箭等人山。黎族老人和兒童驅狗包圍獵物,青年男子則持槍伏擊。所獲獵物擡至村寨,獵物頭歸獵狗主人所有,擊中獵物者分得壹只獸腿,其余的則分成若幹小塊,按人口或按戶平均分配。從初三至初五日,白沙縣還舉行“擡公遊行”,即將神廟裏的偶像擡出遊寨,人們點香祈禱。節期中人們還要走親串友,是非常隆重的節日。
在黎族陵水、崖縣等地的黎族賽人和俸人,他們過春節則不包粽子,認為包粽子如同包裹死人,不吉利。五指山水滿地區黎族,過年時集中全村寨人敲鑼打鼓跳“年舞”,進行慶祝。解放後,黎族春節跟漢族地區的風俗基本壹樣,禁忌、祭祀活動逐漸減少。
黎族端午節海南省黎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端午節這天,黎族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備肉,包裹肉餡兒的糯米粽。有的黎族支系,當天中午全家男女老幼還要到河邊洗“龍水”澡。據說,凡洗過“龍水”的人,這壹年會身體健康,尤其不會生疥瘡。節日中有許多禁忌,如不能外出放牛,不能到河裏挑水等。
黎族年仔節 正月十五日舉行。 元宵節(俗稱“過年仔”)影響,但節俗稍不同。這壹天,在熱鬧的鞭炮聲中,黎家各戶都要忙著包糯米粽,殺雞祭祀祖先保佑年景豐盈。 黎族迎春節 農歷三月三日舉行,是黎族民間傳統而盛大的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黎族遠古的祖先而舉行的壹個節日。傳說洪水時期,有天妃和觀音表兄妹,飄泊在五指山地區,幸免於難。當時天下不見人跡,為了傳宗接代,妹妹便在臉上刺了花紋,使兄長認不出來,才與兄長結為夫妻。此後他們生兒育女,互助互愛,男耕女織,使五指山變得富饒起來。每逢新春到來,天妃和觀音夫婦就率領子孫,載歌載舞,迎接春天。報翠坡是“三月三”的發祥地,有關遠古時代黎族兄妹婚配的神話傳說,據說就發生在報翠坡。那兒有個燕窩嶺,據說就是兄妹倆的葫蘆被洪水沖到的地方。嶺下有個山洞,據說就是兄妹倆結為夫妻居住的山洞。在慶祝民族再生的三月三節日之前,黎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跋山涉水,聚集到報翠坡。報翠坡的正式慶祝活動為兩天,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特別是初三清晨,黎族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黎族姑娘們打扮得更漂亮。大家壹路歡歌笑語,行進在通往報翠坡的路上。白天,姑娘們先要到山上躲藏在樹林裏,等待小夥子們到齊,才壹起歡度節日。黎族小夥子們用弓箭、魚叉在溪水裏捕魚,在岸邊烤魚;姑娘們則在溪邊煮糯米飯,然後便把隨身帶來的粽子、糕點、烤魚、糯米飯擺在那個山洞口,祭拜那兄妹倆。當太陽剛剛升起,小夥子們推舉壹位代表,向林中的姑娘們唱歌發問,這時姑娘們並不回答。小夥子們便將林子包凰起來,這時姑娘們才從林中壹起跑出來,與小夥子們壹起,壹邊唱歌,壹邊跳起“打柴舞”、“打鹿舞”。休息時,兩情相悅的,便坐在壹起吃香飯,互贈信物。姑娘們的信物大多是親手織繡的五彩帶子;小夥子的信物,則多是鹿角、發簪和手鐲等。夜間,必定要舉行篝火歌舞盛會。大家圍在篝火邊,黎家小夥子和姑娘們和著節拍,跳起歡快的“檳榔舞”和“竹杠舞”。待月上中天,膠林裏、小溪旁、草地上,隨著壹聲聲長長的口哨,黎族“山戀”開始了。“唱支山歌上山坡,月亮未圓星星多;山上阿妹妳是誰,可敢與哥對山歌?”“早春來到山花香,不見蜂來妹心慌;爬上高坡望路口,月光底下等情郎。”青年們以歌擇偶,度過壹個迷人的晚上。在這壹年壹度的迎春節裏,會結成無數對美好的姻緣,這種傳統至今已延續了2000多年了。
黎族軍坡節海南省瓊中壹帶黎族支系杞人民間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日舉行。軍坡節是出於黎族對古代某個黎族英雄人物,或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的崇拜而設立的。
傳說這壹天是當地塹對、乘坡等四村峒主公誕生日。當天,黎族人從四面八方湧來,在喧鬧的鑼鼓聲中,把峒主公偶像擡到各村遊行。遊行的隊伍每到壹村寨,該村的男女老幼壹定盛裝出迎。每到豐收之年,村人還特請附近有名戲班,前來表演瓊劇助興。軍坡節的由來有壹個傳說。從前有位黎族漁夫,他在河邊捕魚,沒捕著魚,卻幾次都撈到壹根大樹幹,他有些不高興地把樹幹扔到岸上,這時忽然發現魚簍裏裝滿了魚。當晚,漁夫夢見乘坡峒主公,請漁夫幫忙,要漁夫請人把樹幹雕成自己的像,並說像雕好以後,如果人們都來供香,就擡著雕像到各村巡視作軍坡,這樣漁夫可以不必每天辛苦捕魚,而能發大財。後來,漁夫照此夢去做,果然靈驗,於是便有了軍坡節。以前這壹節日在當地最為熱鬧,本世紀50年代後漸趨衰落。另有壹種說法,軍坡節是為了祭祀民間英雄冼夫人,迄今為止有1300多年的歷史。海南歸附冼夫人之初,境內盜匪猖獗,民不聊生。為使黎民百姓有安定的日子,冼夫人決定出兵治亂。她下令在梁沙坡(在今瓊山縣新坡鎮境內)屯兵,經過偵察摸底,冼夫人即分兵三路進軍到寶島各地平亂撫眾,由於她的隊伍軍紀嚴明,英勇善戰,所到之處受到百姓的歡迎和援助。盜匪聞風紛紛歸降,少數頑抗者也被迅速消滅。由於冼夫人這次出軍治亂,使海南島上的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因此,當地百姓在梁沙坡(今新坡鎮內)設廟供奉,稱為梁沙婆祖0定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二日為誕生日。軍坡節每年壹次,為期四天,瓊山地區黎族以每年二月初九冼夫人出征的日子為準,海南各地具體的日期以當年冼夫人領軍治亂時到達本地區的日子為準,都會舉行不同規模的紀念活動。有的地方黎族還摹仿冼夫人當年壯觀的出軍程序和儀式,組織隊伍舉著刀槍舉行閱兵儀式,壹連數天,人山人海,道路為之堵塞,稱之為“裝軍”、“遊軍”,很是壯觀。這就是海南的“軍坡節”俗稱“發軍坡”,也叫“鬧軍坡”。
軍坡節要吃軍坡飯。開飯時,雞鴨魚肉擺滿壹桌子,而且,還要架起火鍋,親朋齊聚壹屋。其樂無比。據說,過去每到軍坡節,黎族家家戶戶都把自己養的番鴨宰殺煮熟,拿到軍坡場去評比,俗稱“打賞”。酒足飯飽之際,便有舞獅隊敲鑼打鼓而來。舞獅隊在這裏稱醒獅隊,有男的舞獅,也有女的舞獅。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外擺好香案燭臺和祭品,等醒獅隊壹到,便點燃香火和紅燭。醒獅隊前有四人擡兩副轎子,轎中坐有關公和冼太夫人的塑像,擡到香案前放下;另有人把手中拿著的小件的關公、冼太夫人等諸神的塑像放在香案上,拜祭活動便開始了。之後,便是舞獅。舞獅者踩著鼓點,威風八面地舞,熱鬧非凡。
軍坡節中最精彩和最熱鬧的盛事是夜間看戲。黎族各家各戶集資,請來瓊劇班子,唱幾天戲,依慣只能演喜劇、正劇和鬧劇,預示著美好生活的開始和人們的向往。每到看戲,那真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於是,壹年壹度的黎族軍坡節,也在緊鑼密鼓聲中降下帷幕了。
黎族稻公稻母祭日海南省黎族祭祀節日。每年稻谷成熟時,由“畝頭”(主持生產上的宗教儀式,由黎族裏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合畝中輩份最高、年事最長的男子擔任。)到每塊田地綁紮四棵稻谷,並在綁紮處放壹個飯團,以供稻公稻母(即按畝提取的三斤到五斤的稻谷)。據說,稻公稻母吃飽,才能幫助族人平安,使谷物豐收。稻公稻母平日由畝頭保管,放在谷倉底層,第二年收割後,才能將它釀酒分給眾人。
黎族鬼節海南省黎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歷七月十四日舉行。這天,黎族各家各戶殺雞買肉並用五色紙剪成紙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戶人家由小孩們在家門前插香,以祭奠那些無人上供的孤魂。
黎族牛節黎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傳統農業祭祀風俗,農歷每年七月或十月間的牛日為牛過節。這壹天要在“畝頭”(主持生產上的宗教儀式,由黎族裏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合畝中輩份最高、年事最長的男子擔任。)家中敲鑼打鼓為牛招魂,“畝頭”夫婦要用盆洗寶石(黎人視寶石是牛魂的象征和發展牛群的福氣),“畝眾”(即群眾)在牛節要跳“總兵舞”,慶祝牛群的發展。黎族人對牛非常重視,因為牛是黎寨主要勞動力,又是婚嫁的重要聘禮和喪葬的祭品,建房、待客以殺牛表示敬重,牛還可以換取土地等資產,所以有為牛過節的習俗。
黎族敬祖節海南省樂東、瓊中、白沙壹帶黎族民間宗教節日,每年農歷九月秋收後擇日舉行。屆時,全村寨黎族男女老幼集中在壹起,殺豬宰牛,舉行敬祖儀式。敬畢,由男女人數各半所組成的跳舞隊在鑼鼓的伴奏下,跳敬祖舞。跳舞者每人手持壹支椰樹或檳榔樹的嫩葉尾,象征已豐收的莊稼。其中男子頭紮紅布,上插難翎,以示威嚴,嚇退惡鬼。女子則身著節日盛裝,由三伯公(巫師)帶領。首先三伯公出場,口中念著祈禱詞,請歷代父系祖先精靈到場。念畢,向祖先精靈敬煙。然後,男女分成兩行,搖著手上的葉尾,登場跳舞成行前進。其中伴有向祖先精靈敬牲、敬酒的動作,以酬謝祖先精靈壹年來保佑莊稼豐收,人畜平安,並祈求祖先在來年繼續保佑。此節日在二十世紀50年代初已不盛行。
黎族卡咯會“卡咯”黎語音譯,有“跳竹竿”之意,黎族慶祝豐收的壹種文體性集會活動。秋天傍晚,黎寨村邊開闊地上點起堆堆大火,黎族男女老幼便來舉行“卡咯會”,兩條小腿粗細的衍條擺在草坪上,上架許多根竹竿。壹些青年蹲在析條外側,兩手各執竹竿壹端,然後晃肩扭腰,按節拍將竹竿與析條,竹竿與竹竿互相叩擊。跳竹竿的青年就在竹竿叩擊的分合空隙中快速跳躍、旋轉,壹邊跳壹邊暗遞神情,動作配合默契6跳到歡樂時,齊聲高喊“哢咯!哢咯!”氣氛熱烈。時而單足跳,時而雙足跳,時而側身旋轉。叩擊聲緊奏有力,跳舞者身姿輕松優美。男女青年通過“卡咯會”交成朋友,有的成為終身伴侶。
黎族風俗地理條件方面,海南島地處我國南海邊防,其北為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遙相呼應,南瀕南海,西臨北部灣,東北與香港壹衣帶水,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要地,黎族村寨就交錯分布在海南島的中部和中南部地區。氣候條件方面,由於黎族聚居區大多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因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600毫米,長夏無冬,土壤肥沃,農產品有稻、甘蔗、薯類、花生等,並以產椰子、菠蘿、咖啡、胡椒、橡膠、劍麻、油棕等熱帶作物著稱,是我國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生產基地之壹。有長臂猿、獼猴、短尾猴、海南坡鹿、紅樹林等珍貴的動植物。礦產有石油、鐵、磷等,資源極為豐富。沿海漁業、鹽業都很發達。黎族新嫁娘語言方面,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分五個方言區,佯字、杞、潤、美孚、加茂方言區,其中“俘”方言區人口最多,通用範圍較廣。黎族沒有本民族創制的文字,1957年, *** 有關部門為黎族刨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黎文。由於長期與漢族交往,黎語中吸收了不少漢語詞匯,現在,隨著學校國民教育的普及,黎族也通用漢文。宗教方面,黎族人信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部分受道教影響,也有信奉基督教新教。
黎族族源族源方面,黎族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黎族族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百越民族支系“駱越”,與大陸的越民族群體是同源***祖的。黎族神話說,太古時期,黎母山頂有壹個大神鳥卵被雷神震開,其中有壹位美麗的神女,山上的鳥獸將其哺育成人,後來有壹個來自交趾的采香草的人與她結為夫婦,所生子女就是今天的黎族。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越五嶺設三郡,海南島從此被納入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版圖。秦代時,海南島為象郡的邊塞,漢時設珠崖、儋耳兩郡,統歸交州刺史管轄,梁設崖州,隋設珠崖郡,元置瓊州路,明改為瓊州府,清沿襲明制,民國曾置瓊崖道,後歸廣東省管轄,並延續至20世紀80年代末。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壹次會議通過建立海南省的決定,4月26日正式成立,成為我國第31個省份。自秦漢以來,海南島就被置於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隨著郡縣制的設立和中央王朝勢力及漢人的進入,中原地區的封建經濟制度也逐漸在海南島確立,黎族開始向階級社會過渡。唐宋以後,許多中原漢人為避戰禍來到海南島,他們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漢族文化,這不僅加強了黎族與內地的經濟和文化聯系,也使海南島黎族先民的民族分化進壹步加深,出現了“生黎”與“熟黎”,民族分布格局逐漸朝近現代方向發展。明清以後,黎族社會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除少數仍保持著原始公社制的生產方式外,大多數地區的黎族已向封建社會轉化,社會生產力水平逐漸發展。
黎族族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