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平陰民俗有那些?

平陰民俗有那些?

平陰民俗:

壹、飲食

飲食壹般壹日三餐,吃飯時間,城鎮早餐在7點左右,午餐在12點左右,晚餐在18點左右;農村早餐在八九點左右,午餐在十三四點左右,晚餐在20到21點左右。面粉、大米為多數家庭的主食,玉米、大豆、小米、地瓜等則成為人們調換口味的輔助食品。城鎮居民購買熟食的越來越多。早餐品種有面條、油條、油餅、燒餅、豆腐腦、豆漿、餛飩、粥類、面包、羊雜湯等品種;午餐以饅頭、燒餅、包子、餡餅、餃子、米飯為主,壹般家庭備二至四個炒菜;晚餐多以饅頭、面條為主,粥類或湯類為輔,壹般還要有幾個炒菜,也有不少戶飲食近似午餐。主食品種雖變化不大,但花色較多,銷售者遍布街頭巷尾,各具特色的風味食品方便了群眾生活。蔬菜品種以芹菜、黃瓜、西紅柿、菜花、韭菜、青椒、茄子、白菜、土豆、圓蔥、冬瓜、菠菜、蘿蔔等為主。肉類品種以豬肉、雞肉、牛肉、羊肉為主。魚、肉、蛋、奶已成為城鎮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農村居民,中、晚餐也有菜上桌,部分較富裕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已接近城鎮居民。

二、服飾

1988年前人們多穿中山裝,衣料多為化纖織品,顏色多為灰、藍。1990年後,人們多著西服,服裝面料有化纖、棉麻、純毛、純棉、絲綢等;內衣有晴綸、滌棉混紡、純棉秋衣秋褲及絨衣等。1995年後,純棉內衣及三重保暖內衣逐步替代晴綸內衣和絨衣成為主流,著羊絨內衣、束身內衣者日漸增多。2000年後,人們在註重服裝多樣化的同時,個性化、高檔化更加突出。許多中青年男子在春秋季節穿西服,系領帶,老年人鐘情於寬松適體的休閑裝、運動裝、中山裝等。牛仔裝、文化衫、T恤衫仍是少男少女的首選。女裝雖亦以西服為主,但其樣式、風格各異,追求個性風格的女子喜穿緊身衣褲、短裙、短上衣、短褲以及各種裙裝、旗袍等。冬季穿棉衣棉褲者減少,穿羊毛(絨)衫、毛褲者增多,外套主要有棉大衣、呢子大衣、羽絨服、風衣、皮衣等。

三、發式與飾物

1988年以後,男子光頭者漸少,平頭、分頭、背頭增多。女性紮辮者減少,馬尾辮、齊耳短發、燙發等都較流行。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女性青年長發披肩或留青年頭(俗稱懶漢頭)者漸多。城鎮女青年長發夾板、拉絲、離子燙流行,部分男女青年染發為黃、紅兩色。

女性流行戴項鏈、戒指、手鏈、耳環、手鐲等,男子主要戴戒指,佩以領帶、領結、胸章、領帶夾等。飾物質地有:金、銀、玉、水晶、白金、珍珠、塑料、金屬、玻璃等。

四、居住

城鎮多以樓房為主,並根據各自條件進行裝修。隨著國家房改政策的不斷深化,取消福利性分房,住房全部實行商品化,縣城先後建起龍山小區、環秀小區、玫瑰苑小區等壹批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管理規範的住宅小區,大都是單元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面積不等。居民居住發展趨向是住房面積逐步擴大,裝修追求美觀,農民新式住房居住講究舒適方便。

農村住房多以平房為主。1990年後,翻建新房不斷,結構與布局亦發生了變化。房屋用水泥鋼筋打地圈梁、前出廈、鋁合金門窗及高級地板磚鋪地者日漸增多。有的富裕戶將平房翻建為樓房,仿城市樓房樣式設計籌建,壹般為二至三層,多建於村邊或街面。

五、器用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操作簡單、功能齊全、質材優良、環保衛生的家具開始進入家庭。沙發(有真皮的、布藝的、高檔木制的)、茶幾、大衣櫥、組合櫥替代了原來的傳統家具,低檔的二三千元壹套,中檔的五六千元壹套,高檔的每套在壹萬元以上。不論縣城居民還是農村居民,普遍安裝了閉路電視、電話,用上了VCD、DVD家庭影院,部分家庭安裝了電腦,接入了互聯網。在制冷取暖方面,縣城居民多使用空調、太陽能和集中供熱,農村使用電風扇、煤炭爐和土暖氣。在燃具燃料方面,縣城居民使用天然氣竈,燒管道天然氣或液化氣,還有的使用電磁爐、電熱鍋、電烤箱等。為凈化環境,絕大數家庭都使用了抽油煙機和排風扇。農村使用蜂窩煤爐、空心爐,有條件的居民也使用電或液化氣。在貯藏方面,部分居民使用電冰箱、電冰櫃。條件較好的家庭使用了洗衣機、洗碗機、豆漿機、飲水機和消毒櫃。

  • 上一篇:女子健身健美的起源和發展
  • 下一篇:廣府文化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