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弘揚“三光榮”精神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弘揚“三光榮”精神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劉瀾

(中國地質圖書館 北京 100083)

摘要 本文闡述了 “三光榮”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以及二者在地質事業中的重要意義和建設途徑。

關鍵詞 “三光榮”精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地質事業又好又快發展,需要進壹步弘揚“三光榮”精神,更需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和支撐作用,在地質行業形成團結拼搏、奮發有為的精神力量。在新的歷史時期,繼承和弘揚“三光榮”精神,就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地質行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地質隊伍團結奮鬥的***同思想基礎。

1 “三光榮”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地質事業的體現

1.1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4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有機統壹的整體。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在鑄造人們的精神支柱,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因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必須牢牢把握,大力培育和弘揚。

1.2 “三光榮”精神是地質行業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光榮”精神是地質行業的優良傳統,“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精神內涵也隨著實踐的深入而不斷豐富和升華,在地質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始終發揮著凝聚人心、振奮精神、鼓舞鬥誌的重要作用。2006年國務院頒發《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要求繼承和發揚“三光榮”的優良傳統,在新時期地質工作中再創輝煌。“三光榮”精神是地質行業永恒的精神追求。

1.3 “三光榮”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光榮”精神強調為社會主義地質事業無私獻身、艱苦創業、開拓實踐、建功立業的道德品質,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體現了奮發有為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具體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地質事業的具體體現。“三光榮”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內容上是相壹致的。對於地質行業來說,繼承和弘揚“三光榮”精神,就是在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 深刻認識 “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意義

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地礦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是擺在地礦行業面前的重大課題。這就需要有壹種強大的精神來支撐和推動。繼承和弘揚“三光榮”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地質系統始終保持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1 應對困難與挑戰的需要

當前地礦行業面臨的國際經濟形勢越來越復雜,困難越來越多,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充分調動壹切積極因素,不斷為地礦經濟的發展凝聚力量。這就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現宣傳教育,深入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進壹步堅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和行動統壹到黨中央和國務院正確的形勢判斷和科學的決策部署上來,進壹步增強地礦隊伍應對挑戰、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需要進壹步弘揚“三光榮”精神,大力倡導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進取意識,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堅韌鬥誌,埋頭苦幹、勤勤懇懇的務實作風,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和艱苦奮鬥、玉汝於成的高尚情操,進壹步增強廣大地礦隊伍同舟***濟、***渡難關的意誌和決心。

2.2 融入地質建設的需要

國家的壹系列政策為加快地質行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創地質事業新輝煌,需要全體地礦員工的***識***為。這就需要大力建設精神力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地質事業的全發展過程,繼承和弘揚“三光榮”優良傳統,大力發揚敢拼會贏、敢闖敢試的精神,以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負責、敢於問責的勇於擔當的責任態度,以提升思路求作為、精心謀劃求作為、突破重點求作為、艱苦奮鬥求作為的主動作為的精神風貌,不斷開創地礦事業生機勃勃發展的新局面。

2.3 適應體制改革的需要

隨著地質行業體制和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隊伍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地質隊伍的生存發展越來越趨於社會化和市場化,由此帶來了經濟利益調整、思想道德觀念、職業價值取向等等壹系列的變化,因循守舊、不思進取、事事計較、牢騷抱怨等等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影響了改革與發展的順利進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引導廣大地質員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顧全大局、維護大局、服務大局,尤其需要用“三光榮”精神來增強地質工作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實現地質工作的光榮價值,推動地質事業的科學發展。

2.4 引領地質行業思想主流、精神動力的需要

近年來,社會上存在否定精神文明價值的傾向,地質行業精神文明建設也存在壹些誤區,比如,存在著經濟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也會上去的“自然論”;生產好、收益好就壹切都好了,這是“代替論”;要搞好經濟建設,發展物質文明,必然帶來思想滑坡的“代價論”;集中精力先發展經濟,待物質文明搞上去後,再回過頭來抓精神文明的“先後論”。這些認識阻礙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也導致了職業道德水準的波動。甚至在不少領導者的視野中,職業道德的作用被嚴重忽視,日益向“被遺忘的角落”退縮。繼承和弘揚“三光榮”精神,加強地質行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尤為重要,必須貫穿於地質工作的各個領域,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著力引領道德風尚、增強精神力量、構築精神家園,使“找礦立功、服務社會、報效祖國”成為地質行業的思想主流和精神動力。

3 探索 “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途徑

3.1 充分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結合學習貫徹落實新壹屆黨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加強黨員、領導幹部思想道德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黨員、領導幹部是關鍵,領導就是領路引導,幹部應該先行壹步。領導幹部的行為及其體現出來的理論素養、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起著重要的示範和導向作用。每個領導幹部要遵循中央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明確要求,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鏡子,日日照、時時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和人格力量為群眾作出榜樣。打鐵還要自身硬。領導幹部只有自身行得端、走得正,才會有“向我看齊”的底氣,才會有“上行下效”的效果。各級領導幹部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理念。

3.2 加強學習宣傳

古人說:論先後,知為先。正確的價值體系只有被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並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才能為人們所自覺遵守和奉行。要進壹步推進“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學習和宣傳普及,把學習“三光榮”精神與學習“奉獻、犧牲,責任、擔當,效能、效率,先行、創新”的時代內涵結合起來,進壹步增強理解,明確要求,自覺遵守奉行。要加強集中性學習。把“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地質行業領導幹部理論學習、黨員教育、職工培訓的重要教材,在加強學習中形成時時謹記“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道德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加強連續性宣傳。要發揮單位簡報、局域網絡和宣傳欄等宣傳文化陣地的作用,形成長期宣傳的輿論聲勢。要加強主題性教育。以慶祝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宣傳教育活動為契機,突出主題,把“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融入其中,在吸引地質員工廣泛參與中引導他們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內化為人們的價值觀念,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3.3 加強實際調查和理論研究

理論源於實踐,理論指導實踐。只有通過對社會現實的調查,深入研究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等特點,深入研究社會變革和利益關系調整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影響,深入研究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不同思想追求和價值追求。我們才能在實際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要加強理論研究。要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和外延,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結構和實踐要求,深入研究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積極要素,深入研究我國處在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上的有益探索,從而達到理論不斷創新,不斷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3.4 重視引領好各類社會思潮

社會思潮是壹定時期內對社會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的思想傾向,在某種意義上是社會氣候的“晴雨表”。必須及時了解思想理論領域的各種傾向性問題,認真分析各類社會思潮的本質特征、主要內容、表現形式、現實影響、形成根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其沿著健康的軌道前進,向著積極的方面發展。同時,要在尊重差異中擴大***識,在包容多樣中***鑄和諧,努力形成團結和睦、萬眾壹心、***創和諧偉業的生動局面。

3.5 堅持典型帶動

先進典型是弘揚“三光榮”精神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優秀代表,對廣大地質員工有著極大的激勵和感召作用。要註重發揮老典型的精神感染作用。在地質事業發展的歷程中湧現了壹大批體現“三光榮”精神的先進典型,他們在不同年代、不同環境、不同崗位為地質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至今仍然令人感動和崇敬。要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讓他們的思想和精神進壹步發揚光大。要註重發揮新典型的示範輻射作用。在地質事業發展的新時期,更需要發現、挖掘和樹立壹批具有時代特點、體現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表彰和宣傳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先進成果,讓廣大地質員工學習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堅持在地質行業開展“模範職工”、“十佳青年”等評選活動,讓更多優秀人物和先進集體脫穎而出,推動隊伍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的良好道德風尚。

3.6 建立激勵機制

機制是保障。要把倡導“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地質行業的分內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註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主流價值,使符合“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行為得到獎勵。要建立找礦激勵機制。多找礦、找好礦是地質行業的重要職責,在績效考核中向野外勘探人員傾斜,適當增加野外勘探壹線員工的獎金福利待遇,加大考核提拔力度,進壹步激發壹線員工找礦立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創新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大力營造鼓勵探索、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和鼓勵幹事業、支持幹成事業的濃厚氛圍,進壹步激發創造創新活力。要建立創評激勵機制。要把“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黨建、精神文明創建、企業文化建設等先進單位創建評比活動中,激勵各單位、各黨支部爭先創優、爭創佳績,形成***同追求“三光榮”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強大合力。

加強地質工作,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學習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本單位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推動持續發展、和諧發展和安全發展,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我們要站在更高的起點上,以更加寬廣的視野,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不斷開創地質工作的新局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地質“三光榮”精神.百度百科/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68,發表於2009年11月23日

  • 上一篇:小吃店取什麽名字什麽比較好,獨特的小吃店名字
  • 下一篇:我國居民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