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不同
傳統支架主要是以重力為荷載的支撐系統;而抗震支架系統主要承擔管線水平方向的載荷。
2、材質不同
傳統支架比較容易腐蝕生銹,壹般兩三年後就需要維護刷漆;而抗震支架系統表面鍍鋅處理,耐腐蝕性效果好,後期維護較少。
3、設計原理不同
傳統承重支架僅承受豎向荷載,發生地震時側向擺動大,易破壞臨近設施,造成建築機電工程系統遭受損壞,加大後期維護難度。
而抗震支架系統在安裝形式上使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把地震時的縱向力和橫向力進行綜合承載,改變管線系統動力特性,由柔變剛,能使設備、管道更牢固,減少因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
二、如何區分抗震支架和傳統支架
抗震支吊架系統由C型成品槽鋼、專用抗震連接件、管卡、裂縫混凝土用後擴底錨栓組成,抗震連接件與槽鋼通過機械連接可以隨意調節抗震支吊架的尺寸、高度。抗震支吊架現場應做到不焊接,並由錨栓與原有混凝土結構可靠連接,鋼結構采用預制孔螺栓或者梁夾抓扣式固定。
傳統支架是利用重力因素來達到承載目的,傳統支架產品主要作為系統的支撐裝置而投入應用。
從產品材質上來說,抗震支架要做到能夠抵抗地震力,且在地震力作用到抗震支架上面時能夠確保抗震支架在傳遞地震力的進程中不會產生形變,是對抗震支架最基本的要求,那麽最直觀的就是板材的厚度,板材越厚,受力才能越強,但也並不是越厚越好,而是要全面考慮所有支架相關銜接配件的厚度來作參考。
能做到真抗震的支架產品壹般都會選用厚度平均在5MM以上的高強度鋼材,且鍍(浸)鋅層厚度都在傳統制品支架厚度的2倍以上,能夠到達更長時刻的防腐和防銹的效果。為確保抗震支架全體受力均衡,所調配的配件如螺栓、絲桿壹般會選用8.8級的產品,而槽鋼經冷彎處理後為避免因延展性缺乏而導致的裂紋現象,壹般都會選用延展功能不低於30%的鋼材等。
除了對材質有較高要求外,對抗震支架的安裝方法,GB50981-2014國標中也有壹些硬性規定,其間比較重要的壹條就是:摩擦力不得作為反抗地震效果的抗力。也就是說抗震支架在其本身的連接及與機電管線的連接部分旁邊,都必須是鋼性的銜接方式。現在市場上存在此問題比較突出的壹般都在多管連接及風管連接方式上,因很多廠家以制品支架假充抗震支架,因而延用了制品支架的多管銜接部分繼續選用P型管夾的方式,該管夾的長處是便於裝置,但十分簡單產生位移,而抗震支架在多管銜接的部分壹般選用的是通過螺栓銜接固定的歐姆型管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