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z=119297710
指導:釋永信(嵩山、少林寺主持,第29代方丈接法傳人)
整理:侍延德(俗名嚴占據,永信大師得意弟子,少林寺功夫傳人)
佛門獅子吼,乃是少林寺秘傳稀釋奇功之壹,此功為人體丹田內氣外發,發聲吐氣之功法,功成之後遇敵交手,發功呼嘯,則猶如訊雷疾瀉傳出數裏之外,令敵肝膽劇烈,心驚膽戰,毛骨悚然,往往壹聲長嘯即使對手不戰而敗,相信廣大武友在武俠小說及影視錄像中並不少見,但都是之其大名而不之其內容,此功法源於<<獅子經>>,原喻本師釋迦佛文說法如獅吼.有震懾人心的不可思議之威力.後經少林寺祖師們的研練,遂成壹門克敵只絕技.秘傳至今,今世俗很少有人窺其三味.常有武術愛好者尋問此功法,於是我在恩師的恩準和指導下,將此奇奇功整理面世.
第壹步:
於清晨寅時(3-5點)擇柏樹多、環境幽靜、空氣清新之處,先隨意活動頭、腰、手等關節數分鐘後,面南向北,盤膝坐於地上,頭正身平,百會與會陰穴成壹條垂線,雙目微閉,舌尖輕抵上腭,排除壹切雜念.然後,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意想身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次當閉口以鼻納清氣,如是至三.待身息調和然後將目光自鼻尖下註於下丹田,意守於此.呼吸要避免風、喘、氣作到息。風喘氣皆為不調相。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有聲是風;何為喘相?
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何為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雲何為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
,守氣則勞,守息則定。總而言之,不澀不滑四字為要。中意守要順其自然,勿忘勿助。“順其自然曰勿助,守其自然曰勿忘。”剛開始時,雜念紛紜,這就要
以壹念代萬念。慢慢在功夫有了進展之後,雜念會越來越少而漸入神定之境界。那時,意守就會自然舍放,
如《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雲:“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法”此意守如筏,筏乃載人過河之船,過了河就要舍棄船,當然,這就是很高的境界了。練功過程中,口內生津,增多滿足,有的會很香甜,這時千萬不要吐掉,應分三次用意念緩緩送到下丹田。古代養生家稱此津為“天河水”“玉液金津”對於人體十分有益.有壹個要點就是要提肛,提肛謂之“搭下鵲橋”。舌抵上腭謂之“搭上鵲橋”。搭鵲橋是為了內氣在體內運行,如同將自來水管接起來,水就會流動自如。如是練習半至壹小時,即可收功。
第二步:
立起,將氣慢慢吸如下丹田,氣吸足後,口中猛發壹聲“哈”。發聲時氣從丹田猛沖而出,應內氣十足,
壹氣呵成,不可只用口腔發聲。如是反復81次,再打坐10分鐘即可收功。如此半年下來,再找山頂無人處,立定,雙腳分開略寬於肩,雙手自然下垂,立身中正。然後緩緩吸氣;同時身體坐下,坐成馬步時,氣吸滿
,然後突地束身而起,同時發聲吐氣。如是反復81次後,打坐10分鐘,再起身來回走動數次收功。如是練習3年,發出嘯聲,不異於天空炸
註意事項:
1,練功應循序漸進,不可為貪求功效而蠻練,每天必須打坐煉氣,否則氣散,收效不大。
2,練功時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緒安泰,身體各部位不要緊張,要松靜自然,心平氣靜,避免七情六欲幹擾,如心情不佳、動怒、悲傷憂愁等,當日不要練功,遺精次日不要練功。
3,打坐入定後,或經過壹段時間練功,身體和生理上會發生壹些變化,這是正常現象,不要驚慌,壹切順其自然。
4,練功未滿百日者,其根基未立,嚴禁性生活,功成則不拘,但不能縱欲,切記!
5,練功者盡量避免抽煙、喝酒。煙使氣散,酒使氣緩,從來未聽到有武林高手是煙鬼酒鬼。
此功法能夠與讀者見面,實為不易,乃是嵩山少林第二十九代方丈上行下正大和尚在壹九二八年軍閥石友三火燒少林寺之前,從藏經閣借出未及歸還,恰好未同藏經閣其他經書秘笈壹同焚毀,得以流傳下來,實是
萬幸。我在師傅永信大師指導下,將此書所載之功法整理出來在《少林與太極》雜誌上發表,壹者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二者藉此告慰上行下正大師及少林與歷代祖師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