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品無論妳怎樣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西遊記》是我國文化瑰寶之中,濃墨重彩的壹筆,長篇神魔小說以歷史為藍本,在玄幻色彩中,融入歷史傳奇,並雕刻社會現實,反思人性。
引人入勝玄幻精彩的取經之路,猶如在歷史之卷渲染繽紛爛漫的壹筆,高超的寫作筆法,使這部經典歷經時代的打磨,依舊閃耀在文化之巔,西遊記如神秘深邃的文化寶藏,每讀每新,皆有所思所獲,細細琢磨,總有嶄新驚嘆的收獲。
途遇樵夫 機緣妙話《西遊記》之所以傳承百年精魂,品味的價值得以生生不息,正是因為整體故事的架構,與思想內涵的深邃,亦或是細節品質的雕刻打磨,很多時候大師所設的玄妙高超之筆,往往需要我們反復琢磨研究,才可如“潮退而露石”,精巧奪人之處只有經過讀者智慧的陶冶,才能漸漸浮現。
開天辟地,遠古靈石汲取天地精華,孫悟空孕育而生,後得菩提恩師指點教化,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錘煉,得以取經之行。
可是妳是否曾註意過這樣的壹段描寫,此描寫並無推動情節之用,極少有人給予關註與思考,但是無用之筆從未在此書出現過,經過琢磨,才可發現其中暗藏玄機。孫悟空欲求高超本領,苦於無路可尋,當得知菩提老祖為隱居神仙,可傳授自己本領法術,便欣然前往。
在拜師學藝的途中,曾經描寫過這樣壹個片段,迷失方向的孫悟空,在不見人煙,幽靜安和的深林中,偶遇壹位樵夫,看似是孫悟空迷路,問路人如何尋得菩提老祖,但是問路這壹細節,卻有很多值得推敲的細節描寫。
此段開篇,孫悟空遠遠聽聞悠揚縹緲,不俗於世的歌聲,在廣袤靜謐的深山中,如此高雅不俗的超然之音,怎能是日日砍柴之人所能吟唱出的境界?
孫悟空直接跑上前,稱呼樵夫為“老神仙”,如此特殊稱謂,想必聰慧機靈的悟空早已聽出歌聲的別樣端倪,而眼前的樵夫更是氣度不凡,他的歌聲已經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首先“不見其人,先聞其聲”通過這等描寫,讀者已經可以判斷,這位樵夫絕非普通百姓。
不俗氣度,貌予非凡但是這些蛛絲馬跡的鋪墊與陳述,無法讓人有充分的理由來證明樵夫的真實身份,需要更加留心後文的描寫。比如接下來對於樵夫外貌著裝的刻畫:頭上戴笠笠,乃是新筍初脫之澤,身上穿布衣,乃是木棉搶就之紗。
腰間系環滌,乃是老蠶口吐之絲。作者吳承恩大師通過寥寥數筆,將樵夫清新隨性的“百姓裝”融入了可以體現身份的細致描寫。首先樵夫戴鬥笠,十分普遍正常,但是作者著重刻畫了鬥笠的材質,將我們對人物身份的思考又多了壹層線索。
“乃是新筍初脫之澤”這句話表明樵夫的笠笠,是用剛剛長出來的新筍的葉子編織而成,接下來是服飾的刻畫,與笠笠壹樣,先抑後揚,首先所穿雖為布衣,但是皆為木棉撚就之紗,做工可謂極其考究。
通過以上細節,首先從氣度上,偶遇的樵夫絕非凡夫俗子,定有所修為。而他的穿戴所現,更是表明並不貧窮,並且不慕虛榮,穿戴外表樸素謹慎。而最能展現其身份的,便是腰帶了。腰帶是由“老蠶口吐之絲”做成的,這等品質的材質,更加表明了絕非平民,若不是隱居官員,便是修仙之人。
探秘真身 巧尋高人首先,根據時間的相關推斷,孫悟空他被壓了五百年,而師徒四人取經之路的開始,是唐玄貞觀元年,也就是公元627年,孫悟空在此之前,在菩提老祖的道觀學習本領,學有所成後加上大鬧天宮的時間,這兩段加起來200年左右。
經過這樣時間的推算,孫悟空去拜師時,應該是漢武帝時期,大約在公元前100年,當然這個時間只是推算,我們卻可以很好的縮小了查找的範圍,集中思考在漢武帝時期的相關歷史人物。
根據史實與推測,我們不難發現,在這段歷史中,曾有壹人隱居於山,靠賣柴為生,但是卻誌趣高雅,有自己的思想與建樹,這便是——朱買臣,字翁子,西漢吳縣人,西漢大臣,漢武帝時,為中大夫,累九卿。
朱買臣家貧好學,靠賣柴生活。朱買臣每次打柴都要壹邊唱山歌,旁邊的人都在看他笑話,他妻子勸他不要發癲,可他卻說自己日後定能有所成就。
在此我們可以推測,想必菩提老祖已將孫悟空將要來學道之事,提前告知了朱買臣,使他予以指引,因為後話中談到,悟空登山後,門童見到他,表示已經等候多時了,也許正是朱買臣將孫悟空已至的消息,轉告於此,並且從朱買臣的氣度儀態來看,想必與菩提老祖學藝已久,並且學有所成。
朱買臣的腰帶更是有修為之人,道行加身所配帶的,輕如蠶絲做工講究,材料難得,是隱居修仙之人的常配之物,並且在漢武帝時期,這等工藝已經十分嫻熟,蠶絲工藝廣泛應用,但如書中所描寫的“老蠶口吐之絲”實屬罕見。
因此根據時間地點,人物生活狀態,外貌特征等,經過仔細揣摩,我們不難發現此人應是朱買臣。五千年歷史如潮湧翻浪,人類文明之光伴日升月落,在經久不息的文化力量中,孕育著中華民族千年的精華寶藏。
只有壹代代華夏兒女永葆初心,堅定不移的守護祖國的文化明珠,才能在時光的打磨中,永保光彩熠熠生輝,之所以是名著經典,皆因其經過時代的淬煉,歲月的雕琢才能源遠流傳。
直到如今,我們依舊能發現令人回味無窮的價值,有歷史厚重感的寶藏,將永遠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抹去其在歷史之軸中濃墨華麗的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