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社會工作理論有哪些

社會工作理論有哪些

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壹,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將需求分為五種,象階梯壹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之間。還討論了需要層次理論的價值與應用等。

二、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認為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壹般都忽視了社會變量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他們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並以此來建構他們的理論體系,這對於研究生活於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由於人總是生活在壹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是在實驗室裏研究人的行為。

三、舒茨的人際需要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舒茨提出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舒茨認為,每壹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這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采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三種基本需要的形成與個體的早期成長經驗密切相關。包容需要指個體想要與人接觸、交往、隸屬於某個群體。與他人建立並維持壹種滿意的相互關系的需要。

四、鏡中我理論

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會組織》壹書中提出。他認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壹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這種聯系包括三個方面:1、關於他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想象;2、關於別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想象;3、自己對他人的這些“認識”或“評價”的情感。

五、貝塔朗菲的壹般系統論

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壹般系統論和理論生物學創始人,50年代提出抗體系統論以及生物學和物理學中的系統論,並倡導系統、整體和計算機數學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開放系統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態系統、器官系統等層次的系統生物學研究。

六、埃裏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埃裏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壹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壹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壹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埃裏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壹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妳為什麽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妳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妳以反思的依據。1.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沖突2.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沖突3.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沖突4.學齡期(6~ 12歲),勤奮對自卑的沖突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壹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7.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註的沖突8.成熟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沖突埃裏克森認為,人格在人的壹生中都在不斷地發展。他提出了8個階段,認為每壹個人都經歷這8個階段,每壹個階段對人格發展都至關重要。(1)基本信任對不信任(2)自主性對羞愧和懷疑(3)主動性對內疚(4)勤奮對自卑(5)自我認同感對角色混亂(6)親密對孤獨(7)繁衍對停滯(8)自我整合對失望七:九型人格理論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態學、九種性格。是嬰兒時期人身上的九種氣質,包括活躍程度;規律性;主動性;適應性;感興趣的範圍;反應的強度;心景的素質;分心程度;專註力範圍/持久性。它是壹個近年來倍受美國斯坦福等國際著名大學MBA學員推崇並成為現今最熱門的課程之壹,近十幾年來已風行歐美學術界及工商界。全球500強企管理階層均有研習九型性格,並以此培訓員工,建立團隊,提高執行力。活躍程度;規律性;主動性;適應性;感興趣的範圍;反應的強度;心景的素質;分心程度;專註力範圍/持久性。戴維?丹尼爾斯(David Daniels)則發現這九種不同的氣質剛好和九型人格相配。九型人格不僅僅是壹種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為個人修養與自我提升、歷練提供深入的洞察力,與當今其它性格分類法不同,九型性格揭示了人們內在最深層的價值觀和註意力焦點,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為的變化所影響。它可以讓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幫助人明白自己的個性,從而完全接納自己的短處、活出自己的長處;可以讓人明白其它不同人的個性類型,從而懂得如何與不同的人交往溝通及融洽相處,與別人建立更真摯、和諧的合作夥伴關系。

七.認知行為療法使用的就是認知行為理論,而ABC理論是該理論中的壹個核心理論。

認知行為理論是通過改變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來達到緩解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目的,它將認知用於行為修正,強調認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要性,是認知理論和行為理論的結合。因為情緒問題往往最終表現為行為問題,比如:逃學,打架,暴露,強迫行為等等,所以這兩部分在實際工作中是同時解決的。

認知行為理論對這部分的解釋是在認知,情緒,行為三者中,認知扮演者最重要的角色,認知導致情緒,情緒導致行為,行為又反過來繼續影響認知,從而形成了壹個三角循環,抑郁焦慮強迫等心理問題都是被歪曲認知帶入了這樣壹個惡性循環,導致情緒,行為問題越來越嚴重。ABC理論最早是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A-指的是所發生的事件,場景,人物。B-指的是人對A所產生的想法,或者人們的壹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認知。C-指的是結果,包括:情緒,行為,軀體反應等等。人們往往會忽視B,認為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良行為等都是因為A造成的。其實我們對待人或事物的看法才是導致負面情緒的真正原因。在臨床上,治療心理問題,最多使用的非藥物治療就是認知行為療法(CBT),對於輕中度的抑郁焦慮強迫可以單獨使用CBT來進行首選治療,及時對於重度的患者,在藥物穩定癥狀後心理治療也是必須的輔助治療,對於防止復發更加是優於藥物治療。

八、社會損害理論和社會重建理論

社會損害理論著重討論的是,有時老年人壹些正常的情緒反應會被他人視為病兆而作出過分的反應,從而對老人的自我認知帶來損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損的老人,詢問子女自己是否應該搬過去與其同住。這種詢問就很可能被子女視為老人無能力再作處任何決定的表現,從此凡事處處為老人作決定。這種關心久而久之就會對老人產生壹種消極暗示,讓老人覺得自己的確缺乏能力而把壹切決定權都交給子女。也就是說,接受消極標誌的老人隨後會進入消極和依賴的地位,喪失原先的獨立自主能力。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對老年人的過分關心導致老年人認為自己無用的錯誤認知,從而對老年人的身心帶來損害。這壹理論對老年社會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它至少告訴我們,有些所謂的老人問題大多是被標定的結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極暗示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因此,在幫助老年人的過程中,不僅要切實地幫助老人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也需要協助老人增強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會重建理論就是意在改變老年人生存的客觀環境以幫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會重建理論的基本模式是:第壹階段:讓老人了解到社會上現存的對老年人之偏見及錯誤觀念。第二階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觀環境,通過提倡政府資助的服務來解決老年人的住房、醫療、貧困等問題。第三階段:鼓勵老人的自我計劃、自我決定,增強老人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社會支持網絡

社會支持網絡指的是壹組個人之間的接觸,通過這些接觸,個人得以維持社會身份並且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和服務、信息與新的社會接觸。

依據社會支持理論的觀點,壹個人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越強大,就能夠越好地應對各種來自環境的挑戰。個人所擁有的資源又可以分為個人資源和社會資源。個人資源包括個人的自我功能和應對能力,後者是指個人社會網絡中的廣度和網絡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會支持功能的程度。以社會支持理論取向的社會工作,強調通過幹預個人的社會網絡來改變其在個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別對那些社會網絡資源不足或者利用社會網絡的能力不足的個體,社會工作者致力於給他們以必要的幫助,幫助他們擴大社會網絡資源,提高其利用社會網絡的能力。

十、優勢視角理論

“優勢視角”是社會工作學領域的壹個基本範疇、基本原理,是指“社會工作者所應該做的壹切,在某種程度上要立足於發現、尋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優勢和資源,協助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他們的夢想,並面對他們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會主流的控制。這壹視角強調人類精神的內在智慧,強調即便是最可憐的、被社會所遺棄的人都具有內在的轉變能力”。概括地說,“優勢視角”就是著眼於個人的優勢,以利用和開發人的潛能為出發點,協助其從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掙脫出來,最終達到其目標、實現其理想的壹種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

優勢視角超越了社會工作的傳統理論模式,其關註點在於個案的優勢、潛能和成績,這壹突破在社工領域具有“範式革命”的意義。它首先由美國堪薩斯大學社會福利學院教授DennisSaleebey在《優勢視角:社會工作實踐的新模式》壹書中提出。社會工作的優勢視角反對將服務對象問題化,認為問題的標簽對服務對象“具有蠶食效應,重復的次數多了之後,就改變了案主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周圍人對他們的看法。長遠來看,這些變化融入了個人對他們的自我認同(越來越沒有自信心)”。塞勒伯明確提出:“優勢視角是對傳統社會工作實踐的壹次戲劇性飛躍。優勢視角取向的實踐意味著:作為社工所應該做的壹切,在某種程度上要立足於發現和尋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優勢和資源,協助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他們的夢想,並面對他們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會主流的控制。”塞勒伯認為,在壹段時間內,我們在發揮案主的優勢方面做得不夠。“優勢視角的實踐要求我們從壹個完全不同的角

度來看待案主、他們的環境和他們的現狀,不再是鼓勵地或專註地集中於問題,而把眼光投向可能性。在創傷、痛苦和苦難的荊棘之中,妳能看到希望和轉變的種子。其實這個公式很簡單:動員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識、能力和資源)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標和願望,這樣案主將會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 上一篇:看完傳統文化與小學生語文學習專家報告會家長的感受和收獲怎麽寫?
  • 下一篇:秦plus儀表盤能改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