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又稱亂彈,源於西秦腔,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明末無名氏《缽中蓮》傳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於甘肅。甘肅古稱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時,陜西涇陽人張鼎望寫《秦腔論》,可知秦腔此時已發展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間,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轟動京師。對各地梆子聲腔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編輯本段]秦腔的分類
秦腔唱腔為板式變化體,分歡音、苦音兩種,前者長於表現歡快、喜悅情緒;後者善於抒發悲憤、淒涼情感。依劇中情節和人物需要選擇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滾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樂器為板胡,發音尖細清脆。
[編輯本段]秦腔表演的特點
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角色行當分為四生、六旦、二凈、壹醜,計13門,又稱“十三頭網子”,表演唱做並佳。辛亥革命後,西安成立了易俗社,專演秦腔,銳意改革,吸收京劇等劇種的營養,唱腔從高亢激昂而趨於柔和清麗,既保存原有的風格,又融入新的格調。
[編輯本段]秦腔的起源
秦腔源於古代陜西、甘肅壹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陜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亂彈"壹詞在我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有曾把京劇稱為"亂彈",也有的劇種以亂彈命名,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為主的梆子腔系統的總稱上。
[編輯本段]秦腔的發展
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演變,蔚為大觀",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明代萬歷間(公元1573-1620年)《缽中蓮》傳奇抄本中,有壹段註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詞,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體,說明秦腔在當時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傳到其他地方了。
[編輯本段]秦腔的演變
秦腔因其流行地區的不同,演變成不同的流派:流行於關中東部渭南地區大荔、蒲城壹帶的稱東路秦腔(即同州綁子,也叫老秦腔、東路梆子);流行於關中西部寶雞地區的鳳翔、岐山、隴縣和甘肅省天水壹帶的稱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於漢中地區的洋縣、城固、漢中、沔縣壹帶有漢調恍恍(實為南路秦腔,又叫漢調秦腔、桄桄戲);流行於禮泉、富平、涇陽、三原、臨潼壹帶的稱北路秦腔(即阿宮腔,亦稱遏宮腔);流行於西安壹帶的稱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亂彈)。其中的西路入川後成為梆子;東路在山西為晉劇,在河南為豫劇,在河北成為梆子,所以說秦腔可以算是京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這些劇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影響,在語音、唱腔、音樂等方面,都稍有差別。近五十年來,東、西、南、北三路秦腔的發展趨於停滯,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趨勢。
由於秦腔的很多劇目都是表現我國歷史上反侵略戰爭、忠奸鬥爭、反壓迫鬥爭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由於秦腔音樂反映了陜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且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較適宜於表現各種情緒變化的板腔體音樂體制;加上秦腔藝人逐漸創造出壹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處,都給各劇以不同的影響,並直接影響了各個梆子腔劇種的形成和發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響到京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