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種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同生活的起碼的行為準則;這裏給大家分享壹些關於__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心得體會精選篇1#
成長的壹點壹滴,牢牢地記在我的心中;中華的傳統美德,也不時在我心中回蕩。
轉眼,在人世間活了十二年了,那麽,在這十二年的成長裏,我擁有了什麽品質呢?哪些地方還有不足,需要改進呢?而這些品質又是如何養成的呢?
小時候,我纏著爸爸要看動畫片,爸爸卻打開了戰爭片。我不解,爸爸說:這些戰爭片,記載了我們祖國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我更加不解:既然是不堪回首,那麽為什麽要看呢?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因為忘記過去也就是背叛。爸爸說:孩子,妳長大就懂了。長大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多麽漫長,多麽遙不可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或許,我的愛國之情就是在那壹刻悄悄發出了芽吧?
我身上的不足還有很多。我沒有諸葛亮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執著精神;也不可能像孟佩傑那樣不但不惹母親生氣,還都母親歡笑的孝心;我也沒有宋魚水的公私分明,總會因為怕被孤離而放別人壹馬……這些,都是我要改正的缺點。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留下了許多優秀道德遺產,這些道德遺產,就是中華美德。但是,中華美德就像是祖國秀麗多嬌的大好河山壹樣,又有幾人能擁有中華美德的博大精深呢?妳們可知,中華美德的其中的壹點“寬以待人”並不是別人打妳壹巴掌都不還手,而是“低頭處事”的意思?
……
希望中華的美德之花開遍世界,希望中華的美德之花喚醒人們的意識,希望中華的美德之花能引人們進入另壹個繁榮的未來?
#精選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心得體會精選篇2#
學黃香,做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寒假裏,我看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它給我了很大的啟發。
書中有這樣壹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東漢時期有個叫黃香的孝子,也是的“二十四孝子”之壹。黃香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註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鉆到父親的被窩裏,躺壹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夏夜,天氣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席使勁扇著。黃香的孝敬之心溫暖了父親的心。後來,黃香孝敬父親的故事被寫進了《三字經》裏,“香九齡,能溫席”寫的就是這個故事了。
大家想想,壹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當代的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壹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壹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把我們含在嘴裏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習慣。爸爸媽媽煮了可口的飯菜,我們還嫌不好吃;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鬧著,非買不可;家裏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自己會幹;房間裏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幹凈……我們簡直成了壹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了!
對照黃香,再看看自己,我真感到慚愧呀!我們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麽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今後,我也要像黃香那樣: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自己做;在學校要認真學習,關心他人,主動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我要努力做壹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精選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心得體會精選篇3#
前不久,我看了《中華美德故事》中的愛國篇。其中,《大禹治水》這篇歷史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天下發了大洪水。大禹的父親鯀被派去治水。但由於鯀治水不利,大禹繼承了父業。在治水過程中,大禹遇到了種種困難,但都壹壹克服了。三次路過家門,他都沒有進去壹次。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治水成功,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寧的日子。
大禹堅持不懈,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令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學習!我想: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學習大禹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上,我們遇到了難題,不應該退縮,而是要迎刃而上,以問同學、問老師、上網查等辦法解決。在培養興趣愛好時,也要堅持下去,要不然肯定是壹事無成。在舍小家、顧大家方面,壹部分幹部做得很好,壹部分則有愧“人民公仆”的稱號。比如,在5?12大地震時,有些幹部在不知家人死活的情況下仍然在全力救援受災群眾。可還有些當地幹部,為了中飽私囊,在災後居然貪汙救災物資,搜刮當地人民財產,難道他們就不愧疚?難道他們就不臉紅?我真替他們害臊!
我暗暗立誌,壹定要以大禹為榜樣,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發揚堅持不懈的精神;長大後,時刻牢記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位,為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精選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心得體會精選篇4#
品讀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記得肖復興曾經說過:“讀書,可以尋找壹塊潔凈的宿營地,能安置我們的靈魂,可以尋找壹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讓我們的夢能毫無顧忌的盡情的飛翔。”在這個周末,我和媽媽壹起閱讀了壹本名叫《中華美德故事》的壹本書,這本書它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這本書讓我逐漸地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讓我從壹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認識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價值。本書通過了很多的神話故事以及詩篇,寓言,童話等引人入勝的豐富內容,讓我充滿好奇心,睜開了稚嫩的雙眼,展望人生中的道德觀以及價值觀。我們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它擁有著許多傳統的美德,而這些就是我們中華人民最寶貴的財富,是必不可少的,是必須的傳承下去的。看了《中華傳統美德·儉樸篇》裏有壹個春秋時期魯國宰相季文子的故事.我覺得季文子雖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他穿的是久洗的舊衣;吃的是簡單的飯菜;住的是簡陋的小屋;坐的是瘦馬破車。他還時常叮囑家人說:“不要講排場,搞浮華,有粗茶淡飯供吃喝,衣服不臟不破就好了。”在他三十多年的宰相生涯中,保持著壹貫的節儉作風。要知道,節儉難,而三十年如壹日的節儉更難,更何況是堂堂壹國之宰相呢?
節儉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古往今來,無數歷史名人以他們光輝的榜樣賦予“節儉”更豐富、深刻的意義。可在如今,又有多少人會懂得要節儉呢?現在的生活,人們都有了錢,可以到處去消費。消費是可以,但請別浪費。餐桌上,人們在肆無忌憚地將剩飯剩菜倒去;平日裏,有壹點汙跡的衣服就扔掉;壹個扭不緊的水龍頭可憐得沒人理睬……人們常說:“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壹代壹代地傳承下去,我們壹定要給下壹代樹立壹個好榜樣!”紙上談兵,可實際生活中又有誰還能做到呢?因此,我希望我們的中國人民能夠以勤儉樸素作為自己的道德準則,並且身體力行。
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壹。它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裏流淌,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所以,我們必須得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永遠地弘揚下去。
#精選學習中華傳統美德心得體會精選篇5#
中華傳統美德在華夏史上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前有古人,後有來者。
發揚傳統美德是我們新壹代中學生的責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帶領下,去超市買了十袋水餃和壹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將水果放在桌上,動手幫爸爸煮起餃子來,不壹會而,白花花的餃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這是科學中浮力原理,餃子熟了,體積膨脹,浮力增大,於是浮起來了。爸爸把餃子盛了許多碗,壹字排開,兩碗留給爺爺奶奶,其余的送給鄰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壹進門就聞到了香氣,就知道是我們來了。吃到餃子的鄰居爺爺奶奶,都來到奶奶家,跟我們嘮叨嘮叨家常,都誇我爸爸是個孝子,我是個孝孫女。我們都開心的聊了壹個上午。
我認為發揚美德是壹種提升自我人生價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養的形式。我向老人盡孝,付出的只有壹份心,收獲的卻是老人的全部。於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壹次幫同學拿衣服,壹次幫助媽媽洗腳,壹次,壹次,都是美德的具體體現。在家裏孝敬父母老人,在學校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在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們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稱之為美德,是因為它是壹個真理,壹種內在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