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米桑布紮: 藏文創制元老,壹千三百多年以前,吞米桑布紮在邏些(拉薩)東部曾科郎多神殿(今墨竹工卡縣尊母蔡寺廟)的石壁上,親筆書寫了藏王松贊幹布的頌詞,所寫字形生動均勻,好似青蛙在石壁上跳躍,後世稱他的字體為蟾蜍體。
努.桑傑益西:赤德松贊時期的高僧努·桑傑益西也獨創了壹種新書體。看上去就像長勢茂盛的青稞,後世稱為棵體。
昂仁青八:芒松芒贊時期(公元650—676),書法家昂仁青八的字被譽為“如磚頭並列”,後世稱為列磚體。
巧嘎樸澤:都松芒贊時期(公元676壹704),他的字像雄雞鳴曉,後世稱雄雞體。
本協臧默:赤松德贊時期(公元754壹797),所寫的字像串起的珍珠,後世稱串珠體;
澤窪雲登:牟尼贊時期(公元797壹804),寫的字猶如魚遊紙上,後世稱魚躍體;:擦學喇嘛:赤祖德贊時期(公元815壹841),寫出了雄獅體;
卓·涅赤:公元十世紀末居住在青海藏區的他,研究藏文經書和碑刻文字,改進了藏文書寫的筆法,創造出“中新體”;
灑安旦增: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德昂僧人灑安旦增創立德昂灑智字體。
阿日班澤:公元二十世紀德格著名大學者,在撰寫和鐫刻印經板的過程中創立康區體;
洛曲:公元二十世紀德格著名大學者,八邦寺堪布。創立了兩種字體,瓊體和尼體; 嘎松多吉:他的字以烏梅體和酋欽體以及藏文篆書在藏區影響很大。他是噶瑪噶孜唐卡畫派裝裱傳承人,在裝幀唐卡的基礎上創立了噶派藏文書法裝幀,讓藏文書法和裝裱完美結合,康巴地區,雲南地區,阿壩地區均采用他的裝幀手法。1996年國際藏文書法大賽上獲得美術組壹等獎。他寫的字溫文而雅,深受人們的喜愛。
多智:他的字以烏金體和酋體在藏區影響很大。寫成的《藏文字帖集縮寫法初學明鑰》,成為青海名族學院、西南名族學院、青海教育學院、四川省藏文學校、甘孜州以及阿壩州部分中小學的書法教材。
葛嘎:康巴地區著名大仁波切和藏醫,他的字以徂同體和拉體以及梵文在藏區影響很大。德格竹欽壹帶,他以書法和文字宣揚慈善和真善美,2009年國際書法大賽上獲得美術2等獎,深受人們喜愛。
巴智: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德昂僧人灑安旦增創立德昂灑智字體。距今200年,***有7代傳人,巴智為第七代傳人。
久美次成:擅長“珠穆朗瑪簇通體”2011年,應北京藏學中心邀請,參與藏研中心“珠穆朗瑪”藏文字體開發研究課題組工作,寫成珠穆朗瑪簇通體字模。
拉巴才讓:西藏自治區書法家協會秘書長,精通烏金體、烏梅體、梵文、草體等書法體,在西藏影響廣泛。
密納:康巴著名大仁波切,他的字擅長尼體和伊體及梵文,由於書法作品題材廣泛,建造了三樹諾林圖書館作為藏文書法研究和收藏中心。1992年國際藏文書法大賽上獲得美術2等獎。
耷瓊培:他在多年的努力學習中獲得從州到省多個書法獎項。在不斷繼承接受傳統書法知識和技巧外,還對古今藏文書法進行研究和收集,突破和創新。耷瓊培的多個作品中‘藏文書法大全’和‘三十字母象形文’以唐卡形式在多個城市進行展覽。撰稿編輯《藏文書法寶庫》壹書。
澤仁翁加:西南名族大學教授,精通藏文和梵文。著有《藏文書法字帖》《藏文文法中屬格詞組與具格詞組的使用》《論藏語言文學實踐中的屬格詞組與具格詞組的使用》、《關於藏文書法藝術中的幾點思考》。
巴地:他的字以烏金體和酋體在藏區影響很大,四川省藏校教授。寫成的《藏文烏金體》幾乎成為整個藏區的樣稿,在1 9 8 9年9月獲得全國藏區藏文書法壹等獎。
旦珠澤仁:擅長美妙體,創作藏文書法作品1 0 0余幅在1 9 8 9年9月獲得全國藏區藏文書法優秀獎, 並在1 9 9 4年春節在甘孜州州府康定舉辦藏文書法個人展。由於字體立體感和圖形感極強,現代在電視以及網絡名稱使用極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