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30年代,連闊如就發表了《說書的起源》壹文,引發了壹場學術爭論。8月9日,1934,新北平報文學版發表署名金燦宇的《與闊如先生談評書起源》壹文,壹個月連載五次,連闊如也以《答禪宇先生談評書起源》為題進行了回應。他們的爭論深化了對評書藝術起源的研究,“這是70年前評書理論第壹次在媒體上公開討論和辯論。可以說是中國第壹次對評書理論進行研究和探討。”⑤然而,這個良好的開端並沒有導致評書研究的熱潮。之後,學術界對評書的理論研究壹直保持冷淡和沈默。
筆者搜集了各種與評書相關的研究,發現只有幾本專著:
對孫凱迪的《中國短篇白話小說論》(1953)進行了補充和修訂,收錄論文5篇。其中,《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與藝術特征》系統地論述和分析了從唐代的“轉型”、宋代的“說話”到明代的“短篇小說”的演變軌跡和藝術特征。《宋代說話人的數量》論述了宋代說話人的四大類。《話考》和《詞考》論述了宋代話和元明詞的起源、演變和傳承,指出元明詞是宋代話,論述了詞的體系和詞的三種解釋。《唐代通俗說話規範及其原始體裁》主要論述了唐代的許多問題,如誦經、誦經詞、唱釋之人、誓約篇和開題、懺悔等。該書對後人研究中國古代說唱文學的發展演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鄭振鐸在《論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第壹版的序言中稱贊該書:“許多觀點非常精辟,許多材料是第壹手的,足以供研究者作為依據。”⑦
葉德軍《宋元明說唱文學》出版於1957。宋元明說唱文學在曲藝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繼承了唐代的俗語,開創了現代說唱藝術的先河..該書對宋元明歌唱文學的系統闡述,受到了後世曲藝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全文分為三個部分:歌唱文學概況、歌唱文學的音樂部和歌唱文學的詩贊部。《歌唱文學概況》闡釋了音樂系和詩贊系歌唱文學的特點,並論述了二者的區別和聯系。《樂部說唱文學》論述了樂部說唱文學的發展演變,介紹了宋元以來的小說、敘事鼓詞、重復收益以及各種宮調、於碩、說唱小販的情況,還分析了當時陶珍、敘事音樂道情、敘事荷花飄落的特殊情況。本文論述了詩贊文學的發展演變,介紹了宋代的雅詞和陶珍,論述了詞的體裁特點,以及詞到彈詞、鼓詞的發展過程。指出明代詠詩文學主要是南方流行的詞和,嘉靖年間改名為彈詞,明清時期北方的詞和華並稱為鼓詞。
早在1936年,陳汝恒就用文言文寫了評書故事⑨,在1958年現代漢語評書故事⑩的基礎上,這本書與評書故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和提高。陳汝衡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說書藝術的歷史軌跡進行了細致的描述,略述了從先秦到隋的歷史軌跡。但他對唐代、北宋、南宋、元明、清代的評書都有詳細的描述,脈絡清晰,論證嚴謹,很多地方都有獨到的見解。後世學者要闡述說唱藝術的歷史和發展軌跡,但這裏的評書,不僅包括現代意義上的只說不唱的評書,還包括彈詞、鼓詞、兒童書法、快寫、河南墜子、道教情調、四川竹琴、廣東龍舟、南音等。1979年,陳汝恒出版了《宋代講故事史》B11,是根據講故事史的幾個階段寫成的。原計劃是分別寫《宋代講故事史》、《元明講故事史》、《清代講故事史》,可惜只完成了。陳汝恒也很重視說書人,寫了兩本書,大說書人劉敬亭B12和說書人劉敬亭B13。作為壹個致力於評書藝術幾十年的理論家,陳汝恒的成就不言而喻。
1964年,程毅中出版了《宋元故事集》B14,介紹了說話的起源,宋元時期的說話,故事的編撰和流傳。對“講歷史”的標題、體系、主題、題材、歷史真實、藝術真實,“小說”的主題、內容、體系、思想性、藝術性以及“講經典”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本書還從劇本的歷史意義、它在小說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它對其他文學作品的影響等方面強調了宋代。
1980出版的《話本小說概論》B15,追溯了語言的起源和演變,區分了“話”、“話”、“話本”的概念,闡釋了話本小說、話本故事與白話故事、話本故事與詞本故事的關系,以及唐傳奇、通俗文學與話本故事的關系。書中還考察了宋代說話人的數量,指出了宋代劇本的政治傾向和藝術特點,還專設壹章公案小說和歷史講座。這本書的作者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改了四稿,直到1980才出版,可謂是精心的總結。全書十八章,資料豐富,作者研究透徹,內容十分豐富。趙先生曾評價該書是“壹部研究文字的百科全書”。
上面提到的學者們在評書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就他們的研究對象而言,基本都是“古代評書”,並不是以廣義說唱文學的標準來研究現代意義上的評書。嚴格來說,現代意義上的專著只有以下三部:
壹、譚·《中國評書研究》(評書)B16。
譚達是著名的民間文學專家。從1953開始研究中國民間文學,從1982出版《中國評書(評話)研究》。他壹生出版專著40余部,《中國評書研究》壹書是其代表作之壹。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論述了評書的特點、作用、產生發展、類型、傳統藝術形式:無韻評書、新興藝術形式:無韻評書、情節結構、人物描寫和評書描寫。下篇收錄中國現代傳統評書作品選登:《宋武鬧石家莊》(山西有韻評書)、《李太白趕考》(四川有韻評書)、《古城相會》(蘇州有三國故事)、《黃蓋》(揚州有三國故事)、《天伯府會》(蘇州有故事)本書還收錄八城評書(評書)活動選登:1914、 1920年代北平評書唱和,1920年代江蘇無錫書店,1920年代蘇州書店與名家,1930年代上海評書,1930年代福州評書,1930年代山西太原評書,30。 這些資料雖然是片段,但卻勾勒出了當時書店評書的大致情況,有助於我們了解南北評書和南方評書的表現。作者還介紹了揚州評話的流派,廣州粵語評話的“十忌”、“十要”、“八法”、“七情”。作者很努力,收集了很多資料,很有價值。但是,把評書分為押韻評書和押韻評書是不合適的。比如狄萊珍是著名的竹板演員,他的《宋武鬧石家莊》是竹板作品,而竹板和評書是兩種不同的曲藝,不宜混淆。
二、1997 B17王京壽、王爵、曾會傑出版的《中國評書藝術》。
該書以北方評書為主,不討論南方評書和評書。全書共十二章:歷史淵源、發展歷程、審美意蘊、藝術特色、龍蛇筆法、結構手段、表現手段、名著欣賞、書目綜述、名家點評、新人觀點、展望。該書最重要的部分是對梁紫、辮子、鈕扣、開臉、福贊、貼上最後壹塊、留出口、設置場和結尾的結構手段的詳細論述,以及對“說”、“演”、“評”、“結尾”的詳細論述。該書還探討了講故事的美學意蘊,並總結了講故事的藝術特征,即精巧、逼真、生動和幽默。還有對《嶽飛傳》、《三國演義》、《邢唐傳》、《三俠五義》、《聊齋》等著名書目的綜合分析評價。這本書是迄今為止評書研究中的壹部有分量的著作。
三是2008年張小濤出版的《說書——中國國粹藝術讀本》。
全書分為六個部分:溯源——評書溯源、失傳龍印——形成與發展、江山代來人才——繁榮昌盛、改革創新、新壹代評書——晨光、評書藝術的傳播與發展——歷久彌新的篇章。以故事講述者為中心,介紹了莫後光、劉敬亭、雙厚平、史玉坤、潘、連括如、王紹棠、王傑魁、、、品正三、顧、陳寅恪、馬、、單、、劉蘭芳、田連元、連麗如、何作歡。《中國國粹藝術讀本》旨在“向中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傳播我們的傳統民族藝術,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精髓”B18。因此,該書具有介紹性、描述性和通俗化的特點,學術性不夠。
過了十年甚至二十年才出壹本專著,可見評書研究之稀疏。這種情況與詩歌、戲劇、小說的研究相比,不能不令人感嘆。
近年來,很少有關於評書的著作探討評書的本質特征、文本文學、表演技巧等內在規律。研究者側重於評書藝人的關註,結果多為傳記。例如,龔的《講故事的故事》B19,李偉的《的故事-中國說唱藝術系列》B20,薩仁圖亞的《九州的故事》B21,的《口中的生活:講故事的藝術家》B22,以及單田芳的《口頭報告》。《單田芳傳》B26、《說書人單田芳的傳奇人生》B27等。
這樣,關於評書的單篇論文也側重於評書藝人的生平介紹或藝術評價。如王滿倉、牛雙喜B28的《叛逆——訪著名評書家的故事》、郝B29的《連父女的故事命運》、B30的《講故事的人生》、B31的《江湖上的講故事男孩》、崔金生的《江湖上的講故事男孩》。蘇的《劉蘭芳:曲藝幽蘭成名》,B34,馬奇的石——評書藝術家陳榮奇B35,程的《獻身評書——藝術60周年研討會綜述》,王赤良的《南北評書使者——我的老師劉蘭芳》B37等。當然,我們應該關註評書演員本身,對他們的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他們是如何成長為著名的評書藝術家的。他們的出身、經歷和正確對待生活磨難,對後人有重要啟示;他們對講故事的執著追求,對藝術的轉化,對完美的追求,都值得後人學習。但是,缺乏對評書藝術本身的研究是不對的。
對評書作品本身、評書內容、評書風格的研究很少,僅涉及以下論文:楊的《單田芳評書藝術風格》B38從節奏幹凈快捷、知識合理、跌宕起伏、語言通俗凝練四個方面高度贊揚了的藝術才華。方振平、詹秀華《單田芳評書的藝術風格——兼論評書的特點》B39從語言藝術的獨特魅力、聲情並茂的現場表演、借今敘昔的時代色彩三個方面細致分析了單田芳高超的藝術造詣。潘壹川的《民本思想與民族意識是傳統評書產生的背景——與專家戴先生的壹次談話》B40論述了評書的起源、評書主題的變化、如何看待傳統評書的“無面性”、如何表達普通民眾的政治理想與道德追求、評書中的愛國思想與民族意識以及評書對構建民族價值體系的影響等。雖然涉及到很多問題,但這是壹種對話形式。吳著《評書的節奏美及其當下意義》B41從多方面分析了激昂豪邁的聲韻特點,認為這壹特點對目前聲韻美還不夠重視的曲藝舞臺是壹種啟發,可以增加更多女性評書人從事評書表演的信心。
2000年以後,討論評書傳播的文章逐漸增多。石燕芳的《B42》以遼沈大型電視評書戰役為例,說明“三講壹評”與聲畫的結合,使電視與評書實現了雙贏,是拓展電視評書表演功能的新探索和嘗試。蔡的《楊家將故事傳播概述》B43系統地收集整理了從歷史上的楊家將到正史野史中的楊家將,從通俗小說中的楊家將到戲曲評書中的楊家將,再到電視、電影甚至網絡中的楊家將故事的傳播資料。認為目前故事傳播相對滯後的主要原因是人們不再重視傳統的楊故事傳承思想。李春雨的《單田芳“三賣”評書與商業模式》B44從經濟管理的立場談商業模式,但對評書如何與市場經濟掛鉤,評書如何適應現代傳媒手段,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在評書流行的背後,瀕危的評書藝術引起了壹些人的關註,他們將評書藝術的保護和發展提上了日程。當評書成為過去時,王的《B45》描述了評書危機的現狀。現在的評書演員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從事評書,有的甚至轉行沖進了影視行業。評書的斷層不僅壞了壹代人,藝術精益求精的執著態度也不多見。王的另壹篇文章《說故事永遠不會死》,B46有點樂觀。田連元認為,講故事主要是由壹個人從多個角度講述,這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具備的。所以說,評書是不可替代的,它有自己固定的受眾。只要人類存在,講故事就會存在,因為人要聽故事。吳的《中國曲藝——當前困境與發展對策》B47認為,包括評書在內的曲藝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具有經典品格的新節目,缺乏高素質的創作人才,藝術傳承的傳統機制被破壞,對曲藝傳統的誤解和專業知識的缺乏,曲藝基礎知識的普及和教育不夠,曲藝理論和批評的薄弱。並提出國家政策支持,各級各類曲藝學校的建立,正確輿論的營造。吳的《按文化事件規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曲藝曲種保護為例》B48、卿穗增的《學習學習曲藝業務——曲藝走向市場之我見》B49、馮光宇的《曲藝學科建設與曲藝音樂研究——評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成立20周年》B50、 蔣慧明《傳播與傳承——淺談如何有效利用現代媒體促進傳統曲藝的保護與發展》B51講的都是曲藝的保護與發展,但這多是講整個曲藝,而不是講故事。
至於評書和姊妹藝術的關系,很少有人關註。翁歐鴻的B52《談老北京》壹書載有《評書與戲曲》壹文,認為評書“最忠實的觀眾”應該是戲曲演員。他們聽書的愛好不僅僅是娛樂,更是吸收營養,解惑求知。”B53他還用大量事實證明:“評書和戲曲可以說是有血緣關系的姊妹藝術。戲曲演員可以從評書中吸取營養,評書藝人也可以從戲劇中吸取營養。“B54目前這是我看到的唯壹壹篇把戲曲和評書做比較的文章。作者本人是戲曲劇作家,提到的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這篇文章很有價值。江《論評書與小說的聯系與區別》B55認為:小說與評書同源,評書藝術在小說發展中孕育,明末清初評書從小說中分離出來;小說和說書是兩個不同的藝術概念,在欣賞、故事講述、人物刻畫方法、環境描寫、語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他的論述是否準確值得稱道,因為這樣的文章很少。
總之,曲藝理論的研究非常薄弱。中國藝術研究院只有壹個專門研究曲藝的機構,曲藝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長期只有蔡元裏和吳,蔡元裏已經退休了。唯曲藝是唯壹壹家專門做曲藝文章的刊物。大學校園裏也很少有曲藝課。曲藝如此,評書更是如此。作為曲藝較大的類型之壹,評書依然活躍,但面臨諸多困難。除了評書演員傳記之外,僅有三部專著,單篇論文不多,值得我們深思。但是,這種情況也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讓後來的學者去研究。
只有對評書的研究現狀有了清晰的認識,才能進壹步認識到評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壹)能增進社會史、文化史、曲藝史的知識和理解。
評書的誕生、產生和發展與當時的社會條件密不可分,對評書的研究自然有助於對社會史的了解。在人類文化歷史的演進中,“雅”與“俗”從來都是擰在壹起的,既對立又互滲。高雅文化往往接受庸俗文化的精致部分,庸俗文化總是轉化為高雅文化。評書是通俗文學,小說是精煉的通俗文學,但壹開始是擰在壹起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小說多是文人在評書的基礎上加工而成,這些小說形成後影響了評書藝術的發展。它們之間的關系反映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關系。作為曲藝中的壹個大範疇,評書的發展變化反映了曲藝歷史的發展變化。因此,對評書的研究有助於對社會史、文化史和民間藝術史的認識和理解。
(2)有助於推動評書藝術理論的建設。
目前評書蕭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術界對評書藝術重視不夠是重要原因之壹。學術領域的缺席和失語,使得評書理論的自我建構不足。講故事藝術的無意識發展與無意識理論不無關系。筆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術界關註評書理論的建設。
(3)有助於繼承和發揚評書的優秀傳統。
評書長期以來吸引了大量觀眾,讓人為之瘋狂,這與評書本身的優秀藝術傳統是分不開的。但是,目前講故事遇到了壹股寒流。通過對評書的研究,盡可能地找出評書藝術的優缺點,對評書的保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我們可以建立和加強講故事藝術在未來社會繼續存在和發展的信心。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新的科學技術不斷產生,新的藝術風格不斷催生,人們的審美情趣也發生了變化和提高。評書藝術作為壹種傳統文化,客觀上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當前評書的低迷讓人懷疑其生命力。評書能否長期存在,是否有必要,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問。評書要生存,必須認清時代特征和自身不足。如何充分表達評書的審美內涵,如何更好地跟上時代的發展,是壹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口頭文學是講故事最本質的特征,它以講故事為己任。通過對評書本質特征的挖掘,堅定評書能夠繼續存在的信心。講故事是壹種口語。只要人們用來交流和溝通的口語不消失,講故事就不會消失。只要人們還想聽故事,講故事就是必要的。
(5)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項目。
全面了解評書和評書研究現狀,可以拓寬研究視野,進壹步深化研究。
壹個時代的評書有壹個時代的特征,比如清末民初的評書研究,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評書研究,50年代的評書研究,80、90年代的評書研究等等,可以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探討。代表性的評書作品本身也可以進行深入細致具體系統的論述,如《聊齋誌異》、《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我們可以比較評書和小說的關系,找到它們的異同,揭示評書和小說的內在特征和本質區別。《三俠五義》、《嶽飛傳》、《楊家將傳》的評書,可以結合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當時人們的審美趣味,探究其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還需要深化對評書演員以及戲曲與曲藝關系的研究。
註意事項:
①倪仲之《中國曲藝史》,馮春文藝出版社,1991版。
②蔡元禮、吳《中國曲藝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③姜昆和倪中之(合編。)中國曲藝通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④和戴(合編。)中國曲藝概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⑤李翁《引人註目的連闊如》,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第57頁。
⑥孫傑迪《通俗談話、演講與白話小說》,作家出版社,1956版。
⑦孫傑迪《通俗談、演講與白話小說》,作家出版社,1956版,第2頁。
⑧葉德軍《宋元明說唱文學》,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版。後收入葉德鈞《中國戲曲小說集》,中華書局,1979版。
⑨陳汝恒《評書》,中華書局,1936版。
⑩陳汝恒《評書史》,作家出版社,1958版。
B11陳汝恒《宋代評書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
B12陳汝恒《說書高手劉敬亭》,上海四聯書店,1954版。
B13陳汝恒《說書人》劉敬亭,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版。
B14程毅中《宋元故事集》,中華書局,1964版。
B15胡世英的《故事新編》,中華書局,1980版。
B16譚《中國評書研究》(評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社,1982。
B17《論中國的評書藝術》,王景壽、王爵、曾會傑,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B18白更生、張小濤主編,《中國國粹講故事》,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第2頁。
B19華山文藝出版社,1982版。
B20新華出版社,1993版。
B21馮春文藝出版社,1994版。
B22重慶出版社,1998版。
B23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0年版。
B24中國文化出版社,2003年。
B25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
B2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B27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年。
B28當代電視,5號,1996。
B29中國兒童(海外版),第7期,1997。
B30今日湖北,9月1999。
B31紅巖春秋,5號,2002。
B32北京檔案館,編號11,2005。
B33曲藝,2007年第11號。
B34黨員幹部之友,2007年第12期。
B35曲藝,2008年第2期。
B36曲藝,2008年第2期。
B37曲藝,2009年第2期。
B38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第3期,1995。
B39讀寫,2號,1997。
B40曲藝,2008年第3期。
B41曲藝,2009年第3期。
B42中國電視,2000年第8期。
B43民俗學研究,2005年第2期。
B44《中外管理》,2005年第8期。
B45《新聞周刊》,2002,165438+10月4日。
B46《新聞周刊》,2002年,165438+10月4日。
B47北京觀察,2004年第3期。
B48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B49曲藝,2007年第1號。
B50曲藝,2007年第2期。
B51曲藝,2008年第4期。
B52翁歐鴻,《談老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B53翁歐鴻,《在北京談老》,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第32頁。
B54翁歐鴻,《談老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第38頁。
B55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9。
作者:李小虹來源:“藝術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