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最初是由南方吳越的祖先創立的,用以祭拜龍的祖先和祈求辟邪。傳說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於五月五日跳入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也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源於古代先民選擇“飛龍過天”作為祭祖、祈福辟邪的吉日,將“祛病防疫”的時令時尚註入夏季。端午節被視為“惡月惡日”,始於中原北部,為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而附會。
擴展數據:
相傳,屈原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有,並力主聯合反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廢黜,逐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流亡期間,他寫下了《離騷》、《田文》、《九歌》等憂國憂民的詩篇。
公元前278年,秦軍入侵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痛,但又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下最後壹首詩《懷沙》後,縱身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屈原投河自盡後,當地人民聽到消息後立即劃船求救.....但是屈原的屍體壹直沒有找到。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江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百姓怕河裏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帶飯團扔到河裏,防止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吃粽子成了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