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屈原的端午節傳說;
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自盡。他死後,被蚊龍所困,天下哀悼。每天,他都把五色絲綢粽子扔到水裏,以驅趕惡龍。也有人說,屈原投河自盡後,當地百姓立即劃船施救,壹路到了洞庭湖,卻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
當時下著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出門,沖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江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
擴展數據
端午節的歷史發展;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落舉行的圖騰節日。百越地區春秋以前就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賽龍舟的形式為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習俗。
後來因為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的詩人屈原在那天用壹塊巨石投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了樹立忠君愛國的標簽,就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在壹些地區,伍子胥和曹娥也被紀念。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批準將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成為中國第壹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百度百科-端午節
百度百科-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