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生缺乏歌唱知識和技能。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給初中音樂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改變了傳統的強調歌唱技能訓練,忽視學生感受和體驗的做法,使音樂課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對歌唱的興趣倍增。新教材中沒有對學生讀譜的要求,沒有聲樂練習,教學參考中也沒有對氣息、聲音、咬字、情緒的具體要求。是否意味著新教材不需要教授學生歌唱知識和技巧?這引起了音樂教師的困惑。有些老師不敢練習學生的發音,也不敢教讀譜。於是初中音樂課出現了這樣壹個不正常的現象:教室裏和諧的歌聲越來越少,學生學了幾年還是看不懂樂譜,等等。長此以往,學生會越來越缺乏唱歌的知識和技巧。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育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方面。對於基礎音樂教育來說,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是必要的,這不僅是人的綜合素質中音樂文化素質的需要,也是學生進壹步學習音樂的基礎。音樂技能包括發聲、* *唱法、咬字、吐字等歌唱技能的訓練和培養。新課程改革要求歌唱技能的教學方法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即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探索和合作,開展豐富、生動、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將樂譜的學習和歌唱技巧的訓練融入到歌唱教學的過程中。很多音樂教師對《音樂課程標準》的理解是片面的,沒有教給學生歌唱知識和技能,這是音樂新教材改革中需要糾正的現象。有這麽優秀的音樂老師。在了解新課程的目標和要求後,他經常利用生動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傳授音樂知識。比如,他拿壹個量杯,裝上不同水位的水,讓學生自己敲擊,探究聲級;他還在教室地板上畫了壹個格子,以跳舞的形式,讓學生自主體驗聲音的長短...這種讓音樂知識形象化的教學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追求形式但不實用的課堂。
在以往的歌唱教學中,教師把歌唱技能和知識的學習作為課堂的主要部分。這種以教師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訓練的傾向,使學生對音樂課失去了興趣,甚至造成學生對音樂課的厭倦。在新課程改革中,音樂教師運用各種手段(如圖片、實物、多媒體等。)到教學中,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在歌唱教學中,有的老師對學生的聲音、咬字、情感都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也沒有讀譜的過程,以至於學生唱完兩三遍就結束,轉向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如樂器伴奏、想象繪畫、改編歌詞、歌曲表演等等。上了音樂課,學生不知道樂譜,也不知道唱功,有的甚至不會唱歌。音樂課走到了另壹個極端,就是單純追求學生的興趣,追求形式,不求實效。
筆者認為,音樂教師在歌唱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和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中,應把握好壹個“度”。歌唱教學有其特殊性,音樂教師要通過讀譜的過程讓學生了解節奏。通過聲樂練習,學生在演唱中可以擁有更加優美的音色。沒有這些教學環節,歌唱教學就會變成欣賞教學。在歌唱課上,音樂老師首先要讓學生唱歌,用好嗓子有節奏地唱,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感情。我們要註意的是,在歌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學習歌唱知識和技能,並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體驗,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3學生缺乏變聲期的指導。
變聲期是指學生進入青春期後,喉部聲帶的急劇變化。他們的聲音從清脆悅耳的童聲變成了帶有成人特征的男女聲。變聲期的學生唱歌容易疲勞,聲音不穩定,難以控制。如果學生在變聲期大聲喊叫,會對聲帶造成很大傷害。
有老師認為,既然音樂課程標準淡化了聲樂技能的訓練,不如不要問學生聲音的問題。因為沒有針對性的聲樂練習,有的同學沿襲了小學時唱歌的習慣,有的模仿歌手在磁帶或碟片中的聲音,有的模仿老師的成人聲音...如果他們長期唱歌模仿,變聲期的聲音得不到保護,造成聲帶損傷,甚至終身遺憾。
如何讓學生順利度過變聲期?在變聲期,音樂老師如何教學生唱歌?我認為,在歌唱教學中,應該對學生進行高位和低聲的訓練。即引導學生的發聲位置,讓他們打開喉嚨,放下下巴,擡起腭,用假聲、輕聲地唱。這樣對學生保護嗓子有好處。針對變聲期學生嗓音疲勞的特點,合理規劃45分鐘的教學內容,縮短歌唱教學時間,在課堂上穿插音樂作品欣賞或實踐活動。在課堂上,老師也要給學生講解壹些變聲期的知識,讓學生順利度過變聲期。
錄音帶和唱片的示範演唱取代了教師的示範演唱。
目前,現代教學手段(如錄音機和多媒體)已廣泛應用於音樂課。音樂老師不用自己示範唱歌,而是由機器來演奏優美的歌曲。雖然專業演員的演唱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優美的旋律,但是學生和演員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學生長時間模仿演員唱歌,很容易造成喉嚨損傷。比如初中七年級音樂教材中的歌曲《纏馬之歌》,在唱片中使用了明快有力的民族唱法,學生只是接受了較少的聲樂訓練。如果他們盲目地模仿唱片的聲音,他們就會變得大喊大叫。甚至尖叫。這種唱法不好聽,容易造成喉嚨損傷。筆者在教授和演唱這首歌曲時,對歌曲進行了適當的改動,用輕快活潑的示範引導學生用清晰、敏捷、跳躍的聲音演唱,使學生輕松掌握歌曲。
歌唱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帶著表情演唱。教師通過自己的示範演唱,不僅可以降低歌曲的難度,使歌曲適合學生演唱,還可以與學生發展更好的情感交流。學生可以在老師激情自信的歌唱中感受到歌唱的藝術魅力,從而更加激情自信地歌唱。
當然,在音樂課上,很多老師也在示範唱歌。他們的演唱往往只註重聲音的技巧,缺乏動感和活力,不能更好地運用體態、手勢、腳步來表現歌曲的內涵,打動學生的情感,導致歌曲缺乏藝術感染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壹部分是因為音樂教師本身缺乏這種技能;他們中的壹些人有表演能力,但他們不敢在學生面前放開表演。他們認為在學生面前表演會失去教師的尊嚴。這是過去教師受“教學尊嚴”影響的結果。今天的教師應該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摒棄各種舊觀念,促進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
音樂教師要想把歌唱表演好,就必須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音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主動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提高歌曲的二次創作和表演能力,音樂課才能成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天堂。
總之,在音樂課程改革中,音樂教師要充分理解音樂課程標準的內容和實質,端正思想認識,切實改革那些不符合實際、影響課程改革的舊觀念,大膽創新改革,不斷解決音樂課程改革中的新問題,使音樂教學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