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代表物候的節氣,意思是天氣晴朗,草木茂盛。清明節有登高、寒食、掃墓等民俗。
俗話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天氣晴朗時,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濃濃。但清明節前後,冷空氣仍不時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三天以上低於12℃,造成中稻爛秧、早稻死秧。因此,水稻播種移栽時要避免暖尾冷頭。在西北高原,牲畜在嚴冬和飼草料不足的影響下身體虛弱,需要防範春季後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牲畜的危害。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但在某些領域,情況並非如此。尤其是華南西部地區,往往處於春旱期,4月上旬降雨量壹般只有10至20毫米,不及江南的壹半。華南東部雖然春雨多,但4月初的降雨量壹般只有20到40毫米,自然降水不足以農業生產,必須年前蓄水補充。此外,5-6月是壹年中冰雹最多的月份,應加強對冰雹災害的防禦。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歷法的開始。時間點在農歷三月初壹(公歷4月4-6日)左右,太陽到達經度15。《二十四節氣》:“三月節”...這時,壹切都幹凈明朗了。”
《當我壹百問》說:“萬物生長之時,清凈明,故名清明。”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之用,時萬物清凈明,蓋時萬物清凈明,故名。”清明節、楚、禹、九三並稱為中國祭祖的四大傳統節日。
因為清明節是根據節氣確定的,所以清明節是中國少數幾個與西歷大致重合的傳統節日之壹。清明節是臺灣省、中國大陸、香港等地唯壹按節氣放假的節日,澳門有冬季至日。
清明節習俗
清明的習俗豐富而有趣。家家蒸清明果互贈,不僅講究禁火掃墓,還有登高、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冷食冷餐對人的傷害,我們都參加壹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所以這個節日是壹個有特色的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的悲傷淚水,也有生死離別,更有踏青的歡笑。
春遊
踏青,又稱春遊、尋春、郊遊。就是踩著草,在鄉下玩,看春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我國民間壹直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節前後是踏青的好時機,因此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明踏青在山東極為普遍。臨朐和滕州的孩子壹大早就去村外踏青放風箏。有些哨子是用柳條做的,哨子很漂亮。有的地方孩子仰起臉呼氣,據說是為了發泄內火。大部分地區都有蕩秋千的習慣。濰坊的秋千有三種:壹是直秋千(適合老年人),二是秋千,三是秋千。即墨比較重視清明節。這壹天,人們壹起床就穿上節日服裝,尤其是女人。他們都打扮得很漂亮,到處參觀。首先,他們看著新妻子坐在冷食上(新妻子會像結婚那天壹樣坐在炕上),然後他們去蕩秋千。高秋千意味著美好的生活,所以大家都在互相爭取,快樂的在秋千上玩耍。這壹天,女人們過得很開心,所以當地有“女人清明男人年”的說法。
踢球
蹴鞠(cù jū)是壹種橡皮球,球皮用皮革制成,球內填充羊毛。蹴鞠就是用腳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流行的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訓練武士。到目前為止,我們稱之為足球。
在死者墓前向其致敬
掃墓,原本是清明前壹天(或清明前三天)寒食的習俗,從唐代開始逐漸融合到清明。這成了清明節的壹個習俗。對祖先叫做“尊重思考時間”。明代《帝都風光略》中寫道:“三月清明,男女掃墓,瞻仰,轎子馬後掛元寶,滿街喧嘩。祭拜者,哀悼者,哭泣,除草,給墳墓加土,燒幾次元寶,用紙錢買墳。如果看不到紙幣,那將是壹座孤獨的墳墓。哭完了,不要回去,去香樹,擇園,坐下來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但不壹定是清明時期,而是秦以後。直到唐朝才開始流行。《清李彤》說:“在除夕、寒食節和初霜節,妳要祭掃墳墓。期間會以素服侍寢,以酒及割草木之工具,周中封樹,斷曹靜,故稱掃墓。”並流傳至今。“劉圌阡陌大雨,千童趕上掃墓。處處青山有煙,焚香祭祖。”(左河水的詩)反映了清明節民俗的現狀。在當代中國,大部分社會墓都被改成了方方正正的小石室墓地。《清明》有詩:“乍雨如麻,鄉野草青。”或者在墓地裏尋找那塊石頭,想想墳墓裏的花。”(摘自《京唐集·江南史靜詩集》)清明節本應親自在墓園舉行,但因各家經濟條件等條件不同,祭掃方式也不同。
在過去,泰安的掃墓儀式相當盛大。男主人帶著四樣小菜和餃子到祖墳前,先祭祀,然後焚香燒紙,灑酒作為紀念。在招遠、即墨、臨朐、臨清掃墓時,要在墳前加新土。據說這是為了給老祖宗修房子,以防夏天下大雨,本質上是對老祖宗的壹種緬懷。大部分地區在清明節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節掃墓,龍口、博興在清明節前四天掃墓。他們通常在清明節掃墓。山東各地都種柳樹和松枝,清明節,據說是紀念介子推。泰安家家戶戶插柳條,給狗戴柳條圈。民謠:“清明時節不放柳,狗死了也變黃。”即墨習慣佩戴松枝,寓意像松柏壹樣繁盛。而臨沂、諸城則用柳條、松枝輕輕敲打墻壁,邊敲打邊說:“壹年壹個清明節,柳條單在青幫,白天不許人過,晚上不許人刺。”
“燒壹捆”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也稱“包裹”,是指孝從師洋寄往陰間的郵政包裹。以前南植店賣的是所謂的“裹皮”,就是壹大包用白紙糊起來的。有兩種形式:壹種是木刻版,四周印有“死亡咒文”的梵文音譯,中間印有壹個蓮花牌位,上面寫著收錢的死者姓名,如“已故張福君在雲山怕老大”,既是包裹又是牌位。另壹種是素包皮,不印任何圖案。就在中間貼個藍色的牌子,寫下死者的名字。也作為主卡使用。包裏有很多種錢。先燒紙,九k白紙,砸四行圓錢,每行五張;二、冥幣,世界有外幣票後仿制,上寫“天堂銀行”、“鬼國銀行”、“地獄銀行”字樣,有□大寫的圖案,多為巨大面值,背面印有佛教“死亡咒”;三、假洋錢,以硬紙為心,用銀箔包裹,壓制與當時通行的銀元相同的圖案;第四,黃紙上用紅色印刷的“死亡咒”是圓形的錢,所以也叫“死亡錢”;五、用金箔和銀箔疊起的元寶、錘子,有的要用線串成壹串,底部用壹個彩色的紙耳朵。在舊社會,無論貧富,都有壹種燃燒負擔的舉動。那壹天,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了告白案,行李放在中間。在它的前面,擺放著餃子、蛋糕和水果等供品,點著香,舉著蠟燭。全家按輩分行禮後,就可以在門外焚化了。焚化時,畫壹個大圈,在墓地方向留壹個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叫“外送特事。”有的有錢人想帶著家人和家人坐車去掃墓祭奠。這時候就要修整墳墓,或者象征性的給墳墓加土,放壹些紙錢在上面,讓別人看到,知道這個墳墓裏還有後人。
網上掃墓,2000年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掃墓開始流行。也就是在網上為逝者創建壹個虛擬墓地或個人紀念館,然後在逝者墓前用焚香、獻花、敬禮等方式祭奠墳墓。網上掃墓也是民政部倡導的綠色掃墓方式。[1]
崇拜
祭拜,有的給祖先磕頭;有的圍坐在壹起吃飯喝酒;其他人放風箏,甚至互相競爭娛樂。婦女和兒童還會在附近折疊壹些楊柳枝,並用柳條穿上蒸好的食物。還有人把柳條編成蘆葦戴在頭上,說“清明不穿柳,來世成黃狗。”這是掃墓,也是郊遊,開心了才能回家。據說插柳的習俗也是為了紀念農耕始祖神農教百姓耕種莊稼。在壹些地方,人們把柳枝放在屋檐下預報天氣。有句古話叫“柳枝綠了,雨下了;柳暗花明又壹村的說法。黃巢時期規定“清明為期,劉岱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逐漸被淘汰,只盛行插柳。柳樹有很強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在土裏就活,插在哪裏就活在哪裏,年復壹年地插下去,到處都變得陰沈沈的。
清明節還有壹種說法:原來中國人把清明節、七月三十日、十月初壹作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求援的時候。為了防止鬼魂的騷擾和迫害,人們放上柳樹,戴上柳樹。柳樹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影響,人們認為柳樹能驅鬼,並稱之為“鬼樹”。觀音用柳枝蘸水幫助眾生。北魏的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說:“拿壹根柳枝,放在房子上,百鬼不入屋。”清明節是壹個鬼節。柳條發芽之際,人們自然插柳穿柳辟邪。
蕩秋千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蕩,就是拉皮繩移動的意思。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後來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樹枝做的,並用絲帶系住。後來逐漸發展成兩根繩子,腳踏的秋千。秋千不僅能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勇氣,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的喜愛。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最受歡迎的活動。在清明節期間,人們不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風箏下或穩風拉線上掛壹串彩色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稱為“神燈”。以前有人把風箏放在藍天上,然後剪斷線,讓微風把它們送到天涯海角。據說這樣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給自己帶來好運。
植樹
清明是寒食後的第二天,屬於萬物清明,萬物顯靈,草木蔥蘢的季節。哀悼過後,當妳仰望未來時,冬天過後就是春天。人吃冷食時,祭悼;寒食過後,出去踏青,放風箏,蕩秋千,插幾枝柳葉,看它日後蔭涼。而且寒食期間,山上的植被會被不小心燒掉;寒食已過,清明將至。是時候多種些樹來彌補了。先人的精神,就像山上的樹,四季常青;人類的生命就像新種植的樹木壹樣,應該在這片春風中成長和進步。因此,清明也是中國傳統的植樹節。清明商機無數。
摸雞蛋
每到清明節,總有幾個孩子願意摸雞蛋。摸蛋就是把兩個雞蛋放在壹起,互相捏,看誰能把對方的雞蛋捏碎。因為不能吃辣,這個遊戲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寒食節
立冬後壹百零五天,至日被稱為寒食。從前禁火,吃冷食,所以又叫“寒食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綿山燒介子推,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寒食的習俗首先流行於山西。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火的儀式,百姓也用柳條互相乞求生火。春分後十五天是清明,是踏青的好日子。清明節也是掃墓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鬼節”,與七月十五、十月壹日壹起稱為“三鬼節”,還有城隍巡城的儀式。寒食節和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多將其合二為壹。壹般叫清明節,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節日在清明節。墾利從清明節的前三天開始被稱為“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天是清明,期間人們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節的前壹天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