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憨厚又平易近人,我壹個人伺候曾文正,看著他收拾洪陽之戰,太完美了。如果和今天的人換個位置,能有那麽完美嗎?
梁啟超:我叫曾文正集,壹天要重復三遍。
縱觀曾國藩的壹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壹.童年
據說有壹天,壹個小賊溜進曾國藩家,想偷點東西,就藏在房梁上。小偷看到壹個年輕人在底下看背書,就想,等書後面看完了,再下來偷東西。然而,幾個小時後,曾國藩仍在底下背書。小偷等不下去了,從房梁上跳下來,輕蔑地說:沒見過妳這麽笨的,我會背。於是,小偷在曾國藩面前把壹篇文章從頭到尾背了壹遍,壹模壹樣。曾國藩目瞪口呆地看著那賊,那賊卻不以為然,走了。
曾國藩的智商是個普通人,並沒有什麽過人之處。
第二,少年就學階段
在曾國藩之前,老曾家沒有壹個讀書的,都是農民。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在曾國藩爺爺那壹代得到了穩固的家業,但依然存在。
壹個嚴重的問題,家裏沒有秀才。打破魔咒的是曾國藩的父親。然而,曾國藩的父親在參加了16省考後,仍然沒能拿到獎學金,只拿到了17省考。
可以說智商壹般。作為兒子,曾國藩與父親有著相似的經歷。我參加了六次鄉試,還是沒有考中秀才。大家都勸曾國,他不是讀書的料。
考官真的很討厭曾國藩,考官斥責曾國藩的文章無理取鬧。有人曾把曾國藩的卷子貼在考試院的墻上,作為反面教材,警示後人不要效仿。
第七次參加鄉試的曾國藩終於考上了秀才。從此曾國藩如有神助,考試生涯從此異常順利!我考了壹次,第二年考了進士。這壹年曾國藩才27歲。
第三,北京的官方舞臺
曾國藩考上進士後被分配到國子監。入京前,曾國藩從家裏帶了很多錢,因為曾國藩的工資不夠日常開銷。
曾國藩受到鹹豐帝的賞識。通過七年的努力,他從七品小官晉升為二品大官,但曾國藩依然沒有擺脫貧困。帝國政府
給自己發工資根本不夠,只能等當地官員來北京要求給自己工作的時候收點象征性的小費,維持壹家人的基本生活。
在北京為官的日子裏,曾國藩雖然特別思念家鄉和親人,但因為經濟緊張,不能回家。
可見曾國藩做官還是比較幹凈的。雖然日子不好過,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曾國藩的人生信條是:謙虛敬業。
四、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功臣。
清政府被太平天國壓著的時候,曾國藩自告奮勇,創建了湘軍。但是,這支部隊的經費屬於地方武裝。
清朝的正規軍由八旗和綠營組成,被太平軍打敗。
曾國藩的湘軍采用了“打硬營,打暗戰”的笨辦法。每天行軍四十裏,然後讓士兵挖又深又寬的壕溝,築起城墻保護營地。贏之前保護好自己。就靠這種笨辦法,把太平軍圍困住了,洪秀全的天京終於被打破了。
五、洋務運動時期
安慶內軍械所在安慶成立,試圖學習西方技術,制造新式槍支彈藥。這是清朝第壹個手工制造現代化武器的軍事作坊。
以上簡單介紹了曾國藩的生平,那麽我們普通人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麽呢?
1,獎懲分明,人與人相連,不為自己的缺點辯解,不嫉妒別人。
曾國藩早期抗太平軍時,認為道德可以激勵他人。後來我發現,雖然“申請者雲集”,但當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於是我問趙烈文,“大家都離開我了,為什麽要都去公戶呢?”
趙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利。如果他不能做官,不能發財,不走怎麽辦?”曾說:“我該怎麽辦?”趙曰:“聚多人之私,可成壹人之公!”我聽得很清楚。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余過去在軍營裏,對此並不關心。他沒有亂花錢,但也不在乎。”
後來曾國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有功的下屬進行獎勵,並根據不同的需要采取了“軍人給錢,文人給名”的政策。
曾國藩在湖南的軍餉遠高於綠營,士兵除自用外,還能養家糊口。官方工資不僅更高,還可以“公費滋潤”。他還明確制定了賞銀的規範,用賞銀來“鼓好勝之心”。
此外,他對戰爭中的搶劫行為“不聞不問”,采取了寬容的態度。湘軍攻陷南京後,城內財物全部被搶,無壹上交朝廷。
曾國藩擔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後,經常利用壹切機會贊助幕僚做官。
很多情商高的人,為人豪爽大方,贏得了廣泛的人脈。人脈不是說妳用了多少人,妳叫了多少人在身邊,多少人為妳盡心盡力,而是妳幫助了多少人。記住這句古老的格言:“當妳通過壹個狹窄的地方時,與行人保持壹步之遙;味道濃的時候,減三分讓人吃。“努力吧,莫問的未來。
2、拙而巧,勤而巧。
曾國藩不是壹個有才能的人。對於他的智商,有很多評論認為他應該是“中國人的首都”。
但曾國藩的勝利在於他不懂得耍手段,他願意“努力”。曾國藩用笨功夫學習:上壹句不懂,下壹句不讀;這本書不看完,不碰下壹本書;壹天的學習沒有完成,第二天就永遠不會刷新書本。利用這些笨辦法,曾國藩打下了堅實的儒學基礎,為以後的升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學習曾國藩的自我反省和長期進取的毅力。
李波教授在《百家講壇》中說,曾國藩壹生做了兩件大事。壹是剿滅太平天國,二是發動洋務運動。普通人應該學習曾國藩的自省和毅力。正是他堅持不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勵,使他完成了從普通人到“晚清名臣之首”的蛻變。
李博評價說:“壹個人壹生的成就和妳是否聰明沒有必然聯系。”曾國藩和小偷可以說是最好的例子。那麽,是什麽讓曾國藩完成了“立德、建功、立言”——這個封建社會最推崇的成就呢?依然是他堅持不懈的自我修正和自我否定。
曾國藩寫日記,丘缺齋的日記寫了壹輩子。直到他去世的前壹天,即使壹只眼睛看不見了,他仍堅持寫日記。他最引以為豪的是,無論多忙、情況多危急,他都能“天天學習”。荔波評價說,曾國藩最大的優點只有壹個,就是他壹生都能不斷反思和學習;在反思、自省、學習中不斷進步,真正做到“三省吾身”?。
曾國藩寫了壹副對聯,第壹部分是:不是聖人,就是禽獸。從中可以看出他嚴於律己,立誌成賢的決心。今天,我們普通人學習曾國藩,是因為我們要學習他的智慧和具有普遍啟蒙價值的思想。這種智慧就是“自我教育”。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最大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自我教育。曾國藩資質壹般,也有常人常見的性格缺陷,壹生做了很多錯事。但他有壹個常人最難具備的優點,那就是敢於反思和自省任何事情,任何錯誤和缺點,以壹種崇高的信念要求和審視自己。這種崇高的信仰,就是儒家“養氣平天下”的理想,是“仁、忠、恕”的道德精神。
曾國藩傳:天下最拙,可得天下。
曾經讀書的曾國藩,也是親朋好友眼中的“傻孩子”。他沒有天賦和稟賦,連偷他家東西的小偷都嘲笑他愚蠢。但他能達到聖賢的境界,靠的就是四個字:勤奮,恒心。讀曾國藩文集,從他的敘述中可以知道,年輕時的曾國藩,在仕途的追求上並不是壹帆風順的,而是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屈辱、失敗甚至生死考驗之後,才慢慢成就了曾國藩傳奇的壹生。
4,還是求穩。
曾國藩自己也曾說過:“世上最笨拙的人也能打敗世上最聰明的人。”因為曾國藩艱難的科舉經歷,塑造了他“拙中有道”的處世哲學,並終生踐行,培養了他不同於常人的勤奮、吃苦、腳踏實地的精神。他這壹輩子,不走彎路,不走捷徑。他總是用在別人眼裏最蠢的方式去做,比如讀書,考科舉。他在帶兵打仗的時候,也是“硬紮營盤,打了壹場持久戰”,從來不靠巧妙的招數,而是靠韌勁把敵人打到底。人際交往中講究“誠”,待人真誠,不玩心眼。就是這樣壹種“笨拙”的精神基礎,促使他達到了日後建功立業、立德立言的“三仙”境界。
5.實驗精神和開放態度。
曾國藩雖然深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但並不像壹般儒生那樣墨守成規。他總是願意嘗試,並且努力嘗試。即使作為壹名公務員,他也願意嘗試壹個他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在國家危難之時建立壹支軍隊。這該有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沒有資金,他到處籌錢;沒有人員,他到處招聘;沒有經驗,他翻來覆去。就這樣,他建立了著名的湘軍!
面對外來侵略,他不會盲目排斥西方的思想和技術。他懂得“師夷長技以制夷”,改變了過去傳統的治國理念,把國際關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這在現在看來很正常,但在當時,這是壹種革命性的觀點!
曾國藩的壹生可謂波瀾壯闊。在清末動亂之時,他創建了湘軍,發起了洋務運動,培養了左、李鴻章等晚清名臣。對當時的他來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蕩滌國家動亂,找到復興之路,才是他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6.學習曾國藩的務實態度。
壹句話學曾國藩,就學會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著眼大局:壹個成功的人在經營企業的時候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計較瑣事,胸懷寬廣。從小處著手:有些事情必須從小處著手,只有壹點壹滴的積累,才能成就大事。我們要做生意,要學習,要教育孩子。
後人用壹副對聯概括了曾國藩的壹生:“立德立功,立三不朽言,為人師表,為人第壹。”
作為壹個普通人,學習曾國藩的為人處事之道,對他的事業發展、家庭興旺、子女教育都會有很大的借鑒和幫助。記住,勤奮可以彌補錯誤,謙虛是最好的處世和待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