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解決市場狹窄導致的企業與中間商的矛盾,統壹企業的渠道政策,規範服務標準。比如有的廠家為了快速打開市場,在產品研發初期就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總代理。由於兩家總代理惡性價格競爭,雖然品牌知名度高,但市場拓展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當然,廠商關系也需要管理,比如加強檢查防止貨物走私,加強培訓防止貨物傾銷,建立獎懲措施,通過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有效結合,培養最合適的廠家關系。
(B)冗長的渠道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要縮短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時間,減少環節,減少產品的損耗,讓廠家有效把握終端市場的供求關系,減少企業利潤被分流的可能性。在這方面,海爾的海外營銷渠道可以借鑒:海爾直接利用國外經銷商現有的銷售和服務網絡,縮短渠道鏈條,減少渠道環節,大大降低渠道建設成本。現在海爾已經在幾十個國家建立了龐大的分銷網絡,近萬個營銷點,海爾的產品可以隨時在任何國家暢通無阻。
(三)渠道覆蓋面過廣
廠商必須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關註各個區域的運營,盡力提高渠道管理水平,積極應對競爭對手對薄弱環節的重點攻擊。例如,海爾與經銷商和代理商的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店中店和專賣店,這是海爾營銷渠道中兩種有特色的形式。海爾將國內城市按規模分為五級,即第壹級為省會城市,第二級為壹般城市,第三級為縣級城市和地區,第四、五級為鄉鎮。在壹二級市場,以店內店鋪和海爾產品專櫃為主。原則上不設專賣店,專賣店建立在三級市場和部分二級市場。四級和五級網絡是二級和三級銷售渠道的延伸,主要面向農村市場。同時,海爾鼓勵零售商積極開拓網點。
(D)缺乏選擇中介的標準。
在選擇中間商的時候,不要過分強調經銷商的實力,而忽略了很多容易發生的問題。比如有實力的經銷商也會經營有競爭力的品牌,作為談判的籌碼。有實力的經銷商不會花很多精力去賣壹個小品牌,廠家可能會失去對產品銷售的控制。廠商之間的關系要和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匹配,不同的廠商要對應不同的經銷商。對於知名度和實力較低的公司,在市場開拓初期就要選擇和培養經銷商,既建立利益關聯,又有情感聯想和文化認同;對於有知名品牌的大企業,有壹套幫助經銷商提升的措施,讓經銷商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產生忠誠度。此外,其產品經營的低風險和高利潤促使兩者形成合作夥伴關系。總之,渠道成員的選擇要有壹定的標準,如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經營理念、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對客戶的服務水平、下遊客戶數量、發展潛力等。
(五)企業不能很好地控制和管理終端。
有些企業自己跑了壹部分終端市場,搶了二級批發商和經銷商的生意,銷量下降,逐漸對自己的產品失去信心。同時,他們會增加競爭產品的銷售,導致傳統渠道受阻。如果市場運作不當,整個渠道就會因為動力不足而癱瘓。在“渠道為王”的今天,企業越來越感受到渠道中的壓力。如何利用渠道中的資源優勢,如何管理經銷商,成為了方上贏得終端的“利劍”。
(六)忽視渠道的後續管理。
很多企業誤以為渠道可以壹勞永逸的完成,不註重與渠道成員的情感溝通和交流,從而產生很多問題。從整體上看,影響渠道發展的因素很多,如產品、競爭結構、行業發展、經銷商能力、消費者行為等。渠道做好之後,壹定要根據市場的發展不斷調整,否則會出大問題。
(七)盲目自建網絡
許多企業,尤其是壹些中小企業,不顧實際情況,必須自建銷售網絡,但由於專業化程度低,渠道效率低;因為網絡太大,反應慢;管理成本較高;人員費用、管理費用、廣告費用、推廣費用和倉儲配送費用巨大,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在壹級城市,廠商要慎重考慮自建渠道。廠商自建渠道必須具備壹定的條件:較高的品牌號召力、影響力和相當的企業實力;穩定的消費群體、市場銷量和企業利潤,如格力已經成為行業領導品牌,具有相當的品牌認知度和穩定的消費群體;經過相當的前期市場積累,企業擁有相對成熟的管理模式等等;另外,自建渠道的關鍵壹定要註重規模經濟,達到壹定規模,讓廠商實現整個分銷運營的最低成本。
(八)新產品上市渠道選擇混亂。
任何成功進入市場的新產品都必須充分發揮渠道的力量,尤其是與經銷商的密切合作。如何選擇理想的經銷商?筆者認為經銷商應該和廠家有相同的經營目標和營銷思路。實力方面,經銷商要有較強的經銷能力,良好的信譽,較強的服務意識和終端管理能力。尤其是同壹經營品類,經銷商應經銷獨家品牌,不存在與其產品和價格沖突的同類品牌;同時經銷商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固定的經銷網絡等等。總之,在現代營銷環境下,經過多年的市場歷練,經銷商已經開始轉型成熟,對渠道話語權的意識也逐漸加強。因此,企業在向市場推廣新產品的過程中,應該重新評估和選擇分銷商。壹是大力加強現有經銷商的網絡拓展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新產品交付給代理商後,廠家會全力支持和培訓;第二,堅決更換沒有改造價值的經銷商;第三,對於實力較強的二級經銷商,可以委托其代理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