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找的東西能幫到妳。抄了很多,不知道哪壹段對妳有用。全部抄下來自己找就行了。
進入21世紀,面對經濟知識洪流和經濟全球化的嚴重沖擊,中國經濟將進入大調整、大轉折、大變革、大發展時期。世紀之交,中國經濟進入全面快速工業化階段;但是,也有許多棘手的問題,集中表現在明顯的、多面的二元現象上。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超長期預測顯示,到2050年,我國GDP總量可能達到約15萬億元,人均GDP約65438+萬元,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21世紀的中國經濟會是怎樣的,發展趨勢會是怎樣的?這不僅關系到中國十幾億人的命運,也影響著世界的發展格局。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很難做出準確的預測。只能基於個人的理解和理想,輔以量化的方法,做出壹個不壹定正確的分析判斷,供同誌們批評和參考。
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
20世紀,正是中國人民在中國* * *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封建主義、帝都義和官僚買辦階級,建立了新中國。在此基礎上,中國實行全面工業化,推進改革開放。到20世紀末,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壹個“奇跡”。
世紀之交中國經濟的基本形勢是: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自65438年至0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1978到1998,GDP從36241億元增長到79552.8億元,按1978的價格計算增長了5.38倍,年均增長9.71%。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4.96%,第二產業平均增長11.73%,第三產業平均增長10.4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79元增加到6404元,年均增長8.28%。由1997;中國經濟平均增速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個百分點,比發達國家高7.3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七位。詳見表1。
表1:中國的經濟發展
年度GDP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速度(%)第壹產業
增長率(%)第二產業
增長率(%)第三產業
增長率(%)
1978 3624.1 11.7 4.1 15.0 13.7
1980 4517.8 7.8 -1.5 13.6 5.9
1985 8964.4 13.5 1.8 18.6 18.3
1990 18547.9 3.8 7.3 3.2 2.3
1994 46759.4 12.6 4.0 18.4 9.6
1995 58478.1 10.5 5.0 13.9 8.4
1996 67884.6 9.6 5.1 12.1 7.9
1997 74772.4 8.8 3.5 10.8 8.2
1998 79552.8 7.8 3.5 9.2 7.6
自1978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經歷了1978 ~ 1984、1985 ~ 1987、1988 ~ 1992和1993。與改革前相比,我國經濟波動的周期被拉長了,峰位與谷位的差距縮小了。這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不斷提高,從過去追求高速度轉向兼顧發展與穩定、速度與效益,追求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壹建立,經濟手段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增強,使經濟運行擺脫了亂與死的惡性循環。1996和1997軟著陸的成功,使中國在1997年5月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站穩了腳跟。
——產業結構有所改善。
產業結構與需求結構嚴重脫節的不正常狀態得到很大改善,長期困擾計劃經濟國家的商品數量“短缺”現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郵電、重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快速發展,農業持續穩定增長,瓶頸產業制約經濟增長的現象得到緩解。壹、二、三產業發展相對協調。按從業人員分,三產比例為62.4:20.8:1985中的16.8;1998改為49.8: 23.5: 26.7。按照占GDP的比例,1985是28.4:43.1:28.5;1998改為18.0: 49.2: 32.8,兩者關系已初步改善。
——科技和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根據1995工業普查結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工業生產設備占總設備的90.5%。大中型企業生產裝備分別達到國際和日內先進水平26.1%和27.7%,比1985分別提高13.2和5.9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3和0.59個百分點,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高。根據我們使用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方法的計算結果,在1953 ~ 1977期間,生產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1978 ~ 1995,生產率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已上升到39.85%,僅次於資本投資增長的貢獻(46。
截止1998年末,全國國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為20914千人,平均每萬人口中學生588人,小學生118人;有27.3個大學生。中國龐大的人口將通過教育的發展成為巨大的人力資源。
——市場機制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增強。
隨著改革的深入,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改革的目標模式,市場正逐漸成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手段。從1988開始,中國開始了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進程,生產要素市場化速度在20世紀60年代加快。1980年代,生產要素的市場化主要體現在生產資料流通領域,並以實物資本的形式進行。1990年代,土地和資本開始迅速進入市場,促進了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超常規發展。這說明大量的生產要素偏離了計劃的軌道,各種經濟主體的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我國的經濟運行方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通過計劃、投資、財政、金融、收入分配、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壹系列改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體系的框架已經初步建立。
——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格局正在形成。
改革開放前,國有經濟在全國占主導地位,國有經濟在第二產業和大部分第三產業中占據絕對壟斷地位。從65438年到0998年,按工業總產值劃分,我國經濟結構為國有工業占28.5%,集體工業占38.3%,城鄉個體工業占18.9%,其他經濟類型工業(私營、中外合資等。)占19.9%。
——對外開放日益擴大。
199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已達3239.3億美元,相當於1978的15.7倍(其中出口18.8倍),從1978到1排名世界第32位。據海關統計,我國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比重由1980的50%提高到1998的92%,機電產品比重由5%提高到33%以上。說明中國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競爭力有所提升。
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不斷增加,從1996到1998三年分別達到548.04億美元和644.08億美元,利潤585.57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400多億美元。
——從總體短缺到相對過剩。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經濟基本上是供不應求的。從1990年代開始,壹般工業品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中國經濟發展走出了資源約束的商品短缺時代,進入了需求約束和市場約束的新階段。目前,不僅壹般工農業產品,就連生產資料也初步形成了買方市場。1998下半年,內貿部統計範圍內的601種商品無壹供不應求,半數以上工業品產能利用率在60%以下。大多數農產品也供過於求,許多商品的庫存積壓增加。市場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機制明顯加強。從1993開始,經濟增長不斷下降,從1992年14.2%的峰值下降到1999年的7.1%,年均下降0.91個百分點。
市場供求的變化對經濟運行機制有著深遠的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矛盾已經從供給轉向需求。短缺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速度主要取決於供給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瓶頸”行業的供給能力;在買方市場情況下,擴大投資不壹定會帶來消費增長,企業投資只有與市場需求相協調才會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而脫離市場需求增加投資只會產生更大的浪費。與此同時,企業對有限的市場空間展開了更加激烈的競爭,中國經濟進入了競爭時代,生產和效益逐漸向優勢企業集中。
——發展中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總的來說,中國進入21世紀時,國民經濟已經進入全面快速工業化階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明顯的、多方面的二元現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已經開始運行,但舊體制仍在許多領域發揮作用,新舊體制雙軌並存,轉軌緩慢,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面臨很大困難;經濟高速增長與低效率、低質量並存,經濟仍以粗放型增長為主,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規模經濟效益差;隨著國內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相當壹部分國內產品產能過剩,銷售困難與部分產品大量進口並存,國內知名品牌不斷消失,部分“民族產業”被外資打壓兼並,國家經濟安全受到威脅;出口高速增長與傳統低附加值產品並存,高端名牌產品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國內市場份額日益下降:東南沿海地區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走向富裕與大部分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收入水平相對較低並存,經濟發展的地區差距日益擴大;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就業人數的增加和全社會失業率的上升,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的加速與困難的增加並存,會增加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少數人致富和相當數量的城鄉貧困人口並存,社會不同群體收入差距拉大;工農業產品積壓、產銷率低和相當壹部分人(特別是農村居民)有效購買力不足並存;經濟規模快速擴張與日益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並存,能源和水資源短缺、生態失衡、環境惡化日益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日益增長的科技和人才需求與大量低素質的剩余勞動力並存。
這些問題都是短期內難以克服的,必須通過長期的努力和精心操作才能逐步解決。這說明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但面臨的困難也是很大的。
20世紀上半葉中國經濟長期預測(2000 ~ 2050年)
預測中國從2000年到2050年的經濟發展是壹個超長期的預測。未來50年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只能在壹定的假設條件下(如不發生世界大戰,中國基本保持社會穩定等),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預測。).這裏我們用壹個結合了系統動力學、投入產出和計量經濟學的模型來預測2000-2050年中國的人口、經濟增長和結構變化。以下是預測結果和分析,預測模型的情況會在本文最後說明。
1.人口預測:總人口不會超過654.38+0.6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
1,總人口和勞動力預測
中國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995年,中國人口為12.1121億,占世界總人口5716億的1/5。1995世界人口增長率為1.5%,中國為1.06%。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政府加強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引導,人民群眾的生育觀念逐漸轉變,出生率明顯下降,從1968+09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在城市和鄉鎮企業發達的富裕農村,獨生子女已經蔚然成風,成為居民的自覺要求。即使在相對貧困的邊遠地區和農村,群眾也已經意識到少生孩子、生好孩子是脫貧致富的重要壹環,多胞胎大大減少。但由於人口基數龐大,我國每年新增人口仍在10萬人以上。實現零增長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根據模型預測,20世紀30年代中國出現人口零增長,隨後是緩慢的負增長。各主要年份人口和勞動力情況見表2。
表2:主要年份人口和勞動力預測
年人口,勞動力,年人口,勞動力
1995 12.11 6.239 2025 15.50 7.748
2000 12.87 9.239 2030 15.72 7.748
2005 13.60 6.920 2035 15.84 7.703
2010 14.23 7.247 2040 15.85 7.655
2015 14.76 7.498 2045 15.72 7.569
2020 15.18 7.678 2050 15.52 7.437
其中,中國總人口預計2000年不超過6543.8+03億,2065.438+00年不超過6543.8+04億,2020年前後不超過6543.8+05億。2038年前後達到峰值654.38+0.586億,之後就是負增長。同時可以推斷,由於生活環境和質量的改善,以及人口出生率和勞動力比例的逐年下降,“人口老齡化”現象將成為未來社會的壹個重要問題。預測結果顯示,2030年後,按照目前對勞動力的定義,勞動力占人口的比重將低於50%,非勞動力人口將超過8億。2043年前後,非勞動力人口將達到峰值821億,占當時總人口的51.95%。如果家庭結構的趨勢沒有出現轉折,那麽由於出生率的下降,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將占非勞動人口的大多數,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口結構將對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三次產業就業比重預測。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的勞動力結構壹直保持著這樣的格局:農業勞動力始終占據首位,1980年代以前,70%以上的勞動力集中在第壹產業;改革開放後,第壹產業的勞動力比重開始降低,但1990仍占總勞動力的60%。第二產業自1970年代末以來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第二產業擁有約20%的勞動力,而且還在緩慢增加。1990第二產業占總勞動力的比重為21.4%。第三產業在改革開放後也迅速發展,但比重低於其他產業,1990年為18.4%。進入1990年代後,第三產業的發展開始加速。從65438年到0994年,第三產業就業勞動力首次超過第二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總勞動力的比重分別為22.7%和23%。第壹產業仍居首位,占比54.3%。這說明第壹產業就業勞動力比重的下降在加速,大部分轉移到了第三產業。根據1996統計數據,第壹、二、三產業就業勞動力比例分別為50.5%、23.5%、26.0%。從1978到1996,不到20年,第壹產業就業勞動力從70.5%下降到50.5%,1年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這是壹個很大的變化,也是壹個很大的成就,這個趨勢還會繼續下去。模型的預測結果如表3所示。
表3:從1996到2050年三次產業的勞動力比例:%
壹產業二產業三產業壹產業二產業三產業。
1995 52.2 230 24.8 2025 29.4 28.9 41.6
2000 49.1 24.2 26.7 2030 26.5 29.4 44.0
2005 44.3 25.6 30.1 2035 23.9 29.8 46.3
2010 40.0 26.7 33.4 2040 21.3 30.1 48.5
2015 36.1 27.6 26.3 2045 19.1 30.4 50.5
2020 32.6 28.3 39.0 2050 17.0 30.6 52.4
根據對三次產業就業比重的預測,未來勞動力結構將有兩大變化,會更加合理。
第壹次變化發生在2015左右。2015之前,第壹產業勞動就業比重雖然在下降,但仍然是勞動力最多的產業。2000年三次產業的就業比例分別不是49.1%、24.2%、26.7%。2010,三個行業的就業比重變成了40.0%,26.7%,33.4%。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以生產和服務為導向的第三產業,如研究開發、技術培訓、在職教育、工業產後服務、金融保險、貿易等。,會發展的越來越快;同時,技術進步使得第壹、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持續上升,必然導致居民生活的自我服務部分逐漸減少。生活服務社會化使得以生活為導向的第三產業持續強勁增長。到2015年,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將超過第壹產業,達到36.3%,成為勞動力最多的主要產業。
第二次變化發生在2026年左右。此時中國工業化接近完全實現,第壹產業勞動力繼續向外轉移,就業比重降低到28.8%。第二產業勞動力的就業比重正在緩慢上升,達到29.1%,超過第壹產業,成為僅次於第三產業的容納勞動力的主要產業。2030年,三次產業的就業比重分別為26.5%、29.4%和44.1%。2044年後,第三產業將容納全國壹半以上的勞動力,成為解決社會就業的決定性力量。2050年,三次產業就業比重分別為17.0%、30.6%和52.4%,由大到小排序,形成“三二壹”格局。
2.經濟增長預測:21世紀經濟總規模將居世界第二。
根據模型的預測結果,2000-2050年5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的基本趨勢是逐步緩慢下降,年均增速為5.8%。其中,2000年至2010年為8.1%;2011到2020年6.4%;2021到2030年5.4%;2031到2040年4.9%;2041 ~ 2050年4.3%。參見表4。
表4:2000-2050年中國經濟總量和人均GDP預測。
區間GDP平均值
期末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萬億元,1995價格)期末人均GDP
(萬元/人,1995價格)
2001-2010 8.1 19.7694 1.3889
2011-2020 6.4 36.7007 2.4178
2021-2030 5.4 52.2370 3.9657
2031-2040 4.9 100.5209 6.3406
2041-2050 4.3 153.0721 9.8638
2011-2030 5.9 - -
2031-2050 4.6 - -
從GDP的增長過程來看,未來50年的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2000年到2010年。這壹時期經濟增長保持了平均8.0%左右的高速,既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體制轉型的階段。到2010年,以1995(下同)的價格計算,GDP總量接近20萬億元,人均GDP約1.4萬元;人民生活全面達到小康水平,中東部地區、西部城鎮和部分農村進入小康水平。在此期間,部分沿海地區的大中城市和中小城鎮將普遍完成工業化,開始向後工業或信息化社會轉型;工業化進程正在向農村全面推進。東部大部分地區、城鎮和西部部分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部分城鎮和小規模農村開始走向小康。
第二階段:2011-2030年,GDP年均增長6%左右。到2030年,GDP總量達到60萬億元左右,平均4萬元左右。屆時,中國將全面完成工業化。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信息化,科學技術全面接近當時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領域世界領先,整體經濟技術實力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的平均生產水平達到了當時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部分地區和城市的生活水平達到了當時發達國家的水平。
第三階段:2031至2050年,GDP年均增長仍有望保持在4%左右。到2050年,GDP總量可能達到約150萬億元,人均GDP約65438+萬元,經濟總規模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屆時,我國科技水平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並在若幹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國民經濟將全面信息化;生態環境大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達到當時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
第三產業和第三產業結構變動的預測與分析;
第三產業的比重正在逐步上升。
從2000年到2050年,國民經濟的增長不僅體現在總量的快速增長上,還將使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這是由於三次產業增長速度不同,從量變到質變長期積累的結果。各期年均增長率及期末三次產業結構如表5所示。
表5:2000-2050年三次產業的增長率和結構變化
第三產業增加值區間增長率(%)期末第三產業結構(%)
壹個行業,兩個行業,三個行業,壹個行業,兩個行業,三個行業
2001-2010 5.8 8.1 9.0 14.1 51.5 34.4
2011-2020 4.2 5.5 7.5 11.5 50.2 38.3
2021-2030 3.4 5.0 6.6 9.4 48.0 42.6
2031-2040 2.8 4.3 5.9 7.7 45.3 46.9
2041-2050 2.0 3.5 5.3 6.2 42.1 51.7
三次產業的變化趨勢大致可以解釋為:在2000年之前,由於中國政府對第壹產業的重視和對農業投入的增加,第壹產業的增長率將維持在5%左右。2000年後,增速逐漸緩慢下降。2000年以前,第二產業的增速還在第壹位,年均10%以上,但增速趨勢在下降,而且下降很快。2000年後,增長率下降速度放緩。這是因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和推進,企業的增長方式將逐漸發生變化,從外延式再生產向內涵式再生產轉變。企業會更加註重經濟效益,由過去的速度-效益增長轉向效益-速度增長,即企業首先註重經濟效益,通過效益的獲取表現出壹定的增長速度。同時,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將逐步進入信息社會,勞動生產率將快速提高,工業化進程將加快,壹些領域將實現跨越式技術進步,大大降低經濟增長對傳統產業的依賴。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信息社會是建立在極其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發達的社會基礎設施之上的。信息化只能加速工業化的進程,但不能代替工業化進程中對物質產品的巨大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後發國家,工業化可以和信息化同步,我們不可能跳過工業化直接進入信息化。信息化的發展不僅會降低人們對交通的需求;相反,信息技術越發達,人們的出行率越高,物質流動越頻繁。也就是說,在工業化尚未完成的階段,信息化將提高社會經濟運行效率,並將進壹步刺激物質產品需求的增長。在未來十年,第二產業的需求收入彈性將繼續上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仍然很高;2010以後會逐漸減少,但減少的速度仍然緩慢,直到人均物質產品擁有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隨著第壹、二產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對第三產業的需求將進壹步加快,使得第三產業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21世紀初,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將超過第二產業,特別是信息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教育和科研的發展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根據預測,2010年第壹、二、三產業增速分別為5.1%、7.1%、8.4%。2030年的增長率分別為3.2%、4.6%和6.1%;2050年增長率為1.6%,3.2%,5.0%。
三次產業的結構會隨著三次產業增長速度的不同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1995年第壹、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0%、48.8%、30.7%。2000年,三次產業結構分別為17.4%、51.7%和31.0%。2010,這個結構變成了14.1%,51.5%,34.4%。到2020年左右,第二產業將占據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到203O年,三次產業結構將分別為9.4%、48.0%和42.6%。在2038年之前,第二產業將始終保持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最大份額,盡管這壹份額正在減少。2838年後,第三產業將超過第二產業46.0%,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第壹大產業。2047年左右,其份額將超過50%,在國民經濟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2050年,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6.16%、42.10%和51.74%。
這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計算三次產業結構時,通常是按現價計算的。但以上計算結果是基於1995的不變價格,並不是未來年份按現價計算的產業結構。如果要考慮未來按現價計算的產業結構,就需要預測未來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持平(萎縮)指數。這對於長期預測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在模型中也沒有考慮。但這裏我們可以做壹個簡單的估算,以說明在當前價格下,未來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的方向。三次產業增加值價格漲幅不同時,價格漲幅大;按現價計算的結構比重也有所上升。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第壹產業(主要是農產品)和第三產業的物價上漲速度要快於第二產業。因此,用現行價格計算第三產業結構時,第壹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將高於用不變價格計算的比重。(《國民經濟管理》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李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