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道德是如何產生的?

道德是如何產生的?

道德生產的條件:

1.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存在的客觀條件。

2.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的主觀條件。

3.生產實踐是道德生產所需要的主客觀統壹的社會條件。

4.社會分工是道德從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條件。

馬克思主義道德本質理論

道德的本質是社會意識的壹種形式,它最終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A.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了社會道德體系的性質。

B.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直接決定了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範。

社會生活中相同的利益決定了各個階級相同的道德觀念。

D.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引起道德的變化。

道德的社會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道德可以促進其所依賴的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

B.道德通過影響其他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的其他部分,間接地為經濟基礎服務。

C.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D.道德在維護和保證社會穩定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階級社會裏,道德是階級鬥爭的重要武器。

道德的起源是壹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也是倫理學史上有爭議的問題。目前國內學術界主要從社會學角度進行解釋,認為勞動是人類道德起源的第壹歷史前提。毫無疑問,這壹觀點抓住了人類道德起源的關鍵環節,揭示了人類道德起源最根本的壹面。但這種解釋也有不足之處:壹是忽略了對人類道德起源的生物學考察,沒有看到人類祖先的動物群居本能是人類道德起源的生理前提;其次,它忽視了對人類道德起源的心理考察,未能揭示人類道德起源的心理動因。因此,我們認為,要真正全面系統地考察人類道德的起源,必須把握以下三個視角:

道德起源的生理前提?

達爾文第壹個從生物學的角度探討了人類道德的起源。他認為自然選擇是生物有機體進化的基礎。在生物體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具有有益性狀的個體會生存和繁衍,而沒有這種性狀的個體則會在生存鬥爭中被淘汰。人類特有的、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道德行為的自然根源,存在於某些動物的群居本能中,即社會本能(例如,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尋求快樂、相互提醒危險、以各種方式維護和幫助同伴等。).在達爾文看來,人類的祖先——類人猿也通過自然進化獲得了這種“社會性”屬性,原始祖先繼承了人類祖先的“社會性”屬性,“各種社會本能——這是人類道德構成的最初原則——在壹些積極的理性能力和習慣的幫助下,自然會導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把人類的道德看作是動物本能的延續,沒有看到社會本能與勞動、高等動物的思維萌芽與人類的勞動、思維和道德行為的本質區別,從而沒有真正科學地揭示道德的起源,而是揭示了道德起源的生理前提——動物的群居本能。?

動物依靠自己的器官從自然界獲取已有的東西來生存。他們只能像人類壹樣被動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壹定的平衡。如果客觀環境發生變化,動物的生存條件也會發生變化。與此相適應,動物機體必然會從生理結構向生理功能轉變,產生適應新條件的結構和功能,從而與外界環境達到新的平衡。只有這樣,動物才能生存和繁衍。在動物群中,相互依存的自然是可以聯系在壹起的,群居是群居動物的壹個突出的本能。群居本能既有遺傳因素,也有個體在群體生活中獲得的因素。正是由於地球和氣候條件的巨大變化,人類祖先這種高度種合群的動物從樹棲生活轉變為地面生活,從而逐漸鞏固了其群居本能。雖然人類祖先的群居本能只有生物學上的意義,但是對於人類祖先這樣的動物的生存卻是極其重要的。為人類勞動直接產生的社會接觸奠定生理功能基礎。正是從這種種合群的性本能中,人類的社會聯系得以升華。勞動的發展不僅需要而且必然使這壹群體的社會聯系越來越廣泛和密切。隨著完全成型的人的出現,壹個新的因素——社會出現了。人類道德是在社會及其發展過程中產生的。?

二、道德起源的心理動因?

人類先民的群居本能為道德的起源提供了生理前提,人類道德產生的心理動因是原始人在與自然抗爭過程中的恐懼,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對社會身份的歸屬感和敬畏感。?

原始社會初期,極低的生產力、科技和智力水平,使得原始人只有壹種渾然壹體的原始意識。在他們的意識中,個人和氏族是連為壹體的,個人不是作為氏族的壹個獨立成員而存在,而是作為有機整體的壹個“粒子”而存在。這種原始意識的對象只是外在的東西,而不是自然。面對自然,原始人無法理解其中的奧秘;尤其是在自然災害面前,他們總是感到無能為力。於是,自然被他們想象成壹種神秘的力量,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人類。原始人對此感到害怕和擔憂,於是崇拜壹些自然物作為自己氏族的祖先或親屬,即圖騰崇拜。根據人類學家的分析,建立圖騰崇拜的目的是試圖反抗和控制自然,試圖使自然有序。但圖騰崇拜出現後,往往以巫術、祭祀等神秘方式引發原始人的恐懼,增強他們的敬畏感,從而控制人類,使人類有序。因為隨著圖騰崇拜的出現,出現了很多禁忌。通過這些禁忌,危及種族和部落生存的盲目欲望和沖動受到限制,行動的壹致性得到加強,從而為基本的生活秩序提供了保障。圖騰崇拜是通過各種祭祀儀式來進行的,各種祭祀儀式加強了個體與氏族之間的聯系,使人類祖先的動物群居本能蒙上了濃厚的社會色彩,從而使群體成員在獲取食物和抵禦猛獸的過程中相互協作越來越完善,最終導致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以及物質資料的生產。在生產勞動中,人與客觀世界有著復雜的關系,尤其是動物界沒有也不可能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就從根本上改造了人類祖先的自然群體,代之以以勞動為基礎的人類社會。?

集體勞動要有分工合作,相互理解,個人活動要服從集體目的。這就要求個體清楚地認識自己與他人和集體的關系,並反思自己的行為及其結果是否有利於群體的合作。可以說,反思是自我意識的開始,是在分工合作的社會集體勞動中發展起來的。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使人脫離了動物界,離動物界越來越遠,也使人基於對自然的認識、對自然的力量的認識以及與周圍人的關系,進行改造來訪者世界的勞動。但由於原始原始人剛剛脫離動物界,在體力尤其是智力上與現代人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在控制和利用自然方面遠不如現代人;加上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原始人無法依靠個人能力獲得相對良好的個人生存和發展。這必然使個體依賴於他所生活的社會身份,並導致對社會身份的認同或自我意識。這種對社會身份的認同和自我意識使人們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歸屬感。?

所謂歸屬感,是指個體屬於某個群體並對其產生壹定依賴的情感體驗。歸因的本質在於個體對某個群體的價值認同。歸屬感最初的表達方式是法國人類學家日本京都電子工業株式會社所說的“集體精神”更早的時候,在原始人中,這種“集體精神”是整個氏族集團所具有的,但它不是來自個體意識的總和,也不是從直接經驗中獲得的,而是個體與氏族集團融為壹體的原始意識。“集體精神”的存在不以社會個體成員的存在為條件,宗族團體先於個體存在。當個體死亡時,氏族群體依然存在,“集體精神”依然存在。隨著社會勞動的發展和人類自我意識的增強,整體先於個體的“集體精神”逐漸被基於整體的自我意識所取代。以個體為基礎的整體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個體可以脫離整體而存在;相反,人類勞動的本質特征決定了個體必須依賴整體,並有壹定的歸屬感。如上所述,歸屬感形成的前提是人類社會在面對自然威脅時與自然的對立,而人類社會必須從自然獲得生存手段。壹方面,沒有自然,人類社會無法生存,人類必須改造自然以滿足自身需求。另壹方面,自然在人類面前往往表現為強大的外力,這在生產力極低的蒙昧時期尤為突出。這使得人類不得不聯合起來對抗自然。?

“個人作為聯合社會成員所擁有的歸屬感,必然包含敬畏感。”〔3〕?本質上,敬畏不僅是對個人利益的肯定,也是對社會根本利益的肯定。敬畏感是個體感知到外在戒律對於種族和個體生存發展的必要性而引發的壹種道德情感。當個體用“我們”這個詞來表示壹個社會同構時,至少有兩層意思(不管使用這個詞的人是否意識到):第壹,我屬於這個同構,我的個人利益與這個同構聯系在壹起;第二是我很難憑個人力量去把握或抗衡壹個對象,只能靠“我們”的力量去實現。* * *同形既是個體成員的利益所在,也是個體消除或減少恐懼感、形成歸屬感所依賴的對象,所以個體必然對這種* * *同形產生敬畏之心。正是這種歸屬感和敬畏感,使得原始的原始人把個人的需要當作原始集體的* * *需要,或者把原始集體的需要當作自己的需要,從而把個人與社會(集體)千絲萬縷地聯系起來,這就必然產生原始集體主義的道德,也必然使原始集體主義的這種道德成為調整原始社會關系(原始個人與原始集體的關系,原始個人與原始個人的關系等)的必要手段。).?

道德起源的社會基礎?

恐懼及其歸屬感和敬畏感是道德的心理動因,但它們本身是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中萌發和發展的。因此,歸根結底,是勞動使人成為道德的主體,促進了人的道德需要,創造了道德的必要性和動力。生產勞動是道德起源的社會基礎和決定性因素。?

第壹,生產勞動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創造了道德的主體。從人類祖先使用第壹批工具獲得生產資料,滿足自身生存需要的時候起,人們就開始離開動物,以人類的名義進行活動。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壹開始自己生產必要的生活資料(這壹步是由自己的身體組織決定的),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4〕?在生產勞動中,人不僅使自己的身體和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手、腳、腦和感覺器官,為自己成為道德的主體創造了自然條件;而且,由於生產勞動中經常使用工具來作用於對象,原本外在的東西就變成了內在的形象。隨著圖像在數量上的不斷積累和質量上的不斷提高,人類的初始意識逐漸萌芽。人的意識的出現,不僅使人意識到自己活動的環境和對象,而且給人的活動註入了壹種滿足需要的意向和目的,給活動的自然節奏和秩序增加了壹種自我意識的成分,使人不僅能認識自然,也能認識自己的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自己的活動。滿足人的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壹方面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掌握了“兩個尺度”:人既按照自己的本性即自己需要的主尺度來對待自然,又按照對象的客觀尺度即自然規律來改造自然;另壹方面,它使個人不僅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而且意識到其他人和群體的存在和利益。因此,在原始氏族內部,逐漸形成了壹種相對明確的調整個人與群體關系的要求,即個人為了群體的利益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的行為準則,並通過群體的輿論穩定下來。另外,人們逐漸認識到,如果不遵守這些行為準則,原始氏族或部落作為壹個整體是無法生存的,個體也無法生存,於是在自己的內心產生了維護群體利益的義務感和榮辱感,從而使自己成為道德的主體。?

第二,生產勞動為道德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必要性和動力。馬克思說:“壹個孤立的人在社會之外生產是不可想象的...就像很多個體沒有生活在壹起,沒有互相交談就有語言發展壹樣。”〔5〕?在人們的物質生產過程中,人們的交往、合作和幫助,以及人們的生產所帶來的交換和分配,必然形成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隨著分工和剩余產品的出現,個人在勞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漸凸顯,個人利益的概念和追求逐漸產生。對利益的追求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導致了原始人作為“準個人”的分解。由此,原始原始人對群體的直接認同也受到沖擊,導致了個人與他所交往的他人和群體之間的利益矛盾。當這種矛盾關系不斷打破原有的“自然秩序”,上升為社會的主導關系時,就成為社會調整這種關系的必然要求,這就從兩個方面促進了道德生產:壹方面,勞動活動必然使原有群體需要維持前壹群體的和諧統壹,以維持自身的存在;另壹方面,勞動活動使個人不得不依賴這個群體的存在和團結,以實現自身的利益和發展。道德調節是基於利益沖突的個人和社會群體兩種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的需求的產物。這是道德的必要性。?

勞動不僅創造了道德產生的必然性,而且創造了道德產生和發展的動力。因為勞動不僅帶來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帶來了利益的矛盾和沖突,也使人對自己的全面意識和全面發展有了要求。雖然這種意識和要求起初並不完善,尚未成為道德的主要動力和基本內容,但壹旦形成,就孕育著強大的生命力,成為道德發生中的積極動力,促進道德的產生和發展。人不僅通過勞動滿足生存的需要,而且在勞動中體驗到人的本質和力量,萌發對未來的想象和展望,從而樹立對自己的信心,使人以處理好自己與他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為手段,全面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因此,道德不僅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保障,也成為社會成員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不可或缺的追求。

  • 上一篇:當代中國現代化的制約因素
  • 下一篇:傳統與現代醬油生產工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