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壹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當地婦女素有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蜀繡,亦稱“川繡”,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刺繡產品總稱。蜀繡的歷史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誌》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
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種類豐富,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繡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繡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畫屏等。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 湘繡,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
湘繡分別在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靈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湘繡分別獲得最優獎和壹等獎,被國外譽為超級繡品。湘繡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繡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繡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繡”。湘繡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繡日用品的色彩艷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粵繡是廣東刺繡藝術的總稱,包括以廣州為中心的“廣繡”和以潮州為代表的“潮繡”兩大流派。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與黎族所制織錦同出壹源。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
粵繡始於唐代,明中後期形成特色,清代由廣州港出口名揚國外。其技藝精湛,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艷,繡絨平整光亮,文理清晰,絨條灑脫。唐代蘇鶚所撰《杜陽雜篇》這樣描述了廣繡的精湛技藝的:“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壹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發,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壹鉤分為三股,染成五色……”。 雲錦是指在南京生產的壹種提花絲織工藝品,用料考究,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多姿,集歷代絲織工藝之大成,又融會了其他各種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峰狀態。雲錦主要特點是逐花異色,從不同角度觀察,繡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
雲錦的歷史可追溯至宋朝,因色澤光麗燦爛,狀如天上雲彩,故而得名,流行於明清時期,雲錦是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禦用品貢品,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壹座裏程碑,它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壹。2006年雲錦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9年9月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傳承單位是南京雲錦研究所。 蜀錦原指四川生產的彩錦,後成為織法似蜀的各地所產之錦的通稱。
蜀錦是中國染織傳統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多用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用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用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蜀錦圖案的取材十分廣泛、豐富,諸如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占祥銘文、山水人物、花鳥禽獸等。
蜀錦歷史悠久,成都“錦官城”得名於秦漢時期,秦漢至隋唐時期的錦織品幾乎均為蜀錦。是絲綢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壹,亦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前身。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是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 宋錦是中國傳統的絲織品之壹,大概起源於宋代末年,主要產地在蘇州。在紋樣組織上,精密細致,質地堅柔;在圖案花紋上,對稱嚴謹而有變化,豐富而又流暢生動;在色彩運用上,艷而不火,繁而不亂,富有明麗古雅的韻味;在制作工藝上,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為主要特征。宋錦的實用性非常強,它質地柔軟堅固、圖案精美絕倫、耐磨且可以反復洗滌,適用面非常廣泛。
宋錦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產品分大錦、小錦、彩帶等數種。大錦又稱“仿古錦”。2006年,宋錦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為蘇州絲綢博物館。現代宋錦主要產於杭州、湖州、蘇州等地。現代生產的宋錦又稱“仿宋錦”,主要品種有大錦、盒錦和小錦。 中國是禮儀之邦、衣冠古國。中國絲綢的發展在壹定程度上也是煌煌禮制的壹個縮影。可以說,中國古代服飾是“分尊卑、別貴賤”的禮儀制度工具之壹,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現。
古代帝王所穿戴的服飾具有特殊的標記,需要有壹套正規的服飾制度來加以規定,而且必須嚴格執行。大到衣服的形制色彩,小到絲線的長度、衣料,都與禮制相關。因此,帝王服飾是整個服飾制度的準繩和基石。
“標準的”專用帝王服飾出現於西周。當時的統治者對於各類人等所著服飾已有嚴格的規定,且被納入“周禮”的範疇。等級尊卑十分明顯,不允許僭越。當時發達的紡織、印染生產技術為周朝建立完善的服飾制度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輔佐成王的周公旦,為鞏固西周政權,制定了壹套完整的階梯式宗法等級制度,以明示官職上朝、公卿外出、後嬪燕居等的上衣下裳各有差等,並對衣冕的形式、質地、色彩、紋樣、佩飾等作了詳細的明文規定,成為周代禮治的重要內容。
《周易》載:“天玄(天青色)地黃(土地色)。”周天子在祭天的時候所著服裝為玄衣裳,玄指黑色,兼有赤黃之色,玄衣即黑色面料的上衣,裳即為赤黃色的下裳。上衣繪有日、月、星、山、龍、華蟲等六章,類似於今天的手繪服裝,是畫工用筆墨顏料直接畫在布上的;下裳則用刺繡,有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章,***十二章花紋圖案。
周以前,帝王服飾即繪繡有上述十二章花紋,到了周代,因旌旗上有日、月、星的圖案,服飾上也就不再重復,變十二章為九章。紋飾次序,以龍為首,龍、山、華、蟲、火、宗彜是手繪的;藻、粉米、黼、黻是銹上去的。其後的各個朝代,基本延續了十二章紋的傳統圖案,十二章逐漸成為中國歷代帝王的專用紋飾,它是中國古代王權的標誌。十二章中的龍和鳳,也逐漸為帝王專用,龍成為天子的象征,鳳則是至尊女性的代表。 在中國古代服飾制度中,最能反映絲綢與封建等級制度的密切關系的,則是文武百官的補服。補服是壹種飾有品級徽識的官服,或稱補袍,與其他官服有所不同。主要區別是:其服飾的前胸後背,各綴有壹塊形式、內容及意義相同的補子。因此,只要壹望補子上的紋樣,便可知其人的官階品位,這有點類似於現今軍官的軍銜。
補子的源頭可以上溯至唐代,其源似與武則天以袍紋定品級有關。《太平禦覽》卷六九二引《唐書》:“武後出緋紫單羅銘襟背袍,以賜文武臣,其袍文各有恦。……宰相飾以風池,尚書飾以對雁,左右衛將軍飾麒麟,左右武衛飾以對虎。”
內蒙古羊群廟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紋的補子,同時在壹些元代墓葬中也確實發現了不少具有方補形式的元代織物。但這些服飾沒有作為補服出現,且這些方補多作花卉狀,它們在當時並沒有作為官階的標誌。
真正代表官位的補服定型於明代。據《明史·輿服誌》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大袍,胸前、背後各綴壹塊方形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武官繡獸,以示威武。
從明代出土及傳世的官補來看,其制作方法有織錦、刺繡和緙絲三種。早期的官補較大,制作精良,文官補子均用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則用單獸,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補子卻只用單只立禽,各品級略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