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壹(《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是第壹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壹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樸素主義辨證思想。
《黃帝內經》成書於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學闡述,不僅涉及醫學,而且包羅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令人頗感驚訝的是,中華先祖們在《內經》裏的壹些深奧精辟的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前,卻揭示了許多現代科學正試圖證實的與將要證實的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 深得其精要,而終成我國歷史上的壹代名醫。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壹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壹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所以說,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我們每壹位龍的傳人都應為我們偉大的祖國醫學而感到驕傲,為我們的傑出的祖先而感到自豪,並為沈睡了兩百年的祖國中醫的現代化及世界化而做壹些誠摯的努力, 因為僅有極少數人的努力是不足以推動這個偉大的事業的!可以預見,只有當偉大的中醫真正復興的那壹天才將是整個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復興的那壹天!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原書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壹人壹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每部分各為81篇,***162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靈樞》的核心內容`為臟腑經絡學說。
《素問》,在漢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註本,是最早的註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註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註本為底本註《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稱得自其師秘藏的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註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壹***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壹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壹再印行,流傳至今。
《難經》
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壹難經》,3卷。原題秦越人撰,但據考證,該書是壹部托名之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壹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為《難經》。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壹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1~22難論脈;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臟腑,48~61難論病;62~68難論俞穴;69~81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沖門(消化道的7個沖要部位)和八會(臟、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全書內容簡扼,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並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壹。有多種刊本和註釋本。
張仲景《傷寒論》
《傷寒論》,是壹部闡述多種外感疾病的專著。東漢張仲景撰於公元三世紀初。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壹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傷寒論》全書***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復之外***有藥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壹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癥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癥候歸納出癥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張仲景《金匱要略》
漢代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是中醫經典古籍之壹。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壹部診治雜病的專著,是仲景創造辨證理論的代表作。古今醫家對此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書名“金匱”,言其重要和珍貴之意,“要略”,言其簡明扼要之意,表明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應當慎重保藏和應用。
《金匱要略》婦人三篇,論述婦人妊娠、產後、雜病脈證並治,內容豐富。***有原文45條,載方40首,病種包括了經、帶、胎、產、雜病。篇中對婦產科病的辯證論治嚴謹,治法、劑型多樣,已具中醫婦產科學的雛型,為後世婦產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唐本草》亦稱《唐新修本草》,有時簡稱《新修本草》,是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編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頒行,這是國家頒定藥典的創始。它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藥典,而外國最早的藥典--牛倫藥典是1546年由牛倫堡政府刊行的,經《唐本草》晚九個世紀,所以《唐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
《新修本草》原指三部分文獻而言,即《本草》、《藥圖》、《圖經》三部分。據多數文獻記載以上三部分***五十四卷;《本草》二十卷,《本草目錄》壹卷、《藥圖》二十五卷、《藥圖目錄》壹卷、《圖經》七卷。《本草》部分是講藥物的性味、產地、采制、作用和主治等內容,《藥圖》是描繪藥物的形態,《圖經》是《藥圖》的說明文。《圖經》和《藥圖》早已失傳,無可考見。僅有《本草》這壹部分,宋朝以後雖也不再流傳,如今只有殘卷本,但其內容絕大部分保留在後世本草中,仍為人們所重視,所以我們現豐所說的《新修本草》實際就單純指《本草》這壹部分內容而言。
《新修本草》本書***載藥850種,比《本草經集註》增加藥物114種。對每味藥物的性味、產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詳細介紹。在編纂體裁上有所創新,為了便於采藥和用藥時的正確辯認,除傳統用文字記述的《本草》外,還首創詳細繪畫《藥圖》,且以《圖經》加以說明的方式,後者約占全書三分之二的篇幅。
《新修本草》是壹部以政府名義編纂的藥典,是壹部承前啟後的巨大著作。此書的完成標誌著我國藥物學更向前發展。
李時珍《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采,實地考察,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7年編成。全書52卷,約200萬言,收藥1892種(新增374種),附圖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是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後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收錄了中藥壹千八百三十二種,***五十二卷。
在藥物解說方面,本草綱目包括八個部分:
釋名,羅列典籍中藥物的異名,並解說諸名的由來;
集解,集錄諸家對該藥產地、形態、栽培、采集等的論述;
修治,介紹該藥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氣味,介紹該藥的藥性;
主治,列舉該藥所能治的主要病癥;
發明,闡明藥理或記錄前人和自己的心得體會;
正誤,糾正過去本草書中的錯誤;
附方,介紹以藥為主的各種驗方及其主治。
李時珍根據古籍的記載和自己的親身實踐,對各種藥物的名稱、產地、氣味、形態、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詳細的介紹,並通過嚴密的考證,糾正了前人的壹些錯誤。他在書中介紹和考證了許多來自南亞的藥物,並廣征佛書,給其中許多藥物註出了梵文譯名,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吳鞠通《溫病條辨》
吳塘,字鞠通,江蘇淮陰人(1758-1863),清代著名醫家。他19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憤,以為“父病不知醫,尚復何顏立天地間”,感到為人子而不懂得醫學,就無法盡孝,於是他立誌學醫。4年後,他的侄兒患了喉疾,請了大夫以後,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請來幾位大夫,胡亂治了壹番,竟然全身泛發黃疸而死。吳鞠通當時學醫未成,深感錐心疾首,他的境遇竟與漢代張仲景感於宗族數百人死於傷寒而奮力鉆研極其相似。吳鞠通發奮讀書,精究醫術,終成溫病大家,是溫病學派的最高成就。
他曾在北京檢核《四庫全書》,得見其中收載了吳又可的《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對葉天士更是推崇,但認為葉氏的理論“多南方證,又立論甚簡,但有醫案散見於雜證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於是他在繼承了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參古博今,結合臨證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5卷,對溫熱病學說做了進壹步的發揮。
他認為溫病有9種,吳又可所說的溫疫是其中最具傳染性的壹種,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其他八種溫病,可以從季節及疾病表現上加以區分,這是對於溫病很完整的壹種分類方法。書中創立了“三焦辨證”的學說,這是繼葉天士發展了張仲景的六經辨證,創立衛氣營血辨證方法之後,在中醫理論和辨證方法上的又壹創舉。“三焦辨證”法:就是將人體“橫向”地分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為主,中焦以脾胃為主,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及膀胱。由此創立了壹種新的人體臟腑歸類方法,此法十分適用於溫熱病體系的辨證和治療,診斷明確,便於施治。而且確立了三焦的正常傳變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順傳”途徑,“溫病由口鼻而入,鼻氣通於肺,口氣通於胃,肺病逆傳則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則傳下焦。始上焦,終下焦。”因而,由傳變方式也就決定了治療原則:“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沈。”同時,吳氏對《傷寒論》的六經辨證,同樣采取了積極采納的態度,認為“傷寒六經由表入裏,由淺入深,須橫看;本節論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淺入深,須豎看。”這些理論,雖然從立論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仍是對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辨證法的繼承,並對其進行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對疾病變化的認識上,是可以權衡協調的,二者並無矛盾之處。同時,三焦辨證法也完善了葉天士衛氣營血說的治療法則。葉氏的《溫熱論》中沒有收載足夠的方劑,而吳鞠通的另壹重大貢獻,就是在《溫病條辨》當中,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實用方劑,象銀翹散、桑菊飲、藿香正氣散、清營湯、清宮湯、犀角地黃湯等等,都是後世醫家極為常用的方劑。現在臨床上使用的方子,《溫病條辨》方占十之八九。
吳塘對中醫學的貢獻,在於對中醫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論上的完善,尤其對於溫熱性疾病的治療,他對於理論的發揮和留下的諸多方劑,可以說使得中醫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得到了進壹步的完善。在劃分中醫“四大經典”的時候,有壹種劃法,就是將吳氏的《溫病條辨》與漢代的《黃帝內經》、《傷寒論》和《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中醫比讀的“四大經典”。可見該書在中醫理論發揮上的重大意義。吳鞠通,是中國醫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設性的代表人物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