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不同朝代、不同世代不同風格的腰帶,還有中國各民族的腰飾。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不同民族常用藤條、樹枝、草繩、獸皮束腰。道光《雲南通誌》記載,清代獨龍族“以繩索縛腰以縛肉”,基諾族“以紅藤纏腰”。後來各民族腰帶的長短、寬窄、簡易、材質、制造工藝、系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寬度、寬度、長度上,有的腰部帶寬超過壹尺,長度只能是繞腰壹圈;有的腰帶寬只有幾寸,卻能繞幾圈。有的腰帶上繡著花,工藝復雜,還有各種對應的飾扣、戒指、流蘇等;有的簡單樸素,就是壹塊布或者壹根繩子。在裝訂方式上,有的前面交叉裝訂;其他人在左邊,右邊和後面。同時,皮帶的顏色和圖案也大相徑庭。
就具體民族而言,東北鄂溫克族男性喜歡穿皮、絲、布、羊毛帶。女兒出嫁,壹條精致的腰帶是必備的嫁妝。西北地區的裕固族男子,在棕色或懶色制成的長袍上系著紅藍相間的腰帶,腰帶上常掛著大刀、鐮刀、火石、小佛像、酒壺、鼻煙壺、旱煙袋等。女式腰帶顏色更豐富,有紅色、紫色和綠色。腰帶兩端垂在腰後面,左側系著幾條顏色鮮艷的手帕。雲南紅河的哈尼族姑娘,大約10歲,腰間有兩條繡著五彩圖案的箭形藍布腰帶。17歲至18歲時,將腰帶頭加長約1英尺,以數10股藍色細布制成壹條名為“鎧甲”的腰帶,以示成年人可以接受年輕男子的求愛。此外,人們還用紅、黃、綠、藍、白、青色棉線編織成壹條長1-4米,寬1-10厘米的彩色腰帶,稱為“帕亞”帶。西藏羅瑜阿朗地區的巴羅族婦女,經常將11塊5-12厘米的圓形銅片按大小順序串起來圍在腰間,巴羅語稱之為“以斯拉”。曼尼崗和梅地區門巴族婦女的腰帶,由皮底20多個直徑3-4厘米的銅圓扣組成,兩端各有壹排大的,中國則有兩排小的,上面有6-7個小鏈子等飾物。洛巴被稱為“布努”。藏帶因地而異。雲南藏區婦女系紅緞腰帶,將腰帶兩端掛在左臀。賈蓉藏族女子多系花帶;甘南卓尼農農區的藏族婦女,多為幾何圖形的自織綠白帶;舟曲、叠部等農區藏族婦女多系黑色或藍色寬腰帶,苗族男子壹般系湖色或白色腰帶,適合捆綁後隨袍垂下,也有穿刺繡的。女式休閑腰帶由絲綢和棉花制成。天鵝絨是紅色和綠色的,棉紗染成藏青色,大約7英尺長。禮服腰帶用絲綢染成紅色和綠色,不縫成筒狀。普米族男女佩戴腰帶,女性喜歡佩戴紅綠藍黃四色寬腰帶。白族婦女的腰帶,也被稱為飄帶,上面有桃花刺繡圖案。穿的時候把嘴放在腰後面,帶頭垂在後面。內蒙古、青海等地蒙古族的典型腰帶稱為“布雪”,意為“蒙古帶”或“蒙古腰”。這些腰帶大多是由布或絲制成的。在古代,大汗或領主也是由黃金制成的。陳進制腰帶外,壹般十余尺長,選用與袍不同的醒目顏色,既能禦寒,又方便騎射。
腰箍和腰圈也是腰帶的壹種。提到腰箍,人們自然會想到雲南瀘西、瑞麗、梁河、鎮康、耿馬等地德昂族的腰飾習俗。據民間傳言,古代德昂族的女人會飛,男人無奈,就用腰箍罩住。腰帶的樣式很多,有的是用細草繩編織而成,有的是用細竹切成細條和竹片,有的是用藤條切成片,有的是半竹片半包白鐵皮,大部分是漆成紅色或黑色,上面刻著各種花草。腰環是系在腰上的環形帶子。最具代表性的是廣西那坡縣和雲南富寧縣彜族婦女稱之為“闊拉”的壹種腰環。這些腰環大多由榆樹皮制成,寬3-4英寸,女人們根據自己的身材把它們圍在腰上。18歲以下,60歲以上的女性戴的戒指略窄。成年女性除了晚上睡覺,不能離開身體。傳說古代彜族婦女驍勇善戰,因腰環護身,刀槍不入,屢敗頑敵。同樣,景頗族婦女也常常在腰間佩戴刻有圖案的黑藤環、草環或竹環。
腰帶作為壹種基本的服飾物件,不僅以精致簡單的制作工藝和相應的裝飾實現其審美和實用的雙重功能,而且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在各民族的生產生活、社會人際關系、思維心理等不同的文化層面,作為壹種“服飾符號”,往往成為人們權利和地位的象征,聯系情感世界的信物。比如,在封建時代,腰帶不僅僅是作為服飾,更是等級和地位的象征。《宋史·輿服誌》載:“只用革帶古,自曹魏以下,有金銀銅制。宋制尤詳,有玉、金、銀、犀,其銅、鐵、角、石、黑玉之類,各有等差。”蒙古腰帶“布雪”是權威的象征,在男性服飾中不可或缺。女人結婚後不再系腰帶,表示服從丈夫的權威。如果壹個人因為犯罪或者直系親屬死亡,他就會摘掉腰帶,平時是摘不掉的。庾信《王昭君詩》說:“無足圍腰,有千行泣。”壹條小小的腰帶,寄托著愛情,有著濃濃的浪漫色彩。比如紅河南岸的壹個彜族姑娘,和壹個小夥子談戀愛,經常自己做壹條腰帶,送給小夥子作為定情信物。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土族女孩經常向新婚夫婦贈送壹種名為“托勒·海德·穆拉地·迪普斯”的腰帶作為信物。蒙古女孩經常把她們的“哈布特格”腰飾送給情人。年輕人選擇戀人,要看姑娘做的“Habte格子”是否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