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賞月
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民間中秋活動始於魏晉,但並未成為壹種習慣。在唐代,在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節,並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賞月更多的是因為感受到物傷,常常以陰晴圓缺來比喻人間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潔的明月也掩蓋不了宋人的憂傷。但對宋人來說,中秋節還有另壹種形式,那就是世俗的歡樂的節日:“中秋前,各店賣新酒,妳家飾亭臺,百姓爭酒樓玩月,千裏聽歌,戲壹直到天明”(《東京之夢·中國》)。宋朝的中秋節是壹個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亮的遊客絡繹不絕。拜月
民間拜月
明清以後,由於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日本和中國的世俗年味濃郁。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化、神話化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崇拜、祈禱和世俗的感情、願望構成了普通民眾中秋習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俗拜月”成了人們對團圓、娛樂、幸福的向往;按月送愛。
古代有“秋暮暮月”的習俗。晚上的月亮是為了祭拜月神。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必須切成蓮花形狀。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數,家裏的和外地的,都算在壹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壹樣。
月光馬
明清時期,月神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早期單純的以嫦娥為主要形象的道教月宮,轉變為月光菩薩和玉兔的世俗形象。在此期間,人們奉獻了畫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夫差·鄧沖的《燕京時光》(1996)。記載:“月色騎馬,以紙為之,繪於太陰星君,如菩薩像,繪於月宮,兔戲藥。人站起來持杵,藻玲瓏金碧輝煌,在市場上賣得多。年長的七八尺,矮的兩三尺,頂上有兩旗,紅的,綠的,筐的,黃的,都是獻給月亮的。燒香行禮,千塊元寶燒。”
兔頭泥人
男妓起源於明末。阿明紀琨(生於1636年左右)在《考亭遺稿》中寫道:“京中中秋多以泥兔為形,扮作人,為小兒所拜。”到了清朝,男妓的功能已經從祭月變成了兒童中秋玩具。制作越來越精美,有的裝扮成身穿鎧甲長袍的武將,有的背上打著紙旗或傘,或坐或站。坐,有麒麟,虎豹等等。還有扮成兔頭的商販,或剃頭師傅,或縫鞋,賣餛飩,賣茶湯。
“每到中秋節,城裏聰明的人就用黃土做壹個蛤蟆兔子像來賣,叫男妓。”舊社會,東四牌樓壹帶常有男妓的攤子,賣男妓過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燭也有出售。這個男妓,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作,已經個性化了。那是壹只兔子的頭,拿著壹個玉杵。後來有人把男妓塑造成頭戴金盔、盔甲閃亮的武士,有的是獅子、大象等騎獸,有的是孔雀、仙鶴等騎鳥。尤其是男妓騎虎難下,是壹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壹種男妓,肘關節和下頜骨可以活動,俗稱“巴大嘴”,比較討喜。雖然它是拜月提供的,但對孩子們來說,它確實是壹個奇妙的玩具。
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年過六旬的老北京還能記得。7月15日之後,男妓的攤子擺了出來。到處都是男妓攤,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