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以孔子思想為例談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自身素養的影響

以孔子思想為例談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自身素養的影響

以孔子思想為例談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自身素養的影響

壹、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組成部分,或曰中華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國民族精神的主流,是東亞文明的精神核心。“察業識某如佛,觀事變莫若道,而知性盡性,開價值之源,樹價值之主體莫若儒。”

儒學的這種地位是歷史形成的,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創立儒家學說,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在社會的大動亂中通過對三代流傳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進行反思,認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詮釋而形成的思想學說體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學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成為中國原典的儲存者和當時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註重實地考察,堅持“察知征信”與“因革損益”的原則,使儒學又具備審慎的因時制變的品格,在中國處在第壹次社會形態大變革的時代,儒學應運而生,突出了中華傳統文化需要儲存、延續和發展的歷史必然。

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單壹民族觀念和思想體系時才能存在。他壹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註重激勵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同時又以“近者悅,遠者來”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博大胸懷,倡導民族和睦,友好相處,對中華民族***同體的形成與鞏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學長期以來是中華民族***同的精神支柱。“儒學不是宗教卻能取代宗教”,堅持的是壹種對儒學的信仰和依賴。儒學提倡德化社會、德化人生的思想對中國人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成為華人世界***同的文化心理基礎。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壹種積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認同的凝聚力,起著中華民族團結和國家統壹的重大作用。正是由於儒學避免了狹隘民族性的特點,為它走向世界,形成東亞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礎。

在先秦,處於私學地位的原典儒學,為它的長遠發展奠了基。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學始成為官學,兩漢時基本完成了對先秦以來道、墨、名、法、陰陽之學的綜合吸收,擴大了學術包容的範圍而成為文化的宗主。雖兩千余年其形成屢經變換,但總的方向是強化封建統治意識。

總之,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趨勢,並且時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與道德取向,成為中國人的信仰。

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在儒學中的體現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並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這種科學精神又是通過儒學之要義體現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中國傳統文化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結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精神是註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的聯絡起來,形成壹種文化關系。這有助於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是以和諧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響和傳承的,而現代社會綜合國力的構成中,民族凝聚力作為國家的軟實力,為社會發展、改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中華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於中華民族的宗族,歷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動力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國全體國民都有他“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崇高倫理觀念,與博大的仁愛精神,***同構建和諧之社會。儒學對中國社會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諧社會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儒家文化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凝聚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學文化中的和諧意識包涵天人關系的和諧與人際關系的和諧。關於人際關系的和諧,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過猶不及”,實質是強調矛盾的統壹與均衡,強調通過事物之變的把握以獲得人際關系的和諧,避免和克服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國家、民族之間的對立和沖突。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凝聚之學的科學精神。

2.中國傳統文化是相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壹個封閉的系統。盡管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它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對外相容,這正是依靠儒學“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實現的。儒學在保持其學統傳承的同時,總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為主地匯通、吸收和融合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儒家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強大吸收能力和它強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相容之精神。

3.中國傳統文化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儒家學說則更是這種精神的體現者和傳播者。

三、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的這種特殊的社會功用。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裏,儒家思想壹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占據著正統地位,對中國官學文化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國傳統社會充滿了亞普羅式的精神,是個按生態回圈及繼續下去的社會,繼承的是老祖宗的傳統,還要代代傳下去”。傳統就是權威,滿足於守,追求靜,害怕變。

自儒學被漢武帝君臣定為正統正宗以後,以地主經濟為基礎,土地得相當自由買賣,農民得相當自由轉動,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樣的貴族身份的社會,卻藉著知識的統制和長期獨占,而無形中幫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貴族化了。

“以儒治世”,中國傳統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發揮。“文化是物質裝置和各種知識的結合體,人使用裝置和知識以便生存,為了壹定目的,人要改變文化”,師儒和政權的關系,在中國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極其充分的體現,而“以儒治世”是歷代統治者及傳統士大夫所選擇的,“壹個時代的思想家,他們的言行能被社會所接受,主要是因為他們反映了社會上的壹般觀點,他們不過是把已經客觀的社會事實所造成的觀點,用比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達出來。”從孔孟到西漢董仲舒“君權神授”到魏晉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玄學到唐韓愈的天命論到宋朱熹的理學到王陽明的心學到明清各種儒學思想見解,都體現了把儒學進行合理改造,從而為統治階級所利用,以達到“治世”,維護統治的目的。

以儒學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經歷五千年的發展而沒有中斷的原因就在於其核心價值具有先進文化特性,在於其人性化、人情化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於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價值,相信在世人***同的努力下,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將會在未來閃耀出更加燦爛的希望之光、和諧之光、精神之光。

四、總結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是血與水、源與流的關系。“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總得說來,就是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述治國方略,求天下為公,最終實現天人和諧的境界。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通過儒學體現,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優秀的儒家文化價值理念,“以儒治世“被歷代統治者所推崇,現實的需要,促使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出價值選擇,用歷史的眼光和時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揚和傳承優秀的中國文化遺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中國之未來而奮鬥

以孔子思想為例,結合現實,談談傳統與當代之間的關系1500字

儒家的仁愛思想是儒家思想最為重要的內容。孔子"仁愛"思想是壹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並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仁",原本指對人親善或持有壹種同情心,在孔子那裏被發揮成了壹種學說、壹種哲學觀。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礎上的家國同構,是在農業文明為主的時代以家族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天下。與這種家天下的譜系結構相平行的精神紐線是孔子的壹系列與之相匹配的仁學思想。這個仁學思想的核心是"仁",從這個核心出發,是孔子的"仁者愛人",進而是"入則孝,出則悌",是孔子仁學思想的又壹要義、又壹個紐結,最後,他提出"泛愛眾",完成了仁學思想的基本建構。

在孔子看來,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門敬(悌)兄長,才能把"仁"這種主觀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廣到社會,才能"泛愛眾"。並且,"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學思想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奴隸制國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礎的。最後,孔子為他的仁學思想這根精神紐線畫上了壹個中止符,他說:"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了"天下歸仁",他又提出壹種辦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把它作為"忠恕"之道來行仁。從"仁"出發到"歸仁",顯然是孔子認為的壹種完滿的精神境界。

按照孔子"仁者愛人"的說法,仁的基本含義應該落實到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上面,具體地說,應該承認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確的人化意識和行為。孔子"仁"的思想強調人倫義務,希望人人盡倫盡職。這樣,在為人處世方面就應該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以"愛人"解釋仁,作為仁德的根本標誌,他不僅希望以"仁愛"精神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以"仁愛"原則來治國安邦。如果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愛之心,上下、長幼、尊卑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了。

作為壹種社會意識形態,孔子思想自然是基於對那時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他的仁愛思想也是如此。孔子所思考的是社會如何安定,是怎樣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層面上,孔子的仁愛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從而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理論體系,以仁來統攝諸德,強調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誠信、寬厚、敏捷等德行作為實現仁德的標誌。

孔子以後的幾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對仁學有重要發展。尤其是孟子將孔子的仁愛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影響後世極大。孟子把"惻隱之心"看成"仁之端"。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有的憐憫、同情之心,進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依據,因而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有道德的人就是儲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備了仁德,才能以仁愛之心處世待人。

在將仁愛思想建立成為人性論的依據之後,孟子又將仁愛精神推而及於政治,從而產生了他的仁政學說。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這便是孟子的仁政論。在他看來,仁與不仁應當作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這是歷史經驗已經反復證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國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統壹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擁護,不施仁政是絕對做不到的。

秦漢以後,孔、孟的仁學思想不僅產生了積極影響,而且還在後世的實踐和闡發下繼續得到了發展。

秦由暴政而亡的教訓,給了漢初統治者們帶來太多的思考。當戰爭的煙塵散盡後,漢初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不認真總結秦朝滅亡的教訓,陸賈因此撰成《新語》,認為秦"用刑太急",不知教化,是導致強秦速滅的重要原因。賈誼在《過秦論》中的話更是切中了要害,這便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對漢初的政治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面對極度雕弊、百業俱廢的嚴峻現實,漢初的統治者不得不取用"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他們看到了儒學"難與進取,可與守成"、"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的特征,於是,當經濟獲得了壹定的發展之後,他們還是選擇了儒家思想,以鞏固封建統治秩序,維護社會倫理綱常。

漢統治者取用儒學卻不是專用儒學,他們也離不開其他各家的壹些主張,如法家的"尊君抑臣"思想就倍受漢武帝的歡迎。漢朝學術是壹種綜合學術,那時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儒、法雜糅,仁義與法刑並列。這表現在漢朝的施政方針上,則是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刑德並用"。西漢的"中興之主"宣帝就表白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武帝便是"內多欲而外施仁義",雖然他們內裏多欲,但為了江山的長治久安,仍然要壓抑自己,行王道,主德治,施仁義。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然而社會道德卻不斷滑坡,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盛行,人們普遍缺乏精神歸屬感。通過對仁的研究發掘有利於重建中國的社會道德、加強當代人的個人素養;另外,祖國統壹大業懸而未決,全球環境汙染日益加重等,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孔子仁學思想中的精華也不啻是壹劑良藥。

請妳談淡面對孔子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持

中華文化儒釋道,影響最大的自然是孔子了!

嚴格的說,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儒釋道合壹的文化,古人有雲,“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本是壹家”,就是這個意思。根據南懷瑾老師的闡述,***同形成了類似於金字塔的文化結構:

1、儒家文化是塔基,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內容,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化用到生活當中,就是聽幾乎所有父母說的那壹句話:“孩子啊,妳要好好念書,將來找份好工作,做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儒家思想類似於食品和飲料,不吃不喝是會死人的。

2、道家文化是塔身,核心思想是“崇尚自然,無為而治”,這個“無為”,不是沒有作為,也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順應自然規律,講究天人感應和因果報應。所以道家思想類似於醫院,有了病就要上醫院,不僅要找出生病的原因,還要找到藥方整治。

3、佛教文化是塔頂,核心思想是“明心見性、解脫生死、超越輪回”,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吃飽喝足了,該考慮精神上的事情了”;或者叫“滿足了物質需求的人,必然會產生對精神上的需求”,當今社會為何信仰的趨勢又進入到新的熱潮,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們發現吃飽喝足了但還是感覺不幸福,所以才開始從精神層面找原因呢!所以佛教類似於超市,沒錢進去逛逛,蹭蹭空調,看看產品,心情愉悅,有小錢就買點小東西,有大錢就買大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因此,對於中華民族而言,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影響最大的首推孔子!

如何對待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封建思想?

取之精華,棄其糟粕

結合文學作品談談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據我考察,中國民間思想跟文人士大夫的沒有什麽太大差別,只是有點粗細、文野之分罷了。我覺得跟宗法社會的思想有點差別的反而是脫離了宗法社會的遊民文化,這些遊民文化不是根據什麽理論創造出來的,是根據其生活經歷和生活狀態自發產生的。這種想法不能稱其為理論,但是表現了壹種情緒和心態,這種情緒和心態反映在通俗文學,比如說《水滸傳》和《三國誌演義》中,即使經過傳統文人的修飾和改編,但是其與主流社會不同之處仍然十分突出。比如說《水滸傳》用故事形象展示“造反有理”的說法,這是主流社會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水滸傳》中的獨特的思想意識,展現在其所創造的壹些話語之中,這些話語看來是個簡單的詞,實際上,它也負載著壹定的思想意識在影響著受眾。如“替天行道”這個詞是“水滸”中獨創的,以前沒有。《太平經》裏講“天行道”、“王者行道”之類的概念,從而成為道教傳統。朱元璋奪取天下,因為出身比較低下,他在自己尊號上加了壹個“開天行道”,表明自己無所依傍。從來沒有講替天行道的,這是“水滸”故事壹大創造。替天行道就把主動性放在造反者手中。它是臨界性的,進可以造反奪取天下,退可以輔佐帝王、支援帝王,幫助帝王行道。“替天行道”概念應該說是《水滸傳》告訴老百姓的,是它交給下層社會的人們反抗統治者時可資利用的武器。後來底層人起來造反,“替天行道”成為他們經常使用的壹個旗號。《水滸傳》《三國誌演義》創造了壹系列詞匯,如“桃園三結義”、“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義氣”、“逼上梁山”、“聚義”、“仗義疏財”等等。思想更多的是通過語匯、話語告訴老百姓的。壹個詞匯深入到老百姓內心,就成為了很豐富的概念,它連帶著感情、追求,甚至還有壹些思想。所以說後來只要是造反者,《水滸傳》、“三國”都給他們許多支援,給他們以勇氣,告訴他們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如何爭取更多的人支援;教給他們鬥爭的策略(包括政治與軍事的)等等。應該說中國的通俗文學作品對後來的社會運動發展起了很大的影響。

另外戲曲和曲藝的影響更大。阿Q連個圈都畫不圓,但是他會唱《龍虎鬥》這個戲。這個故事講趙匡胤和他結拜兄弟鄭子明等是怎麽奪取天下的。雖然說趙匡胤是遊民證據不那麽充足,但是他畢竟不是壹個安穩的宗法人。後來的說書者和劇作家把他的成長發跡編成了壹系列的故事,這些故事很接近於遊民的生活,非常受下層民眾歡迎,連阿Q這樣的人也會唱。

清代有壹個史學家叫錢大昕(《明史》的主修者),就說,小說教遠遠要比三教(儒釋道)更能影響民眾。

雷 天:您在分析遊民群體性格時,曾列舉了遊民的幾種群體性格:其中有壹種是“ *** 裸的殘暴與野蠻”。不過,在您的書中比較能體現這個論斷的壹個是《水滸》中的殘暴描寫;另壹個是遊民造反時的殘忍表現。但即便是《水滸》武松殺潘金蓮那麽殘忍的壹段情節,也是寫了武松先找官府,官府不理,然後召集左右鄉鄰開了公審大會才處決潘金蓮,這裏面是不是傳統倫理道德對遊民的行事還有個約束機制?另外,就是因為《水滸》、“三國”對古代的秘密會社影響很深,黑社會,以前也會講忠義,但根據《中國新聞周刊》以及壹些媒體的報道,現在中國也存在黑社會性質的團夥,且手段更加殘忍,以您的研究經驗,現在的黑社會與以往有何不同?

王學泰:應該說遊民的殘暴不是與生俱來的,中國古代的刑罰都是非常殘酷的。古代刑罰和今天的刑罰有本質不同,現在除了最重刑罰剝奪生命外,其他的刑罰主要限制犯人活動的自由,這是現代刑罰處分的基本思想。但是古代的刑罰基本上都是身體刑,很少有監獄長期關押犯人的。身體刑就是弄殘犯人的身體,死刑也非常殘酷。這種殘酷的文化教育了底層的老百姓,底層老百姓反抗時同樣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殘酷文化影響了整個社會,連罵人的話中也有“殺千刀的”等。殘酷正是在這種氛圍下養成的,不能說遊民是特別殘酷。因為他們反抗的機會多,表現出來的機會也多,所以給人們留下遊民特別殘暴的印象。

現代的黑社會和古代遊民組織有很大差別。因為古代遊民的組織畢竟經過了數百年的組織規範,受通俗文化的影響較深刻。另外,古代遊民社會背景還是宗法社會,他們也來自宗法社會。我們說他們脫離了宗法社會,這是從其總的傾向來說的。具體到每個人不可能完全斬斷與宗法社會的精神聯絡,純之又純的遊民是不存在的。宗法社會中的某些觀念還會有作用,比如“忠”的觀念,遊民還會有,但往往不是忠於皇帝,而是要忠於組織、忠於組織中的“大哥”。像天地會是明顯反清的,他們的宗旨就是反清復明。但“忠”的觀念還是從儒家借鑒來的。

遊民文化最重的還是義氣,義氣有明顯的幫派性。“義”是歧義最多的傳統道德觀念,對這個字不同學派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講的義和利是分開的,但是遊民講的義氣就是利。所謂“義氣”本質上就是給錢。宋江初見李逵,給他二十兩銀子,李逵就覺得宋大哥義氣沖天。義氣在遊民中影響是非常大的,大多都能遵守。

現在的涉黑團夥,其思想和組織形式還是原始的,從武俠小說中學來的壹些皮毛,這些觀念也不壹定能夠深入每個幫眾的心,他們主要還是追求自己眼前的利益。要對這些涉黑團夥進行打擊,制止這種傾向。

請妳談淡面對孔子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持怎樣的態度?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用辯證的態度去看。

孔子思想的影響

孔子思想對後世中國人的影響很大

“禮”作為中國宗法分封與專制集權農耕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禮”壹方面促進了個人道德品質的完善,也促進了家庭倫理關系的協調,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愛幼、團結和睦的家庭倫理關系。但同時又形成了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類的東西。這種通過修身、齊家而形成的道德修養和家庭倫理,逐漸積澱成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美德。

“禮”作為中國宗法分封與專制集權農耕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禮”壹方面促進了個人道德品質的完善,也促進了家庭倫理關系的協調,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愛幼、團結和睦的家庭倫理關系。但同時又形成了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類的東西。這種通過修身、齊家而形成的道德修養和家庭倫理,逐漸積澱成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美德。

外:

孔子對許多西方人來講是個謎,從久遠的

年代開始,歐洲就承認了這位中國著名的

思想家和哲學家。孔子是中國哲學最具影

響力的代表,他閃爍著智慧 的人生哲理不

僅貫穿中國文化,同樣也傳播到西方國家,

並對西方哲學和文化產生重要 影響。

50分~·線上等!對孔子思想的概述以及孔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孔子思想形成的原因概括為:(1)春秋時代的需要。(2)歷史文化的積累。(3)生活實踐的升華。孔子思想體系的特點總結為:壹是體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禮,四是行道。孔子學說是仁學,源於民本主義,其主要內容是繼承西周以來的敬德保民思想;“禮”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直接來源。孔子的禮,大則治理國家之大法,小則為人處事之禮貌;無所不及的中庸思想,是孔子學說的哲學方法,也是孔子的唯物主義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內容,是辯證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運用;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織部分,寄托了孔子的遠大政治理想,是孔子入仕行道,終生為之奮鬥的最終目的。孔子軍事思想盡管未成體系,但仍是很有價值的。孔子為了使魯國立於不敗之地,提出了“文事”“武事”兼備的著名國策。孔子十分重視軍隊的教育和訓練,提出了“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的命題,不僅在理論上是正確的,而且在實踐上也是有效的。孔子又提出“足食、足兵”,這是其軍事政治思想的中心。他又提倡“義勇”,所謂“義”實際也就是壹定的政治觀點問題,由此可認為他在治軍上已開始重視政治思想教育。他還提出“征伐自天子出”的命題和主張,在古代軍事思想史上也有壹定的積極意義。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壹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支援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減輕人民負擔的經濟改革,他所提出的壹系列經濟觀點如:使民足食,富而後教,薄斂厚施,節用愛人等等,都超出了他的前輩,在客觀上反映了民眾的某些要求,其經濟思想的主要方面對歷代經濟改革家和思想家的經濟政策的制定,以及世人經濟觀念的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

孔子因材施教的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請教的是同壹個問題:聽到壹個很好的主張,是不是應該馬上去做呢?孔子卻對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對子路說:家裏父兄在,妳應該先向他們請教再說,哪能馬上去做呢?而對冉有卻是加以肯定:應當馬上就去做。站在壹旁的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為什麽呢?孔子開導說: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矛盾。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

有壹次,空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壹杯水.這時候,子路匆匆的走進來,大聲的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壹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麽?"

孔子看了子路壹眼,慢條斯理的說:"總要問壹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麽能聽到就去做呢!"

子路剛出去,另壹個學生冉有有悄悄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的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就應該立刻去實行麽?"

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

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的問:"先生,壹樣的問題妳的回答怎麽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恭,辦事憂郁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是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的意見,三思而行

2 溫故而知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談談道家思想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響

  • 上一篇:為什麽叫鬼舞?
  • 下一篇:構圖北京烤鴨色香550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